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见如故的诗句有哪些形容一见如故的诗句有 1.《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2.《别葛使君》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3.《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卜算子·相逢情便深》 年代: 宋 作者: 施酒监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5.《清平乐·当初相见》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便教恩浅情疏。隔花空望金舆。春晚不拈红粉,碧窗自录仙书。 2.表达一见如故的诗词有什么1.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2.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 3.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他们一相逢,就很快坠入了爱河。男女一见便钟情,好象前生早已相识。这种感觉,宝玉应最有体会,初见黛玉之时就说了:“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的。” 恨不相逢早,此话虽真,但比起很多人来,他还是很幸福的,又何来此恨?想那张籍所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诗中的女子名花有主,婉言谢绝了一个男子的追求。虽说那男子痛心不已,可毕竟人家是有妇之夫,还是发乎情止乎礼吧。苏曼殊也遇到过类似情形,他写道:”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同样是相逢,遇见了喜爱的人,却因自己跳出三界外,已出家为僧,也只好望而却步。 3.形如一见如故的诗句1,《递呈余干郭主簿子敬》谓吾多可失之杂,与人连甍或莫识。 谓吾寡合失之孤,与人倾盖或莫逆。南来岂是无过从,一见如故髯簿公。 文章未始要著语,造化莫能与争工。半生蓬首黄卷里,不如略款习凿齿。 须臾已幸复期年,咫尺犹思况千里。羊城赀城任仃伶,梅岭不遮梦逢迎。 陇头明月向人色,户外清风敲竹声。汉廷用少公垂老,在我者大官无小。 余干县古簿书少,赤子被圣厮儿扰。余功始可到鱼鸟,了事犹痴仍不了。 笑人莫更为人笑,我住巴山木之杪。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求成语,形容投缘的,男女的,比如一见如故,倾盖如故,心有灵犀这心有灵犀 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至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赵朴初《故宫惊梦》:“~,老谱新翻一局棋。” 词语来源: 《山海经》中有记载,有一种犀牛长有三只角,一角长在头顶上,一角长在额头上,另一角长在鼻子上。鼻子上的角短小丰盈,额头上的角厥地,头顶上的角贯顶,其中顶角又叫通天犀,剖开可以看到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角中有贯通两端的白色纹理线是犀牛所特有的,普通的牛角是没有的。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即指心中若有灵犀角中的那条白线似的纹理,我们的心灵便能默契相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志同道合 志:兴趣 。同:相同,一样 。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 。合:一致 。兴趣相同,意见一致。 〖释析〗志同道合,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5.形容有的人初次见面就很投缘,但有的人即使跟他见很多次面也不能彼【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有些人虽然相交已久,却如同初识一般。有些人刚刚认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见如故。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倾盖:路上偶遇,停车下子,揭开车盖交谈。指初次相逢。白首:白头,白发。白了头发,指认识时间很长。 西汉时期,邹阳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入死囚牢,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信表明忠心。他列举了荆轲、卞和、李斯等事例,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梁孝王深受感动并释放了他。 6.表示夫妻历经磨难恩爱如故的古诗诗在文中,请仔细观看 两京新记》卷三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情意绵绵、悲欢离合的故事。 南朝陈后主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才色冠代”,是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夫妻情义甚厚。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是历史上出名的“全无心肝”的荒唐鬼。他不知稼穑之艰难,不理朝政,沉溺于酒色;挥金如土、穷奢极侈、湛缅荒淫,至使国库空虚。朝中宦官们横行不法,弄得人怨天怒,民不聊生。公元588年,隋文帝下令南伐,陈后主闻讯后还不以为然,依旧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纵酒赋诗不辍,自以为“王气在此”。 身为驸马的徐德言是个头脑清醒的人物,他眼看隋军兵临城下,预料陈氏将亡,战乱中家庭离散在所难免。不禁流着眼泪伤心地对乐昌公主说:“今国破家亡,必不相保。以子才色,必入帝王贵人家。我若死,幸无相忘。若生,亦可不复相见矣。虽然,共为一信。”于是打破一面铜镜与公主各执一半。接着与公主约定:“子若入贵人家,幸将此镜合于正月望日市中货之。若存,当留志之,可卜生死。” 公元589年,陈灭亡,两人果然失散。乐昌公主被虏,隋文帝将公主赐给宰相杨素。乐昌公主“深为素所宠嬖,为营别院,姿其所欲。”到了正月十五,徐德言按预先约定的办法,到都市长安探听消息。此日,乐昌公主“已令阉奴望日赍破镜诣市”,德言见一仆人持半边铜镜,且要价甚高,便“引奴归家,垂涕以告其故,并取己片镜合之”,故然天衣无缝。此时的徐德言悲喜交集,题诗一首: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得镜见诗,悲怆留涕,因不能饮食”,杨素见公主“惨悴”,问明原委后,深受感动,将公主归还德言,并“衣衾悉与之”。还设宴祝贺这对“破镜重圆”的患难夫妻。席间公主在杨素的敦促下,吟诗一首: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此诗委婉,凄怆动人,深刻地刻划了公主当时左右为难,饮泣吞声的处境。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则佳话。 对于公主这种尴尬的处境,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以《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为题,写过一首五言古诗,诗曰: 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 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 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 7.形容“男女初次相见”的诗词有哪些一、《菩萨蛮》 宋 晏几道 江南未雪梅花白, 忆梅人是江南客。 犹记旧相逢, 淡烟微月中。 玉容长有信, 一笑归来近。 怀远上楼时, 晚云和雁低。 二 、《醉垂鞭》 宋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三、《点绛唇》 宋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四、《蟾宫曲·春情》 元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五、《凤求凰琴歌》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