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枝江酒的诗歌有哪些枝江酒自古以来就与文学家有缘,唐代“诗圣”杜甫在枝江写了《人日二首》,留下诗句“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了《自枝江山行至平陆驿站五首二十四韵》,有诗句:“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酪酊。”特别留有自注:“初泛舟荆江,棋酒甚欢,故有此句。”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入蜀时,在他的《晚泊松滋渡口》写道:“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抒发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孤愤。 明代后期出现游记、尺牍、小品独具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派”,其领袖公安“三袁”之一的袁中道,多次游历沮漳流域,与枝江酒有不解之缘。他在《游居杮录》记载,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春,袁中道在安福寺好友徐从善家品尝徐家酒(曲酒),“从善酿最佳,且善庖事,为二日留。”明代文学家,夷陵(今宜昌市)人,公安派成员雷思霈也曾到玛瑙河畔徐从善家作客,品尝了徐从善酿造精良的徐家酒,在他的《宿徐从善山居》诗中写道:“我爱南州老,山幽月在庭。云林相鹤法,春草种鱼经。借姓依高士,名家得宁馨。珍方能解酒,醉后不愁醒。”徐从善是隐士,与“公安派”的文人多有往来,袁中道、雷思霈为之写有诗作。 清中叶出现古代文学理论、诗歌评论中的一种艺术创作主张,即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反对复古模拟风气,强调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性灵派诗人张问陶也与枝江酒留下酒缘。他的《枝江舟中与亥白饮酒作》:“举酒邀三老,攻诗累百年。”亥白即张问安,是张问陶的好友,他二人以天地山川作背景,邀请当地名流,以百里洲古迹庾台为题,饮酒论诗,评述庾信的诗作。 此外,“处世三大奇书”《围炉夜话》的作者枝江人王永彬,隐居枝城镇桥西,喜欢与友人一起酒醉高论,吟咏诗文,纵谈古今,感叹人生。他的《春日杂诗》:“但逢花放即招宾,小集亭园酒共倾。白水知交明月夜,高谈动辄到三更。”描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雅士良友们远离庙堂,春天相聚赏花饮酒,高谈阔论到深夜,尽兴而归的快乐情趣。 唐宋以来传统的酿酒有官酿、坊酿、家酿三种体系,枝江是酿酒原料产地,民间酿酒作坊和家酿网点很多,有的作坊同样酿造不外售的“家酿”。因此,没有必要办官酿,黄金水道上码头商埠销售的是坊酿。杜甫、欧阳修、陆游、张问陶品尝的大都是作坊酿酒,“公安派”袁中道、雷思霈品尝的徐氏家酿。 2.带“西”字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情却有情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 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 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白云忽过青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 小桥通巷水依依,落日闲行到市西,柔橹一声舟自起,家家载得醉人归 3.描写西部的诗句是什么最有名的莫过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原诗如下: 使至塞上 王维 【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另外,还有很多写边塞诗的,比如王昌龄(楼上写了,不写了)、李益、岑参等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4.描写西域的诗句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5.西枝江的主要支流杨梅水,古称阳乌潭水,又称公梅水。 发源于惠东县乌凸,分水岭高程1233米,向西流经21公里到三江口,河床宽8米,北汇石门沥,南汇西寿坪两水;后转向南流2公里,折西流6公里,中有羊俺石水从北注入,偏南流2公里,有公梅水从东南汇入,续流3公里到双子水汇入西枝江。集雨面积123平方公里,河长34公里,河床宽12~15米,天然落差1100米,平均比降9.67‰,多年平均流量4.88米/秒。 宝溪水,古称保溪水,又名大围水 发源于惠东县乌禽嶂南麓,分水岭高程1186米,向南流11公里有龙竹坝水从西注入,转向东稍偏南流,曲折蛇行10公里,经井湖到合水坝,有联和水从西注入,经大围,流程2公里有新化水从北注入,南流3公里,由宝口汇入西枝江。集雨面积110平方公里,河道长26公里,宽10米~13米,河床纵比降3.8‰,多年平均流量3.75立方米/秒。 小沥河,又名左华水,发源于惠东县乌禽嶂支脉笔山(又称癞痢嶂)南麓。分水岭高程961米,由坑尾村向南稍偏东流4公里,龙坪水自东泻入,后转向西南流10公里到陶瓷厂,后有黄沙水自西北注入,折回南流10公里至东布,珠湖水自北注入,流1.5公里有佐坑围水自东北汇入,流8.5公里后,到上鉴村东侧汇入西枝江。 集雨面积121平方公里,河流长35公里,天然落差927米,河床纵比降10.2‰,下游河宽约20米,年平均流量3.99米/秒。安墩河,又称安墩水,古称九洲水,发源于惠东县乌禽嶂西南麓,自三坑水村向西南流9.5公里到水尾,有黄割坪水自西北注入,蜿蜒5.5公里到洋潭,中间有黄帝田水自东南注入,下游有牛湖塘水自西北注入,前流5公里至热汤,其间有4条支流自西北注入,锡坑有1条小支流自东注入,续弯曲前流10公里到营田,有石珠水从东北注入,折向南偏西流9公里至安墩圩,续流2公里至车田坝,有黄竹水从西北注入,续流2公里至下坪,有松坑水从西北注入,续流2公里至九洲水文站,再南流6公里至水口村,溢过黄石径陂汇入西支江。 集雨面积404平方公里,河流长51公里,下游宽50米,比降4.84‰,多年平均流量13.19立方米/秒。20世纪60年代前,有5吨以下货船通航安墩圩,航道长19公里,20世纪70年代停航。 楼下河,古称田坑水,又称双陂河、潭公河,发源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禾镰石东侧山峰南麓,分水岭高程1282米,自南向西北流6公里,牛皮嶂水自东泻入,后至元潭,有涧头坑水从南注入,续流5公里至竹园角,有上坑水从西注入,蜿蜒转北行3公里至老田坑,进入谭公平原,有称前者为元潭水(河宽20米),后者为楼下河(河宽37米),折西北流4公里至鹤田、楼下,转向西流5公里,经谭公圩至新村,中有下贤水从东南汇入,折向北流3公里至三合水汇入西枝江。集雨面积117平方公里,河长26公里,河床比降8.47‰,多年平均流量3.87立方米/秒。 碧山河,古称高桥水,又名上石示水、高桥沥、二河仔,发源于惠东县九里湖西麓,由状元地西流4公里至上石示,有上石示水自东北注入,续流6公里,穿碧山大桥,往前有大湖洋水从东南注入,合称碧山河,折向北流3公里至狮岭,有黄塘水从西南注入,续流2公里至寨场山,折西流6公里至青云汇入西枝江。集雨面积107平方公里,河长21公里,下游河宽20米,多年平均流量3.38立方米/秒,河床比降3.0‰。 白花河,古称长塘水,发源于惠东县铁炉嶂北麓,随地势从南向北流经白水寨5公里,至上店仔有洋沥水和燕门水,大车山和坳水和黄泥凹水两两汇合,再合为南显水自东汇入,续后,河道虽东弯西曲,仍向北流10公里经十五驳桥至李洞有七渡河从西南汇入,续流3公里至白花圩,中间的下园岗有沿江沥水从东南注入,沿新开河3公里经老河套2公里至水口村汇入西枝江。集雨面积172平方公里。 河道长26公里,下游宽20米~25米,多年平均流量为4.92立方米/秒,平均比降2.54‰。梁化河,古称梁化水 发源于惠东县坪天嶂西南麓。 经燕岩向北流4公里至梁化林场,转西南流6公里有铜锣陂水从北注入,正南流经星湖至甘竹,前后有鸡笼山水从东北、大筏水从西北注入,续南流4公里至瓦窑村,有黄沙河水从东南注入,合称梁化河,向西南流,曲曲弯弯到叶屋楼有衙门沥水从北汇入,向西偏南流9公里到大肚,有石屋寮水从东北注入,环山向西弯回东流4公里,流经乌塘桥,弯尾有万松水从东注入,向西南流2公里至惠阳市平潭镇新圩汇入西枝江。集雨面积307平方公里,河道长41公里,下游宽30米~50米,多年平均流量7.04立方米/秒,河床比降3.63‰。 6.描写大雁塔的诗句早在寺塔建成初期,时为太子的李治就率百官亲临赋诗,当上皇帝后,又亲谒慈恩寺赋诗一首:“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唐中宗时,专置修文馆,招纳文人雅士,往往随驾游宴。其中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远眺,吟诗作赋。学士们则纷纷唱和,曾被编辑为四十卷诗集,广为传诵,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层悬挂有这些诗会佳作。 《谒大慈恩寺》-“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李治,唐高宗皇帝)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上官婉儿)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李适,字子至) 《题慈恩寺塔》-“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章八元,唐代宗大历六年进士) 《礼慈恩寺题诗》-“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吕大防,北宋进士) 《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秦岭竟深秋。紫微星隐将临顶,**花开未解释。叠叠燕台迷蓟羯,层层雁塔却幽州。汴梁已有兴邦志,为爱东楼难得收”(蔡榷,北宋举进士) 《秋夜登慈恩寺塔》-“河汉西流秋夜长,登临高塔思茫茫。谁将笛怨吹衰柳,况复砧声杂细螀。太液光浮龙塞月,曲江寒带雁门霜。愁来此际知多少,思妇羁人总断肠。”(秦定远,清朝人) 《慈恩寺上雁塔》-“忆从初地擅名扬,阅劫来游竟渺茫。韦曲花深愁暮雨,终南山古易斜阳。高、张、岑、杜诗篇冷,天宝开元岁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623439月荒。莫笑众贤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沧桑。”(洪亮吉,清进士) 7.关于荆州江陵的诗句【登荆州城楼】张九龄 张九龄:曾经来过荆州。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荆州歌】李白 李白:四处游历时曾到荆州。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荆州泊】李端 李端:作者行水路经过荆州。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荆门行】王建 王建: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荆州歌二首】刘禹锡 刘禹锡:曾游历荆州。 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 可怜踏青伴,乘暖著轻衣。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 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