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梧桐的诗句常见诗句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这里我列一首: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2.描写秋天梧桐树优美的句子1、中午,太阳照着梧桐树,由于枝叶密密挤在一起,所以中间的树叶看起来是深绿色的,而边缘的枝叶却在阳光下好似镶上了一层金边。万丈阳光透过树叶,像点点繁星,此时高大的梧桐树就像一把巨人的伞,给我们遮阴凉,让我们在她的下面快乐地玩耍。 2、炎热的夏天来了,梧桐树的叶子老了点,下面有野花衬托着它,当同学们玩的汗流浃背时都会过来避一避,躲一躲,不出三分钟夏天的热气仿佛都没了。夏天的梧桐树不仅像伞而且真的可以当三用呢! 3、夏天来了,阳光变得越发刺眼,梧桐树也长得越来越高大。树叶越长越繁密,渐渐把阳光都遮住了。那巴掌似的叶子见我们开心的笑脸,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3.描述梧桐的诗句1.《梧桐》戴叔伦 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 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2.《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李清照 4.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刘翰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 6.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鹧鸪天》周紫芝 7.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寒闺怨》白居易 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更漏子》温庭筠 9.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忆秦娥》李清照 10.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 《清平乐》晏几道 4.描写梧桐树的古诗词 精品“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唐孟郊《烈女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5.赞美梧桐树的诗词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只有这些了。 6.描写梧桐树用优美的句子来写,拜托了春天,那些梧桐树开始发芽了,碧绿的新芽像一朵朵绿色的小花。树干是那么粗那么直,树顶那么高,树干好像脱了一层皮,被太阳照,那银白色闪着小点儿金色……你走到梧桐树旁,它好像在说:“同学们,春天来了!快迎接春姑娘吧!” 夏天,暴烈的太阳当头照。有了梧桐树,烈日就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这些光斑有的像老虎,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蜘蛛……我们在梧桐树下看这些光斑,觉得又有趣,又凉爽。 秋天,梧桐树结了许多梧桐果,圆圆的果上还有小刺儿,像一个个桂圆。金黄色的叶子衬着棕色的小果,好看极了。 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梧桐树落叶了。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北风中飞舞。地上也铺了一层又一层。这时候,我们就把树叶扫到一起,堆放在墙脚下。开营火晚会的时候,同学们点燃了一堆堆树叶。轻烟袅袅,褐红色的火苗窜了起来。飘舞的轻烟和跳动着的火苗,映在我们的笑脸上,引起了我们的沉思:梧桐树啊,梧桐树,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期望!你曾经给我们报春,你曾经给我们遮阳;现在你又燃烧自己,给我们快乐和温暖。 多么高大的梧桐树啊!你牺牲了自己,却给了别人快乐方便!你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里,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 佳作评点:本文的小作者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梧桐树的特点。在描述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梧桐树写得生动活泼有趣。你看,那“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北风中飞舞。”再瞧,“梧桐树的叶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像千手观音,又像一顶顶巨大的绿绒大伞。” 希望对你有帮助~ 7.求一句描写梧桐树的古诗词句1、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代戴察 译文:萧瑟稀疏的梧桐树叶上,借着刚刚升起的满月,露水泛出闪亮的光茫,闪亮的光线装扮了这朴素的寒夜。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译文: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3、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出自宋代刘翰的《立秋》 译文: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译文: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译文: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6、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忆秦娥·咏桐》 译文: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8.形容秋天梧桐树的诗句《诗经· 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 ,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2.《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萋萋,雍雍喈喈。 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3.《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4.白居易《 长恨歌》“ 秋雨梧桐叶落时" 5.高明《 咏别》“ 准备着夜雨梧桐,和泪点常飘洒”。 6. 广群芳谱·木谱六桐》 “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7.朱淑真《 菩萨蛮· 秋》:“ 秋声乍起梧叶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8.柳永《 玉蝴蝶》:“ 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9.赵长卿《 卜算子·秋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10.孟郊《 秋怀》:“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11.温庭筠《 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2.张辑《 疏帘淡月》“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13.周紫芝《 鹧鸪天》“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4.刘过《 贺新郎》“ 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