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枇杷外表的诗句

1.描写枇杷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枇杷的诗句如下:

1 天平山中

明代: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2 初夏游张园

宋代:戴复古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3 田舍

唐代:杜甫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4 寄蜀中薛涛校书

唐代: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5 山枇杷

唐代: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6 山枇杷

唐代: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

7 题枇杷树

唐代:羊士谔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8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

唐代:司空曙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

9 摊破浣溪沙

唐代:毛文锡

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晴日眠沙鸂鶒稳。

10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唐代:岑参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2.形容枇杷的诗句

【山枇杷】

唐·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

往年乘传过青山,正值山花好时节。

压枝凝艳已全开,映叶香苞才半裂。

紧搏红袖欲支颐,慢解绛囊初破结。

金线丛飘繁蕊乱,珊瑚朵重纤茎折。

因风旋落裙片飞,带日斜看目精热。

亚水依岩半倾侧,笼云隐雾多愁绝。

绿珠语尽身欲投,汉武眼穿神渐灭。

秾姿秀色人皆爱,怨媚羞容我偏别。

说向闲人人不听,曾向乐天时一说。

昨来谷口先相问,及到山前已消歇。

左降通州十日迟,又与幽花一年别。

山枇杷,尔托深山何太拙。

天高万里看不精,帝在九重声不彻。

园中杏树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尔幽芳喻昔贤,磻溪冷坐权门咽。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唐·岑参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

唐·韩翃

主人持节拜荆州,走马应从一路游。

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

佳期笑把斋中酒,远意闲登城上楼。

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寄蜀中薛涛校书】

唐·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初夏游张园】

宋·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七言绝句 初夏游张园〗

千家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3833诗·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怨当年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山枇杷】

唐·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艳,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山枇杷花二首】

唐·白居易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

唐·司空曙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

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

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

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题枇杷树】

唐·羊士谔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袅袅碧海风,蒙蒙绿枝雪。

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摊破浣溪沙〗

唐·毛文锡

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

晴日眠沙鸂鶒稳,暖相偎。

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

兰麝飘香初解佩, 忘归来。

〖 〗

唐·柳宗元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咏史诗·赠薛涛〗

唐·胡曾

万里桥边女校书,

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

管领春风总不如。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唐·岑参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3.描写枇杷的诗句

《初夏游张园》

年代: 宋 作者: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天平山中》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

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

一路莺花送到家。

《山枇杷》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4.赞美"枇杷"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枇杷的诗句有:

1.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2.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3.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4.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5.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具体译文如下:

1.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2.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3.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几位老农见我闲着没事,就邀我到东园去走走,说是枇杷已经熟了。

4.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

5.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四月的枇杷还没有成熟,我就在对着镜子心烦意乱了。

5.描写枇杷的句子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6.【怎么描写琵琶的外表呀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琵琶分类:一、五弦琵琶 二、南音琵琶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四、水晶琵琶。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