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时间过得快,人又老一岁的诗句有哪些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6.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7.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 8. 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9.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0.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拓展资料: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参考资料人生感悟-搜狗百科 2.描写人年龄的诗句您好: 年龄词语 少年:含苞欲放、豆蔻年华、纯真无邪、掌上明珠、乳臭味甘、聪明伶俐。 成年:青春年华、大展宏图、而立之年、年轻力壮、壮志满怀、仪表堂堂。 老年:饱经风霜、饱经沧桑、老眼昏花骨瘦如柴、古稀之年、年逾花甲。 婴儿:人初生 襁褓:0岁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30 不惑之年:40 知命之年:50 花甲之年:60 古稀之年:70 喜寿 77岁 耄耋之年:80 米寿 88岁 鲐背之年:90 白寿 99岁 期颐之年:100 年龄诗句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形容“又长大了或者又老了一岁”的诗句有哪些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3.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5.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1. 原文:《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翻译: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的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2. 原文:《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翻译: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赏析: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3. 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翻译: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直插云霄。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赏析: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陆游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当时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他的心平静下来。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陆游在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4. 原文:《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翻译:百亩庭院中几乎长满了青苔,桃花一点都没有,野菜花在盛开。当年种植桃树的道士到了哪里呢?从前来看过花的刘郎,今日又重来。 赏析:这首诗是《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 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 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 出牧 连州(今 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 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 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 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 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 政治斗争仍在继续。 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5. 原文:《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译: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赏析: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 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 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 4.形容生日又老一岁诗句1、《杂诗》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2、《劝学诗 》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白话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3、《题旅店 》 朝代:清代 作者:王九龄 晓觉茅檐片月低, 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 半是鸡声半马蹄。 白话译文 醒来后发现还没有天亮,只看见低低欲息的月亮。 还依稀记得梦中见到的家乡。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白话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5、《明日歌》 朝代:明代 作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白话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 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天天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都被明天所累,无穷无尽的明日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5.表示又老了一岁的诗句有哪些1、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释义:只有人们头上的白发,才是世间最公道的东西,即便是贵族富人,它也一视同仁,绝不放过他。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释义: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释义:就是要好好努力,岁月是无情的杀猪刀不等人的。要好好精进自己的学业等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资质。 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释义:悠闲的云朵投影深潭,终日悠悠飘游。景物变幻时光迁移,已过了几度春秋。楼阁中游乐的滕王,如今又在哪里?栏杆外大江水,却依然寂寞地奔流。 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释义:精力充沛的时光不会再来,就像一天中只有一个早晨。 6、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释义:说世间最让人容易老去的一样是歌舞升平红颜醉乡一样是功名利禄功业壮举。 6.形容“又长大了或者又老了一岁”的诗句有哪些1、除夜作唐代: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译文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 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2、虞美人·听雨宋代: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3、回乡偶书二首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4、秋风辞两汉: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 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 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5、蒹葭唐代:杜甫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译文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即使衰败后花叶摇落,还担心岁月虚度。 7.表示年龄的诗句豆蔻年华 年轻力壮 牙牙学语 蹒跚学步 血气方刚 年逾花甲 半老徐娘 年过半百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