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年轻人白发的诗句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2、《照镜见白发》唐代: 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译文: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3、《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唐代: 李白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译文:一叶落木,可识岁秋,一瓶水结冰,即知天寒。 桂枝一日一日绽绿,枝条高拂凌云端。少年壮心豪迈,矫翼欲攀鸿雁,青云直上。 我俩交往有三十年了吧,荣辱一体,悲喜同欢。望青云而长吁,相坐看镊白发。 铜镜里已是衰老的秋颜,曾经黑油油的壮发凋落在高冠之下。穷困时和管仲一样与鲍生一起做生意,饥饿时从漂母处乞讨她一餐饭。 时来云转之时位极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叹不已?我就像乐毅刚刚到赵国,苏秦刚刚去游说韩国一样。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为什么时光要摧残我的青春?4、《渔家傲·秋思》宋代: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关于年轻人白发的诗句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照镜见白发》 唐代: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译文: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3、《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唐代: 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译文:一叶落木,可识岁秋,一瓶水结冰,即知天寒。桂枝一日一日绽绿,枝条高拂凌云端。 少年壮心豪迈,矫翼欲攀鸿雁,青云直上。我俩交往有三十年了吧,荣辱一体,悲喜同欢。望青云而长吁,相坐看镊白发。铜镜里已是衰老的秋颜,曾经黑油油的壮发凋落在高冠之下。 穷困时和管仲一样与鲍生一起做生意,饥饿时从漂母处乞讨她一餐饭。时来云转之时位极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叹不已?我就像乐毅刚刚到赵国,苏秦刚刚去游说韩国一样。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为什么时光要摧残我的青春? 4、《渔家傲·秋思》 宋代: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形容长白头发的诗词歌赋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唐] 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已折叠2条李白的查询结果2、夜镜隐白发 [唐] 白居易 《自咏》 已折叠9条白居易的查询结果3、他乡生白发 [唐]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4、短歌断白发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5、畏见新白发 [唐]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已折叠6条孟郊的查询结果6、岂能将白发 [唐] 刘长卿 《偶然作》 已折叠1条刘长卿的查询结果7、公道世间唯白发 [唐] 杜牧 《送隐者一绝》8、闭门生白发 [唐] 高适 《秋日作》9、倾壶箫管黑白发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10、今年镊白发 [唐] 薛逢 《镊白曲》11、卧来生白发 [唐] 宋之问 《寄天台司马道士》 已折叠1条宋之问的查询结果12、纵远当白发 [唐] 元季川 《古远行》13、二毛催白发 [唐]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已折叠1条孟浩然的查询结果14、归途堪白发 [唐] 钱起 《长安旅宿》15、心事数茎白发 [唐] 李煜 《开元乐》16、已看生白发 [唐] 皇甫冉 《酬张二仲彝》17、狱中生白发 [唐] 张说 《岭南送使二首》18、岸遥生白发 [唐] 贾岛 《送褚山人归日本》 已折叠1条贾岛的查询结果19、醉眼轻白发 [唐] 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20、见花羞白发 [唐] 李嘉祐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21、知己凋零垂白发 [唐] 郑谷 《寄赠孙路处士》22、一身仍白发 [唐] 许浑 《病中二首》 已折叠1条许浑的查询结果23、纵饶生白发 [唐] 杜荀鹤 《下第投所知》 已折叠1条杜荀鹤的查询结果24、能促岁阴惟白发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灵汜桥》25、自惭多白发 [唐] 郑还古 《吉州道中》26、黄金赐白发 [唐] 曹邺 《文宗陵》27、坐来生白发 [唐] 马戴 《汧上劝旧友》28、无人医白发 [唐] 曹松 《吊北邙》29、羞将新白发 [唐] 于武陵 《西归》30、近来惊白发 [唐] 许棠 《长安书情》31、萧萧垂白发 [唐] 韦应物 《山耕叟》32、立马生白发 [唐] 李馀 《句》33、不知将白发 [唐] 喻凫 《元日即事》34、入夜笳声含白发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35、年年生白发 [唐] 卢纶 《江行次武昌县》 已折叠1条卢纶的查询结果36、何人垂白发 [唐] 司马扎 《漾陂晚望》37、他乡生白发 [唐] 柳郴 《句》38、今日一茎新白发 [唐] 窦巩 《奉使蓟门》39、心事数茎白发 [唐] 张继 《归山》40、一向花前看白发 [唐]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41、更早生白发 [唐] 刘驾 《苦寒吟》42、员峤先生无白发 [唐] 徐凝 《员峤先生》43、长向暗中梳白发 [唐] 王建 《老妇叹镜》 已折叠1条王建的查询结果44、易生唯白发 [唐] 黄滔 《壬癸岁书情》45、秋尽书窗惊白发 [唐]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46、尽应生白发 [唐] 齐己 《寄勉二三子》47、不难饶白发 [唐] 尚颜 《夷陵即事》48、心事数茎白发 [唐] 顾况 《归山作》49、谁能将白发 [唐] 贯休 《秋末怀旧山》50、明镜不须生白发 [唐] 王烈 《塞上曲二首》51、茅屋向阳梳白发 [唐] 陆希声 《山居(一作房)即事二首》52、今日相逢悲白发 [唐] 朱长文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将军(一作朱湾诗)》53、还似世人生白发 [唐] 戴叔伦 《赠韩道士(一作张佖诗)》 已折叠1条戴叔伦的查询结果54、归来落得新白发 [唐] 刘叉 《观八骏图》55、坐愁坐白发 [唐] 潘纬 《答方佥宪定之先生》。 4.形容长白头发的诗词歌赋叹白发 唐·王维我年一何长。 鬓发日已白。俯仰天地间。 能为几时客。惆怅故山云。 俳徊空日夕。何事与时人。 东城复南陌。髫,小儿发也。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髫,小二垂发)此为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佛门的皈依倾向。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137道光禅师的关系是说:“维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可见王维确实也佛家姻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白居易《长恨歌》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红姻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不如不见 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愿月明人静 ---司马光《西江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叹白发。 5.形容人年纪轻轻就白头发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 陶潜 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 —— 李白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 —— 高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 李白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 关汉卿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白郎宁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金缕衣》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 苏苏轼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孟浩然 6.形容青年人白头发的成语华发苍颜huá fà cāng yán 词典解释 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老年人: 上了年纪或较老的人。 苍老: 1.(面貌﹑声音﹑树木等)显出老态。 2.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雄健而老练。 花白: (须发)黑白混杂:花白胡须 ㄧ才四十岁的人头发都花白了。 头发: 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 容颜: 脸相:容颜美丽|丑陋的容颜。 7.形容最长的头发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 古诗全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释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不仅理想得不到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所以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白发三千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