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解说宋词

1.宋词全集及解说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赏析】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人。下片写人物。撷取烂熳春色中一位年轻村姑之天真形象和幼稚心态进行表现。“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昨宵春梦”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惟妙惟肖,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写足,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特写,绾合换头“巧笑”语意,收束全篇春光无限之旨。全词浑成优美,音节浏亮,意境清秀,场面轻快,洋溢着诱人的青春魅力。尤其上下片的构思,景与人对应着写,将春天的生命写活了。其中巧笑的东邻女伴,仿佛春天的女神,给人间带来生气、美丽与活力。

本文章来自 唐诗宋词网

2.宋词20首和解释

一,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曲牌名。

北曲入黄钟吕,共八句,前五句系词牌的上阕,略有变化。一般用作黄钟套曲的第一曲。

本词为节令抒怀之作。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于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

然而也是这最为生活化的描写,造就了千古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集评: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

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易安作也(《琅寰记》卷中引《外传》)。

写景贵淡远有神,勿堕而奇情;言情贵蕴藉,勿浸而淫亵。“晓风残月”、“衰莫微云”,写景之善者也;“红雨飞愁”、“黄花比瘦”,言情之善者也(《论词随笔》)。

词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词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叶韵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清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则存乎其人之意与笔(《论词随毛》)。

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云韶集》)。

此阕为李易安早期代表词作之一。以“重阳”为题,抒节令思亲之情。

首先我们看到,这道词写的是重阳,既为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之时令,白昼应是越来越短,这里首句却是“薄雾浓云愁永昼”,何来“永昼”之说?显然这是作者自身的一种心理感知,于心理上说,时间对于快乐与痛苦的心境是分别具有相对意义的,乐而忘时,愁而步艰。作者正是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以心愁之,心绪凝结,不得舒畅,当然就自以为是“永昼”之愁了。

而这一切皆源于两地分别的相思之苦。 “瑞脑销金兽”,瑞脑,即龙脑,瑞龙脑,一种名贵的香料,金兽者,指兽形的香炉。

“淡烟炉中起,袅袅浮清室”作者感怀之时,枯座房中,对着“金兽”出神。炉上轻烟正如心头情思,悠悠无尽。

瑞脑虽有尽时,时光亦有老时,唯孤寂苦闷之情思难了难终,有之增而无之减,更勿言排遣。 首两句,一句言外,一句言内。

云烟雾气相溶相合,情景相交,整篇词作就在这种阴郁迷离的氛围中铺展开来。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虽是夜晚,却又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秋意寒思透过帷帐侵入不眠人肌肤。

好一句“凉初透”,秋寒、心冷,字字点睛,意气满纸。重阳日,本为赏菊登高之佳节,当是味意盎然。

无奈何,亲人不在身旁,一个“又”字惶恐、忧怨、无奈,道尽心中离愁别恨。 “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之意,悠然自在,超脱化外。而作者酒在饮,花在赏,却是应景聊复,借酒浇愁之态,奈何愁上添愁,更对日落昏老的苍凉暮景。

怎不惹人伤怀悲愁。 北宋诗人林逋咏梅名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里以暗香指梅花。

而易安词中“有暗香盈香”的“暗香”代指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骨迎风,风格近梅花,指标作者意趣脱俗,胸怀高洁。 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全篇高潮,“莫道不销魂”破空而出,道破多少含之无露的情感,是人性无可压抑的真实情感的爆发。

用江郎《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销魂”二字,点出种种愁苦皆源自离别之痛。用于尾句,如灯启航、如钟醒目。

尾句双重否定的语气仿佛不是出自词中女主人公之口,倒更像是在旁为之动情感伤的第三者。这种书写作角度的改变,正是易安行文大胆出奇、峰峦突起的独特魅力。

作者超越了词中的那个小我,对自满怀同情,以“莫道不销魂”感慨之。更指点读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作者的情感通过第三者语气的渲泄,这种自我反观,将愁苦对象具体对象化,加以观照和呤味。

可谓情境深沉,掠人心魄。 宋词人程垓《摊破江城子》曾将人与梅花比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似有神韵。

唐司空图《诗品·典雅》“落花无言,人淡于菊”易安之“人比黄花瘦”似更胜一筹。 二,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词牌名。

因北宋周邦彦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得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六句,四平韵。 曲牌名。

南曲入南吕宫引。字句格律与词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

本篇抒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作者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

3.请问宋词九张机都怎么解释宋词

九张机 无名氏 取自《全宋词》 一张机。

采桑陌上试春衣①。风晴日暖慵无力②。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③。 ①换上春装到田野里去采桑 ②慵无力:懒洋洋地没气力。

③黄莺叫得很迷人,好像存心要留住我,不放我回去。 两张机。

行人立马意迟迟①。深心未忍轻分付②。

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③。 ①将要离开的爱人,带住马停下来,心里迟疑不决。

②自己的深情密意不好意思随口说出来。 ③穿过花丛里走回去,深怕自己的心事被花儿知道似的。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①。

东风宴罢长洲苑②。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③。

①吴地的蚕就要吐丝作茧,小燕子会飞了。 ②这句表示春天已过。

③织女们被催促着赶织细软的丝绸,宫女们要换夏季的新舞衣。 四张机。

咿哑声里暗颦眉①。回梭织朵垂莲子②。

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③。 ①织机声中暗暗皱起眉头。

②梭子来回地织出花纹。(垂莲子 谐音“垂怜子” ) ③花纹容易盘绕,忧愁的心情无法排解。

怀念爱人的心情纠缠得象乱丝一样。 五张机。

横纹织就沈郎诗①。中心一句无人会②。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③。

①织出沈约(南朝梁 著名诗人)的诗。 ②诗中主要意思没有人能够懂。

③不说心中怎样愁恨,不说面容怎样憔悴,只把自己的相思织在诗中。 六张机。

行行都是耍花儿①。花间更有双蝴蝶②。

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③。

①每一行都有有趣的花儿。 ②花间还有成双的蝴蝶。

③停下梭子不织,在窗口的阳光下,独自把织好的花纹看了好半天。 七张机。

鸳鸯织就又迟疑①。只恐被人轻裁剪②。

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③。 ①把成对的鸳鸯织好了,又顾虑起来。

②害怕被人剪开来(含鸳鸯被拆散的意思)。 ③两处相飞,还有什么办法彼此追随在一起? 八张机。

回纹知是阿谁诗①。织成一片凄凉意②。

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③。 ①知道这首回文诗是谁做的? ②把自己一片凄凉的心情织进诗中。

③一行行读去,愁闷的无话可说, 不忍心再仔细想下去。 九张机。

双花双叶又双枝①。薄情自古多离别②。

从头到底。将心萦系。

穿过一条丝③。 ①成对的花,成对的叶,成对的枝。

②向来薄情的男子不把离别当回事。 ③用一根丝线把带着自己的深情密意,把花儿,叶儿,枝儿一起织起来。

整组词的主要写的是 一个织锦女子到郊外去采桑,在明媚的春光里爱上一个少年。正当初恋时,少年出了远门。

她忙着织锦,却怎么也忘不了心中的爱人。尽管爱人毫无音信,她始终向往着,追求着美好的生活。

4.宋词10篇+解释

高阳台 作者:王沂孙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①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②。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③。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④。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⑤,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注释】 ①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

越中: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②玉管春葭:葭:芦苇,这里指芦灰。

③满树幽香二句: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化用其意。

④横斜:指梅花的影子。 ⑤游骢:指旅途上的马。

【翻译】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

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

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

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兰陵王·卷珠箔 作者:张元干 卷珠箔①。

朝雨轻阴乍阁②。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③。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④油壁⑤催梳掠。

曾驰道⑥同载,上林⑦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

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注释】 ①箔(bó) :竹帘。

②乍阁(zhà ɡé):初停。阁:停止,同“搁”。

③旧京洛:指北宋汴京、洛阳。 ④障泥:挂在马腹两边,用来庶挡尘土的马具。

这里指代马。 ⑤油壁:用油漆涂饰车壁的华丽车辆。

⑥驰道:秦代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这里指代表京城的大道。

⑦上林:秦、汉时苑名,专供帝王行猎的场所,这里泛指京都园林。【翻译】 轻雨绵绵,柳条随风轻拂,仿佛在迎接奏春天。

芳草的碧色映着新开的芍药花,衬托得更加鲜红。可恶的东风嫉妒花朵,一阵无情的风将梢头上娇嫩花叶吹落。

我把屏风紧掩,沉水香也懒得再熏。因喝酒会醉,总是怕看见酒盅。

回想从前在洛阳汴京,正是少年时代,时常纵情欢乐,也曾迷恋于歌舞表演者。常常准备好华丽的车马,催促美人快些出发游玩。

曾经同乘一辆车奔驰在宽广的大街上,也曾携手在上林苑里一起开怀。刚刚玩完热闹的元宵佳节,又早早约定佳期再见。

不想会有今日,到处漂泊孤单如浮萍?寂寞啊寂寞,更加思念当日相依相伴的情人。恐怕她衣上的香粉已经消淡,琴弦上也久不弹奏。

自从和她分别之后,至今没有音信,也不知她的面容,是否还和以前一样冠压群芳。怅恨分别之后,一切都在变化,万事如过眼烟云,不知何时能化作一只仙鹤,飞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我的相思之情无法忘却,只能在酒醉的时候,才能暂时忘却。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作者: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①。 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注释】 ① 止:犹“只”。

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

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

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几许,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这清明时的细雨。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

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1)风细细,望极(2)春愁,黯黯(3)生天际(4)。

草色烟光(5)残照里,无言谁会(6)凭阑(7)意。 拟把(8)疏狂(9)图一醉,对酒当歌,强(10)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11)终不悔,为伊消得(12)人憔悴。【注释】 (1)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伫,久立。危楼,高楼。

(2) 望极:极目远望。 (3) 黯黯:心情沮丧忧愁。

(4)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5)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6) 会:理解。 (7) 阑:同“栏”。

(8) 拟把:打算。 (9) 疏狂:狂放不羁。

(10)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11)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翻译】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5.经典宋词解释并赏析

李之仪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

6.解释宋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①。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盈盈:充满的样子,此处有含情丰富的意思。

[赏析〕

此词送别友人,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美。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上阕将“送君归”与“送春归”叠合,忽生“到江南赶上春”的奇想,又叮嘱:“千万和春住”。一扫千古惜春佳句,独具创新之佳妙。

7.既有名又短还带解释的宋词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 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 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 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 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 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 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 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 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 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 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 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 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 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 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 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 之处.。

8.推荐你最欣赏的宋词(其他朝代得也可)推荐一首宋词,要带有解说,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沁园春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链之钢。 人生翕?H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9.宋词精选并解释宋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一篇
石的唐诗
下一篇
唐诗epub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