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生态环境的诗句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 译文: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黄昏后的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2、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出自:唐朝王建《寄旧山僧》。 译文:猎人拿箭猎大雁,渔家直接用竿钓鲜鱼。 扩展资料: 人们为了安坦地生活,会储粮存钱;企业为了顺利开展生产,会储存资金和资源;人类为了维护生态安全,则要储存“绿色资本”。 因为绿色既是生命与健康的象征,也是文明与环保的标志,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色。 如果没有了绿色,就会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也将面临物种灭绝。所以,携手共存“绿色资本”,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生态危机的共识和责任。 储存“绿色资本”,就是植树护绿,扩展绿化。要储存更多的“绿色资本”,最有效的直接方法就是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不仅能美化生活环境,预防水土流失,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减少地球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为人类提供清洁、新鲜的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气候。 人类已意识到了储存“绿色资本“的重要性。世界上很多国家为此设立了植树节,通过植树护绿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和绿化意识,促进人们植树护绿的激情,以此达到储存“绿色资本”、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绿色环保 3.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有哪些1,我昔少年时, 种松满东岗。 初移一寸根, 琐细如插秧 2,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 果园房里为求来 3,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自1960年代起,环保运动已渐渐令大众更重视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 4.保护生态环境的诗句其实古代的环境(自然环境)远比现在好的多,从古诗词中的优美意境能看出来,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很深入人心,古代虽然没有环保一词,但思想早就有,很早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意境环境只有在古诗中了。 连宗教都有“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照灯”。对于那些暴殄天物,残害生灵者,死后要坠入地狱,忍受六道轮回之苦。千百年来,佛教的这种慈悲思想,一直受到世人景仰,这也是“慈悲济世,寻声救苦”感应篇图说》有:“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另至微,亦系生命。人能慈心于物命之微,方便救护,则杀机自泯,仁心渐长矣,有不永享福寿者乎!”《太上宝筏图说》中说:“细物宜存保护心,昆虫也解报藏金。初生草木休伐折,麟趾他年送好音。”《文昌帝君戒杀文》中说:“动植飞潜,皆含生意;卵胎湿化,具见天心。殊其形,不殊其性;异其类,不异其天。二猪五鸡,王政虽资养老。水师兽吏,条禁具有明文。奈何溺于口腹,勇为残杀,号呼锋刃,宛转钻刀,伐彼命以养我身,心何忍也?天地之大德曰生,斯人之宅心曰仁,冬不启蛰,庭不除草,养得方寸,一块仁慈,一团生气,则此心即天地之心。”又说:“天心好生,人心好杀,积习一至此乎!今劝仁人君子,破囊财以保物命,甘淡泊以怜众生,坐卧立行,留心爱护;儿顽童耍,词责伐生,善征福报,予不赘述。”《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卷三中历数了各种罪孽:或飞鹰走犬,张罗布网;或放火烧山,穷林竭泽;或持弓矢刀杖,手揉足踏,坐按卧捺;或穿坑出土,折篱作障;或剖胎破卵,热汤泼地;或断其头足,剥裂皮毛;或猛火煎烧,沸汤烹煮;或生分子母,断其胎育;或固绝命根,令其永灭。凡此种种罪恶,必遭报应。伊斯兰教也主张对万物应存仁爱之心,爱惜万物,合理开发自然。《古兰经》和《圣训》中都有“对动植物及一切自然之物应存仁爱之心,禁止宰杀幼畜,砍伐幼苗”。 畋不掩群,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周礼》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 5.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有哪些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的绿色环保概念,但出于爱护环境、爱护生灵的朴素思想,有不少古诗依然反映出绿色环保意识。 如: 《诣徐卿觅果栽》 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戏作种松 苏轼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寄旧山僧 王建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6.关于“绿色环保”的古诗有哪些1.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 《西湖》 [宋]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4. 《梅花》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5.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 [宋]苏轼 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7.关于绿色的诗词有哪些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环山胜景 王良谷 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 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 环山胜景 王良谷 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 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 8.关于生态的古诗綦毋潜 题目:《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 题目:《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常建 题目:《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 题目:《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题目:《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勃 题目:《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题目:《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题目:《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题目:《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题目:《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 题目:《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题目:《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题目:《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张继 题目:《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禹锡 题目:《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杜牧 题目:《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9.描写绿色的古诗词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0.关于绿色的古诗关于绿色的古诗 唐杜牧《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