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留不住的感情诗句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形容留不住人的诗句小蛮腰瘦不性情,断粉飘云舞烟。莫使漫天飞不住,楼中尚有未归人。 烟月扬州不可住,金阊亭下牵船处。风流海内几知名,却傍江潭惜《枯树》。 送荪友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渺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雨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忧天涯。 够了吗?还有。 3.形容头发的诗句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前一句句你可能用得着) 4.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5.罗裾有长短,翠鬓无低斜。 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 6.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 7.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8.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 9.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11.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4.形容想留人却留不住的诗句是什么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在山间来回转转没有看到你,只看到雪上留下了一道马行走的痕迹。 2、望君终不见,屑泪且长吟。——南北朝·王筠《有所思》 释义:盼望着君子的到来,始终也看不见,只能一边流泪一边感叹。 3、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宋·杨万里《同三馆饯王恭父监丞分韵予得何字》 释义:乡里人送君留不住君子,在酒筵上和我喝一杯怎么样呢。 4、一曲骊歌酒一钟,可怜分袂太匆匆,百计留君留不住。 释义:唱一首骊歌喝一杯酒,叹息分别的太过于匆忙,千方百计留君子却留不住。 5、几度留君留不住,伤情,一片秋蝉雨后声。——元·张弘范《南乡子》 释义:几次留君都留不住,伤感情了,秋天的蝉在雨后叫了起来。 6、苦口留君留不住,任君归去自生悲。——清·戴梓《冬至后二日送杨西侯入关步韵》 释义:苦口婆心劝君留下却留不住,任凭君子走,自己独自悲伤。 7、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清末民国初·林朝崧《长亭怨 秋风》 释义:这把团扇代表了我的情谊,却挽留不住你,只能放到袖子里。 8、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宋·苏轼《渔家傲 送张元康省亲秦川》 释义:知道你想要到秦川去,白马和貂皮都留不住你。 9、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宋·晏殊《玉楼春》 释义:听琴解下玉佩本事神仙眷侣,挽断了你的衣服却留不住你。 10、一尊别酒为君倾,留不住,风色太无情。——宋·蔡伸《小重山》 释义:一杯送别酒为君子倒上,留不住你,老天真是太无情了。 5.描写最长的头发的诗句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劈空而来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 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李白的身度,据他在《上韩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 参照有关历史记载,在当时是个中等个儿。以七尺的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不可能。 如果说是每根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种描写法。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 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 “个长”,就是这么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 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 然而自己要知道白发,必须对镜。现在诗人在清亮的铜镜里,看到了自己的萧萧白发,知道是由于忧愤深广所造成。 这时有感慨了。于是又进入更离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构思:我的满头白发,这么多,看来有三千丈了,是因为心头有无限的愁丝所造成的。 这个明镜,是没有感情的,就该没有愁绪吧,怎么也映满了秋霜呢?秋霜是白色的,这里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加了森冷的感觉。这种语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绪深沉的慨叹。 连无情的明镜,也都感染了愁绪了,也都很萧索了,至于对镜的本人,那还用说吗?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的政治腐败,乱象已成,诗人对整个局势怀着很深的忧虑。 自已的理想不能实现,相反地受到压抑和排挤。但是,有节操、有抱负的诗人,不肯迎合统治阶级,他愤慨地叹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大约是他的愁绪郁结的原因了。 还 有 其它唐诗宋词之最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恋花》 )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青玉案》 )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 《夜宿山寺》 ) 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长恨歌》 )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白居易 《卖炭翁》 )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苏小妹戏苏东坡句) 白的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将进酒》 )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 《望庐山瀑布》 )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北风行》 ) 最壮观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 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 《古柏行》 ) 最难请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琵琶行》 ) 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 ) 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钱起 《送僧归日本》 ) 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 《古意》 ) 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杜甫 《野望》 )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遣怀》 ) 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 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王维 《老将行》 )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长恨歌》 )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 《春望》 ) 能采纳吗。 6.形容最长的头发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 古诗全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释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不仅理想得不到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所以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白发三千丈 7.形容头发的诗词都有什么1.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4.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5.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杜荀鹤 《山中寡妇》 6.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陈与义《伤春·庙堂无计可》 7.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8.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9. 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王谌《渔父词/渔父》 10.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释义: 1. 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2.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3.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4.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5.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6. 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 7.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8. 白头发越挠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9. 头发乱糟糟的,云髻都歪了,喜欢把长着花的树枝立在船舵前。 10.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8.描写留不住青春的诗句1、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枚《苔》 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4、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李颀《古意》 5、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李白《短歌行》 6、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白居易《秋槿》 7、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送友人》 8、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李白《怨歌行》 9、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10、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11、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李白《江南春怀》 12、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谢灵运《游南亭》 13、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15、晴天暗暗雪,来送青春暮。——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16、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17、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李白《送李青归华阳川》 18、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19、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郑谷《为人题》 20、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吴文英《生查子·秋社》 21、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2、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23、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陆游《朝中措·梅》 24、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孟宾于《公子行》 25、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李端《赠郭驸马》 2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27、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鲍君徽《惜花吟》 28、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29、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李贺《三月过行宫》 30、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31、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32、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3、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34、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35、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6、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37、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3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39、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40、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刘长卿《戏题赠二小男》 41、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4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3、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44、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5、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6、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朱景玄《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 47、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8、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49、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50、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51、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52、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9.形容“头发”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头发”的诗句有:1. 《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南歌子·倭堕低梳髻》唐 温庭筠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3.佚名 鬓似乌云发委发,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凝似夭桃初发蕊。 4.《月夜》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秋浦歌》翻译:白发长长的,因为愁苦的心情。不知道镜子里,白发苍苍的到底是谁?赏析: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泯。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2.《南歌子·倭堕低梳髻》翻译:女主人公于此之时,自然倍加强烈地思念情人,难怪乎她要“为君憔悴尽”了。“憔悴尽”的女子容貌,一经词人以“百花时”相映衬,便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女子美貌姣好的容貌被相思煎熬得日益消瘦憔悴,生命的花朵渐渐枯萎欲凋,自然界的花朵则满山遍野烂漫盛开,传递出热闹的春意。 赏析:这首闺情词,写闺中女子对情郎刻骨铭心的思念。词为短制小令,然而女子深沉挚著而丰富细腻的爱情却表现得极其深刻,扣人心弦。 3.佚名 翻译:鬓似乌云发委发,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凝似夭桃初发蕊。鬓似乌云发委发,手如尖笋肉凝脂,明确“豆蔻”还含香,凝似桃花蕊初发。 赏析:全诗以美好的基调描述了女子头发、手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爱人至深的爱慕之情。 4.《月夜》翻译: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赏析: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5.《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赏析: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传统观念,对东坡词新风不免微带讥消,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