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做事要顾全面的句子,最好是诗句,十万火急,谢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释义】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出处】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作者】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 2.有哪些形容事情很多忙不过来的成语形容事情很多忙不过来的成语:焦头烂额、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1、焦头烂额 【解释】: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出自】:殡焰飞腾,众水手被火烧的焦头烂额。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非常狼狈窘迫 【近义词】烂额焦头、手足无措、内外交困、破头烂额、头破血流、惊慌失措、狼狈不堪 【反义词】万事亨通、称心如意 2、应接不暇 【解释】: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上行,让人应接不暇。” 【示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席不暇暖、应接无暇、疲于奔命、捉襟见肘、目不暇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36165接应不暇、美不胜收 【反义词】应付自如、应付裕如 3、疲于奔命 【解释】: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出自】:《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释义:我一定会使你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应接不暇、捉襟见肘 【反义词】髀肉复生、应付裕如、以逸待劳、应付自如、用逸待劳、逸以待劳、悠闲自得 4、捉襟见肘 【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自】:平时所过的早就是捉襟见肘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顾此失彼、掣襟露肘、掣襟肘见、疲于奔命、寅吃卯粮、捉襟肘见 【反义词】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绰绰有余、应付裕如、应付自如、绰有余裕、挥洒自如 5、顾此失彼 【解释】: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出自】:于是敌军处于一种恐怖气氛中,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能兼顾 【近义词】打草惊蛇、后门进狼、捉襟见肘、左支右绌、前门拒虎 【反义词】面面俱到、不可偏废、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3.形容“不做事情不知事情不容易做”的诗句有哪些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 白话译文: 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广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