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风铃的诗句1、《枕上闻风铃》宋代:陆游 原文: 毒暑今年倍故常,蚊声四合欲舁床。 老人不办摇团扇,静听风铃意已凉。 译文:今年的暑天比去年炎热,蚊子的声音在床的四周响起。 老人不用扇子扇凉,静听风铃的声音即可以感觉凉爽了。 2、《风铃》宋代:释如净 原文: 通身是口挂虚空,不管东西南北风。 一等与渠谈般若,滴丁东了滴丁东。 译文:全身都是孔挂在空中,不管东西南北风的吹拂。 好像与渠谈笑风生,叮咚叮咚的作响。 3、《风铃》宋代:胡朝颍 原文: 风不能调碎玉声,宫商滥奏竟难名。 谁家稚女敲言响,一曲从头学不成。 译文:风不能把碎玉的声音掩盖,宫音与商音乱弹也不行。 谁家的**敲响了乐器,从头学曲子都学不来。 4、《寺中风铃》近现代:张伯元 原文: 风从何处来,欲向谁家往。 铜铁为闻声,泠然一合掌。 译文:风从哪里来,要向谁家去。 铜铁为了让它听见声音,合掌就发出了声音。 5、《过三山寺》唐代:唐彦谦 原文: 一僧归晚日,群鹭宿寒潮。 遥听风铃语,兴亡话六朝。 译文:一个僧人在晚上归来,群鹭在江边露宿。 听到遥远的风铃声音,好像在说六朝的兴亡。 二、有谁可以给我一些关于风铃的文章、诗词···上一次的答案虽然很永不破碎的紫风铃(散文)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串紫风铃,风铃本来不是我的,是一个哑巴姐姐的风铃,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站在远处看我们这些小孩子玩耍,她们家的阳台上挂着一串紫色的,玻璃做的风铃.每当春天来了,我跟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们都能听见她们家阳台上,微风吹动风铃发出的叮呤声,在风铃的伴奏下,小伙伴们玩的都很开心,我却无意中看见一个比我大的女孩子总是站立在远处看着我们,有时,她也会在阳台上看我们玩耍,令我感兴趣的,不是她顾影自怜的样子,是风铃发出的叮呤声,我曾经问过母亲“妈妈,那个姐姐为什么不会说话?”母亲对我说“她跟我们常人不同,她只能用手来说话.”我问“为什么她只能用手说话呢?”母亲没做声. 小时候的我对什么都感兴趣,地上的虫子,树上的叶子,邻居们在院子里的谈话,男孩子们手中的玻璃弹球,我都会很细心去观察,可是,自从那个哑巴姐姐一挂起风铃,我的魂仿佛就跟着那个风铃的声响去了,在我玩累的时候我会停下,静上一会,橡皮筋不跳了,呆在院里面听.我开始恨这个哑巴女人的时候,是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当时飞来了很多的蜻蜓,它飞过来就停在了院里的石桌子上,我捉到了它,正当我开心得要命的时候,她跑了过来一把就掐住了我的蜻蜓,当时我真急死了,我说“还我的蜻蜓来,还我的蜻蜓来”.她却兴奋的支支吾吾的,意思好象是她也想要仔细看看的样子,我却偏不给她,就这样她抢过来,我抢过去……蜻蜓死了,她吓得一直在摇手,意思好象是在向我赔礼道歉,我当时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边哭边嚷“我要你赔,要你赔我”.我哭得没法收拾,然后跑去向母亲哭述,母亲当时正在做饭菜,看到我哭成个小泪人,很不忍心的就骂了她,我在泪眼朦胧中,看见她一个人人默默的走了.从此以后,我在院子里看见她我就向她吐口水,有时我会叫几个小伙伴们用石子向她砸去,我还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哑风铃”. 我上学了,小学一年级母亲送我去上学,强拉硬拉的把我拉进了教室,我记得我是哭着上完了第一堂课,教室里的同学们一边朗读着“冰雪融化,果树开花”,我一边哭着,一边伴随着.有一次,我放学回来家里面没人,我背着书包就爬上了院子里面的石桌子上玩耍,一不小心就从石桌子上面摔了下来,头破血流,马上就不省人事…….在医院病床上,我醒来了,旁边坐着的那个人我吃了一惊,我看见我的仇人就坐在我面前,是那个哑巴女人,正在削一个苹果,忽然之间我发现我不那么恨她了,我感觉到她身上有种温暖而且很亲切的气息,她用手在向我示意着,好象是在叫我静静的躺着别动,过了一会父母亲都来了,他们急切的问我痛不痛,听不听得见他们说话,问我记不记得以前的事,后来听医生说,送来的很及时,要是我在来晚一些,可能就会因为失血过多影响记忆力,庆幸的是,伤口不算太深,要不然小命难保.母亲看着哑巴女孩激动的掉下了眼泪.我住了一个多月很健康的出院了. 从这件事以后,我发现这个大我五岁的哑巴女孩不再那么令我讨厌了,相反,我总感觉到她有一双很美的眼睛和尖尖的鼻子,还有一张文静的脸,她本来长的就很漂亮,有时我会想,为什么我就一直没发现她这么美,还有她家阳台上的那串风铃,原来我总认为那串风铃最好看,特别是风一边吹,风铃一边摇,而现在要是没有她站在阳台上,那串风铃再怎么摇,铃声再怎么动听都好象缺少了一些什么.有一次,她在院子里面帮别人浇花水,我拿了纸和笔跑了过去,那时的我刚会写一些字,我站在她面前望着她,她也转过来望着我,我低头,歪歪扭扭的写了几个字“风铃姐姐,下次有风的时候,在风铃摇的时候,你可以站在阳台上么?”她拿过纸来微笑着写了几个字“为什么呢?”我拿过纸来一看,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她不但会写字,而且她的字那么娟秀,我马上又写了几个字递予她“因为没了你站在阳台上,风铃就不美了.”我看见她笑了,她一边摸着我的脸一边笑,我又写了几个字递给她“你笑起来真好看,比花朵还要花朵.”当时的我也不怎么会表达,她看了之后,笑弯了腰.过了一些时日,我就把“哑风铃”改成了“紫风铃”.有时,我会叫她风铃姐,也会叫她紫风铃,而她也并不在意我称呼她什么,她看见我总是笑,我也总是喜欢她看着我笑,每当我遇到一些好玩的事,有趣的事,我总会拿着纸和笔跑去找她,就这样的她写过来,我写过去,我喜欢看她写字的样子,很纯静的样子,风一吹来,她的头发就轻轻的飘浮起来,阳台上的风铃也会发出响声,我跟风铃姐成了最好的朋友,有时我觉得,她比母亲还要亲.每次放学回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纸和笔跑去找她,把我的学习情况还有在学校里面好玩的事都告诉她,我帮她浇花水,帮她捏捏肩膀,她帮我去拿牛奶,帮我看作文.可我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她不会说话,我曾问过母亲,我对她说“妈妈,为什么风铃姐姐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不幸的事,还是来了.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我听母亲说,哑巴一家人要准备搬到很远的地方,听说是要搬去上海,我做梦也没想到风铃姐这么快就会离开我,。 三、关于风铃的诗或散文风铃物语 我倾听着你的哭泣 静静滑落的眼泪 缓缓流动的空气 风,吹乱了你的思绪 铃,打破了我的沉默 请再坚强些吧 这不是真的你 请学会释怀吧 这才是你的真 拭去眼角的眼泪 走出惆怅的笼罩 忘却曾经的俳徊 挥去心中的忧豫 天亦长地亦久 风已去铃仍在 往事如风 吹动了铃 风铃 你可是轻风的骄子吗?何以在微风亲昵中才发出如此脆美的声响? 如飘然长舞的垂柳摇曳在我的心中,牵引着我的思绪。我想再变做一只铃儿,回到你们中间,悬在那明净宽阔的天地间,听风的召唤,重圆童年的梦想,让单纯洁净的心儿随风徜徉。 如飒然倏忽的记忆,在我的梦乡中发出节奏明快的乐音。叩击我的快乐与忧伤;俯挽稚嫩的追求,敞开博大宽广的襟怀,坦荡真诚与豁达,让我诵读。 风,驻在你的温存里,静侯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生。 四、关于风铃的古诗有哪些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 《满庭芳》(黄庭坚)老人不办摇团扇,静听风铃意已凉。《枕上闻风铃》(陆游)天宁佛阁早春开,鸟语风铃次第催。 《鸳鸯湖棹歌之三十》(朱彝尊)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秋宿青龙禅阁》(李洞)一僧归晚日,群鹭宿寒潮。 遥听风铃语,兴亡话六朝。《过三山寺》(唐彦谦)《满庭芳》全诗内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 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苹。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 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 作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 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 最后死于西南贬所。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 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 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 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五、描写风铃的语句有关风铃的优美语句 1、沙沙,沙沙……耳畔重新萦绕着熟悉之音。白杨叶低低语,伊人的面庞缓慢浮现在记忆里,亦真亦幻。 2、“叮铃铃”……窗棂上的小风铃在风中摇曳着,这是晶莹剔透的铃儿互相撞击发出的清脆声音,这清脆的响声是如此的安详,如此宁静,像一曲钢琴音的伴奏,在静静地夜空中轻轻地拍打着我的孤独,像一只蝴蝶围绕着心空悄悄地飞翔,触动过的地方伤痛慢慢在消亡。 3、叮铃铃”……风铃的快乐无法掩藏,拥有风铃的快乐吧!它会淹没生命的惆怅,就像在泥泞的小径上行走突然回到阳光大道上。让前程一下子变得无比宽广。 4、叮铃铃“……让临窗而立的我感觉到身边一阵阵激情的震颤,让病痛的身体瞬间恢复力量,我想我只想写下来,这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发出的深切呼唤。 六、有谁可以给我一些关于风铃的文章、诗词···永不破碎的紫风铃(散文)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串紫风铃,风铃本来不是我的,是一个哑巴姐姐的风铃,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站在远处看我们这些小孩子玩耍,她们家的阳台上挂着一串紫色的,玻璃做的风铃。 每当春天来了,我跟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们都能听见她们家阳台上,微风吹动风铃发出的叮呤声,在风铃的伴奏下,小伙伴们玩的都很开心,我却无意中看见一个比我大的女孩子总是站立在远处看着我们,有时,她也会在阳台上看我们玩耍,令我感兴趣的,不是她顾影自怜的样子,是风铃发出的叮呤声,我曾经问过母亲“妈妈,那个姐姐为什么不会说话?”母亲对我说“她跟我们常人不同,她只能用手来说话。”我问“为什么她只能用手说话呢?”母亲没做声。 小时候的我对什么都感兴趣,地上的虫子,树上的叶子,邻居们在院子里的谈话,男孩子们手中的玻璃弹球,我都会很细心去观察,可是,自从那个哑巴姐姐一挂起风铃,我的魂仿佛就跟着那个风铃的声响去了,在我玩累的时候我会停下,静上一会,橡皮筋不跳了,呆在院里面听。我开始恨这个哑巴女人的时候,是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当时飞来了很多的蜻蜓,它飞过来就停在了院里的石桌子上,我捉到了它,正当我开心得要命的时候,她跑了过来一把就掐住了我的蜻蜓,当时我真急死了,我说“还我的蜻蜓来,还我的蜻蜓来”。 她却兴奋的支支吾吾的,意思好象是她也想要仔细看看的样子,我却偏不给她,就这样她抢过来,我抢过去……蜻蜓死了,她吓得一直在摇手,意思好象是在向我赔礼道歉,我当时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边哭边嚷“我要你赔,要你赔我”。我哭得没法收拾,然后跑去向母亲哭述,母亲当时正在做饭菜,看到我哭成个小泪人,很不忍心的就骂了她,我在泪眼朦胧中,看见她一个人人默默的走了。 从此以后,我在院子里看见她我就向她吐口水,有时我会叫几个小伙伴们用石子向她砸去,我还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哑风铃”。 我上学了,小学一年级母亲送我去上学,强拉硬拉的把我拉进了教室,我记得我是哭着上完了第一堂课,教室里的同学们一边朗读着“冰雪融化,果树开花”,我一边哭着,一边伴随着。 有一次,我放学回来家里面没人,我背着书包就爬上了院子里面的石桌子上玩耍,一不小心就从石桌子上面摔了下来,头破血流,马上就不省人事……。在医院病床上,我醒来了,旁边坐着的那个人我吃了一惊,我看见我的仇人就坐在我面前,是那个哑巴女人,正在削一个苹果,忽然之间我发现我不那么恨她了,我感觉到她身上有种温暖而且很亲切的气息,她用手在向我示意着,好象是在叫我静静的躺着别动,过了一会父母亲都来了,他们急切的问我痛不痛,听不听得见他们说话,问我记不记得以前的事,后来听医生说,送来的很及时,要是我在来晚一些,可能就会因为失血过多影响记忆力,庆幸的是,伤口不算太深,要不然小命难保。 母亲看着哑巴女孩激动的掉下了眼泪。我住了一个多月很健康的出院了。 从这件事以后,我发现这个大我五岁的哑巴女孩不再那么令我讨厌了,相反,我总感觉到她有一双很美的眼睛和尖尖的鼻子,还有一张文静的脸,她本来长的就很漂亮,有时我会想,为什么我就一直没发现她这么美,还有她家阳台上的那串风铃,原来我总认为那串风铃最好看,特别是风一边吹,风铃一边摇,而现在要是没有她站在阳台上,那串风铃再怎么摇,铃声再怎么动听都好象缺少了一些什么。有一次,她在院子里面帮别人浇花水,我拿了纸和笔跑了过去,那时的我刚会写一些字,我站在她面前望着她,她也转过来望着我,我低头,歪歪扭扭的写了几个字“风铃姐姐,下次有风的时候,在风铃摇的时候,你可以站在阳台上么?”她拿过纸来微笑着写了几个字“为什么呢?”我拿过纸来一看,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她不但会写字,而且她的字那么娟秀,我马上又写了几个字递予她“因为没了你站在阳台上,风铃就不美了。” 我看见她笑了,她一边摸着我的脸一边笑,我又写了几个字递给她“你笑起来真好看,比花朵还要花朵。”当时的我也不怎么会表达,她看了之后,笑弯了腰。 过了一些时日,我就把“哑风铃”改成了“紫风铃”。有时,我会叫她风铃姐,也会叫她紫风铃,而她也并不在意我称呼她什么,她看见我总是笑,我也总是喜欢她看着我笑,每当我遇到一些好玩的事,有趣的事,我总会拿着纸和笔跑去找她,就这样的她写过来,我写过去,我喜欢看她写字的样子,很纯静的样子,风一吹来,她的头发就轻轻的飘浮起来,阳台上的风铃也会发出响声,我跟风铃姐成了最好的朋友,有时我觉得,她比母亲还要亲。 每次放学回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纸和笔跑去找她,把我的学习情况还有在学校里面好玩的事都告诉她,我帮她浇花水,帮她捏捏肩膀,她帮我去拿牛奶,帮我看作文。可我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她不会说话,我曾问过母亲,我对她说“妈妈,为什么风铃姐姐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不幸的事,还是来了。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我听母亲说,哑巴一家人要准备搬到很远的地方,听说是要搬去上海,我做梦。 七、所有有关风铃的故事、传说或者诗词feng ling 1.wind chimes; wind bells [编辑本段]解释 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 风铃:可以在风吹动的情况下,发出声音的物品,多用来作为饰品。 说起风铃,既有视觉造型之美,又有听觉悦耳的享受;既是居家的小摆饰,也是宗教的重要器物;它可以是轻松休闲,也可以是庄严宁静。 [编辑本段]典故 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歧王宫中竹林中,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至占风铎」,可知中国古人将碎石悬在一起,当风吹玉振,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音,称为「占风铎」,目的是用来知风。推想,占风铎应该是风铃最早的起源。 事实上,中国人所谓铃、钟、铎,与西洋人所谓的 bell、chime ,虽然不等于风铃,却与风铃在造型上、听觉上、原理上,有相当大的相似性及衍生性,所以一般人很容易将这些器物作联想,因而丰富了风铃的创作与运用。风铃悦耳清脆的声音,以及它丰富造型的美感,是现代人对风铃最大的用途与想法;但是,中国古人悬挂风铃,却是实用性高过装饰性,而是以「风吹玉振」的声音,达到警示、静心养性、或祈福的目的。 [编辑本段]分类 一.用于悬铃示警 1.唐制:「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 2.唐.开元天宝遗事:「宁王…至春时,于后园中纽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史掣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 上述二例,风铃明显用于警示用。 二、用于建筑上 1.宋史.礼志:「明堂庭树松梓桧,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所谓「明堂者,明政教之堂」,依据大戴礼:「明堂者,自古有之,所以朝诸侯」,显见「明堂」在中国历代各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教地点,它的门口不设警卫兵戎,但却在屋檐四角设铃,有警惕、平和之意、却少了肃杀苛刻的气氛 。 2.风铃用于建筑居家的风水勘舆之上,是利用风铃声的〔好韵〕,改变环境空间磁场,以招来〔好运〕,所以中国人认为悬挂风铃是要看方位。 三、用于宗教上 1.〔铃〕在佛教意涵上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常见于佛教的法器、乐器及塔寺塔寺檐角建筑中。 2.以一首〔风铃偈〕认识〔风铃〕在佛法中的象征意涵:「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所谓「叮叮咚咚」是为演说 「苦、空、无常、无我」的佛理,在大藏述略:「风铃扬音闹苍嘘,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 3.在宗教世界中,不论教堂或佛寺,〔钟〕都是必要的,它主要的涵意是发出信号表明仪式中重要环节,唤起人们去祈祷、报时、宣告大事件的发生、庆祝、报警和哀悼,钟声响起总有意义的。 4.巴厘岛祟尚多神信仰,传说风神〔湿婆〕藉由竹管风铃,以风吹竹管声的大小、频率表示风神的到来,并显示神威。 [编辑本段]论述 世界各地都有风铃,不但在艺术创作上日益推陈出新,近年来更着意于风铃「音乐性」的表现,但这个源于中国「占风铎」的风铃,在全世界可能以日本最为风行,它是日本夏天风物诗的代表物之一,具有测风及清凉的意味,夏日里在和式建筑的门檐挂上一串风铃,风动清凉,听其声能让人心宁安静、神清气爽、是家庭中常见的装饰物,因象征吉祥,常以具乡土特色的吉祥物造型出现;风铃在日本也广泛用于寺庙的祈福平安,遇有祭祀庆典,则悬挂风铃,外带一则祈福短文风铃的意象,在于造型和声音,也可以说就是艺术和音乐,在普遍视它为装饰品的现代,何妨探一探它的「古意」再努力延伸它的原理以及创作,「风铃」可以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发展潜力的物品。 [编辑本段]歌曲《风铃》 风铃 词:姚若龙 曲:陈建宁 陈政卿 演唱:周蕙 你不过给了一点温暖 我就忘了问别的冷淡 有时候心软是一种悲惨 推自己跌入遗憾 也许会拥抱这种情感 和最开始的抉择有关 有时候敏感是一种负担 害思绪凌乱不安 我是挂在屋角的风铃 你是风拨弄我的心情 常常是忧郁 偶尔是惊喜 你主宰而我随行 我是原地打转的风铃 连痛哭都听来很抒情 每次看风停 爱扬长而去 我恨我那么寂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