1.诗中带有“刘”字并有关励志的诗句有哪些1.赖得刘郎解吟咏 。 《忆旧游寄刘苏州》唐 白居易 2.莫欺白叟与刘君 。《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唐 白居易 3.昔随刘氏定长安 。 《寄韩谏议》唐 杜甫 4.刘郎几度欲魂消 。《鹧鸪天》唐 苏轼 5.刘郎已恨蓬山远。《无题四首》唐 李商隐 6.天下英雄谁的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 辛弃疾 7.刘葛鱼水本无二。《君道曲》唐 李白 8.刘侯年少气甚淳。《刘侯年少气甚淳》北宋 欧阳修 9.刘家还有异同词。《重赠二首》唐 柳宗元 10.刘子远来今几日。《五子相送至湖陵》北宋 陈师道 2.含“刘”字的诗句有哪些1、刘郎才气 宋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唐 李贺 《将进酒·琉璃钟》 3、刘生气不平 唐 卢照邻 《刘 生》 4、刘向传经心事违 唐 杜甫 《秋兴八首》 5、刘郎大有惜花心 宋 欧阳修 《玉楼春》 6、一任刘玄德 宋 苏轼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7、曹刘今对两苏张 宋 苏轼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 8、尽是刘郎去后栽 宋 苏轼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9、刘郎双鬓衰 宋 苏轼 《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 10、应恨刘郎来又去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天台旧路》 11、刘郎未老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天台旧路》 12、刘伶席地幕青天 宋 苏轼 《浣溪沙》 13、刘郎一见武陵花 宋 苏轼 《西江月·碧雾轻笼两凤》 14、刘郎恨 宋 黄庭坚 《满庭芳·初绾云鬟》 15、记取刘郎归去路 宋 叶梦得 《临江仙·不与群芳争绝艳》 16、刘郎前度几回来 宋 周紫芝 《鹧鸪天·袅袅云梳晓髻堆》 17、犹有刘郎去后踪 宋 周紫芝 《鹧鸪天·楼上缃桃一萼红》 18、应记依刘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螯禁辍颇牧》 19、前度刘郎今重到 宋 辛弃疾 《贺新郎·柳暗凌波路》 20、孙刘辈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21、掷地刘郎玉斗 宋 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22、曹刘沈谢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是谁调护》 23、曹刘敌手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我醉狂吟》 24、刘郎正是当年少 宋 辛弃疾 《贺新郎·瑞气笼清晓》 25、谁摸索当年刘与曹 宋 刘克庄 《沁园春·我梦见君》 26、西克刘璋 宋 刘克庄 《沁园春·昔卧龙公》 27、屈原醒、不似刘伶醉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动地东风起》 28、问桃花、尚记刘郎否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溪上收残雨》 29、试回头、刘项俱蛮触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风露驱炎毒》 30、刘郎清啸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人老难重少》 31、刘章底用令秋霜 宋 吴潜 《浣溪沙》 32、今日刘郎 宋 无名氏 《沁园春·天下知名》 3.含“刘”的诗词刘 1、无题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3、金铜仙人辞汉歌 年代:【唐】 作者:【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4.带有刘字的诗句1,若使刘伶为酒帝,也许封我醉乡侯。 2,刘伶避世唯沉醉,平子归田不必穷。 3,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为醉侯。 4,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铺糟。 5,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 7,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8,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9,刘郎马蹄疾,何处去不得。 10,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1,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坟。 5.请问有没有带“刘”字的古文《刘氏善举》 ( 原文)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戒之,曰“与人为善,乃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目之善举也。 (译文)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