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高中”的诗句是什么1.《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 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2.《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 朝代:宋代|作者:岳珂 日月熙明地,风云际会辰。 紫宫瞻象逼,丹房喜情亲。 逊志贤谟在,仔肩圣德新。 耕宰须负鼎,从此学商臣。 3.《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 朝代:宋代|作者:岳珂 迩联咨夕访,清问切辰猷。 博学今中垒,遐征古上游。 齿寒当预计,身履即良筹。 颇牧岂云远,隐忧其有瘳。 4.《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 朝代:宋代|作者:岳珂 谹通三府,高名动四聪。 凤池仍旧渥,虎观册新功。 昼日槐方翠,秋风枣已红。 直须先抗议。 莫待人云中。 5.《喜仲微学士直右史》 朝代:宋代|作者:宋祁 殿栋洪纷冒紫霏,新闻再拜上丹墀。 日高中禁仙香馥,辇度横街赭伞移。 宝校对呈天厩马,轻兵看阅羽林儿。 因君此际磨坳墨,偏忆当年第二螭。 2.求高中语文背诵重要诗句高中语文名句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都有直接描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6《阿房宫贱》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刹象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8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9论语 为政》载:“子曰:‘学而不死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对于“思”与“学”持有什么主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皇上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官之役,那么皇上用人治国应该达到怎样的境界?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11苏洵《六国论》引用《史记 魏世家》哪三句话来比喻“以地事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2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整队当时惨象,怒号:“沉默啊,沉默啊!”请续写出后面两句名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9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2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1)李清照《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 (2)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3.写高中生活的诗词高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二: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高三:1.高三资料常和往年重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2.高三体育课经常被占用、节假日不放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上课: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写作课: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选择题: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现代文阅读找答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数学课: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百片,飞入芦花看不见。 物理化学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验课)。 生物课: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体育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晨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午休: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晚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公布成绩: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作弊: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逃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双休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加班做作业)。 放暑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家访: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家庭报告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落榜: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中榜: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报志愿:1.报清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2.报高志愿: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报低志愿: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4.高分报志愿: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5.低分报志愿: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打扫卫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早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顶撞老师: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打小报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形容“高考”的诗句有哪些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 满江红·写怀 1. 作者:宋代:岳飞 2. 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长歌行 1. 作者:两汉:佚名 2.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劝学 1. 作者:唐代:颜真卿 2.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 作者:唐代:杜甫 2. 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5.介绍几首高考能用上的诗句,不要太多,多了我也背下来诗中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河/江/云/别/亲情/乡情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 6.高中的古诗词都有哪些一、高一古诗词 1)上册:《沁园春》《蒹葭》《饮酒》。 2)下册:《登金陵凤凰台》《八声甘州》《水龙吟》《登快阁》《梦游天姥吟留别》《终南山》《登楼》《塞下曲》《从军行》《过华清宫》。 二、高二古诗词 1)上册:《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寿阳曲》《山坡羊》。 2)下册:《师说》《劝学》。 三、高三古诗词 1)上册:《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 2)下册:《鱼我所欲也》《琵琶行》《论.语七则》《兰亭集序》《人间词话七则》。 参考资料 CH站长资讯.CH站长资讯[引用时间2018-1-15] 7.描写状元高中后得意的诗有哪些《登科后》 唐代: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全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 扩展资料: 1、写作背景: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是其生平第一首快诗)。 2、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故友人时称“平昌孟东野”。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谥贞曜先生。诗名甚籍,尤长五古,愤世嫉俗,但情绪低沉,语多苦涩,苏轼将其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有《孟东野诗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登科后 8.古代中了状元,或者考试高中后,描述骑马的古诗句有哪些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又如另一位新科进十刘沧写道:“紫毫粉壁题仙籍”,简直以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南园》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