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驱倭寇诗词

1.抗击倭寇的古诗

俞都督大猷一首

【短歌行赠武河汤将军擢镇狼山】

蛟川见君蛩然喜,虎须猿臂一男子。

三尺雕弓丈八矛,目底倭奴若蚍蚁。

一笑遂为莫逆交,剖心相示寄生死。

君战蛟川北,我战东海东。

君骑五龙马,我控连钱骢。

时时戈艇载左馘,岁岁献俘满千百。

功高身危古则然,谗口真能变白黑。

赭衣关木为君冤,君自从容如宿昔。

顾我无几亦对簿,狱中悲喜见颜色。

君相圣明日月悬,谗者亦顾傍人言。

贷勋使过盛世事,威弧依旧上戎轩。

君今耀镇狼山曲,云龙何处更相逐。

春风离樽不可携,短歌遥赠亦自勖。

与君堕地岂偶然,许大乾坤着两足。

一度男儿无两身,担荷纲常忧覆泬。

皓首期君共努力,秋棋胜着在残局。

燕然山上石岩岩,堪嗟近代无人涘。

与君相期瀚海间,回看北斗在南关。

功成拂袖谢明主,不然带砺侯王亦等闲。

2.戚继光写的抗击倭寇的诗

总共有三首,分别为:

1、马上作

明代: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

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2、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译文: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

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3、韬钤深处

明代: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译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舒适。但别忘了我们还有个邻国——日本。

客人来了,倒酒好好招待,同坐在酒桌边,比比划划共讨如何对付日本.。

又是兵书又是宝剑,这只是想为国杀敌.。

封侯与否无所谓,我只是想海上清静点。

3.戚继光写的“抗击倭寇”的诗有哪些

总共有三首,分别为: 马上作明代: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2.望阙台明代: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3.韬钤深处明代:戚继光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作者简介: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

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4.戚继光诗词

你好,希望采纳!

还有题武夷 年代:明 作者:戚继光

一剑横空星斗寒,

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

愿学幽人住此山。

过文登营

作者:戚继光 朝代:明 冉冉双幡度海涯,

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

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 登盘山绝顶 作者:戚继光 朝代:明代 体裁:七律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5.赞美抗日英雄的诗

其一:

诗抄连日展晴窗,

读罢频添泪万行。

粉骨碎身心似铁,

吊民伐罪笔如枪。

忧时字字皆悲愤,

唤众篇篇最激昂。

躯壳纵填沟壑去,

精神犹在海天张!

其二:

河山节次换新装,

饮水思源岂可忘?!

领导必须由我党,

斗争方得挫强梁。

人民跃进心无二,

先烈牺牲志已偿。

珍重一声安息吧,

遗篇不断放奇光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6.有关于抗日战争的诗词

**: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寄语蜀中父老 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和**同志七绝五首 (录四首) 一 敌后常撑亦壮图, 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气浮。

二 黄河东岸太行陬, 封锁层层不自由。 愿与人民同患难, 誓拼热血固神州。

三 朋辈志同意自投, 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四 抗战连年秋复秋, 今秋且喜稻如油。 迷漫烽火黄河岸, 父老齐声话御仇。

吉鸿昌(二首) 诗一首 渴饮美龄血, 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 恢复我神州。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李兆麟(二首) 露营之歌 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 携手吧!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万里息烽烟。

三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呀!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四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一 绚烂神州地, 白山黑水间。

八载余,强敌嚣张, 铁蹄肆踏践。 中华民族遭蹂躏, 惨痛何堪言! 骨露原野, 血染白山巅。

义忿填胸, 揭竿齐向前。 誓驱倭寇, 团结赴国难。

民族自救抗日军, 铁血壮志坚, 杀敌救国复河山。 二 驰骋吉、黑边, 横扫哈东南。

军威远,松江动荡, 兴安亦震撼。 冰天雪地朔风吼。

夜雨复霜天。 救亡壮志, 永矢兮弗谖! 鼓角乍鸣, 将士各争先。

杀声四起, 敌寇心胆寒。 六载于兹未稍懈。

孤军喋血战, 伟哉豪气长虹贯! 三 机动游击战, 突破嫩江原。 貔貅健,长驱挺进, 到处得声援。

反日怒潮澎湃起, 爆发指顾间。 响应我党对日总抗战, 消灭日贼走狗与汉奸。

精诚团结, 粉碎封锁线。 救国重任万众担, 势急不容缓, 国耻血债血来还! 四 举国鼎沸兮, 全民总抗战。

烈焰炽, 战争烽火延烧遍中原。 东北抗联齐奋斗, 统一指挥建, 三路军成立军民齐腾欢。

厉兵秣马, 慷慨赴火线。 果敢冲锋, 寇氛一扫光。

民族革命成功日, 红旗光灿烂, 高歌欢唱奏凯旋。 杨靖宇(二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 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 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 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 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 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 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 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 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 一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 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 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根本没有和平。

黑暗、光明,生死线上斗争来决定。 蹶起呀,中朝民族! 万不要再酣梦。

既有血,又有铁, 只等着去冲锋。 二 全世界上,最大的仇敌日帝数头等, 焚烧掠夺,奸淫侮辱,亡国且灭种; 并朝吞中,莫非《田中奏折》的兽行!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决不让再久逞! 联合呀!中朝民族! 团则生,离则亡! 谨防备离间计。

手携手打冲锋! 三 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齐觉醒。 壮夫断臂,争先恐后,共夺万年灯! 旌旗所至,势如破竹,虏焰自息影。

阵容强化,战线巩固,基础早奠定。 团结呀!中朝民族! 互相间,本赤诚, 坚持那最后五分钟。

勇冲锋! 四 照耀全球,闪烁不灭,最惊人的火星! 万恶日寇,自掘坟墓,非人能回生。 勇猛冲锋,吉凶祸福并非天来定。

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前进呀,中朝民族! 既有始,要有终! 誓杀到敌人大本营。

猛冲锋! 李贯慈(一首) 哭辽东 哭罢江山无泪流, 亡国惨祸已临头! 恨尔民贼方得意, 哀此匹夫能不羞? 复我片土可百世, 杀敌一毛足千秋! 男儿一副好身手, 拼将热血洒神州。 李少石 南京书所见 丹心已共河山碎, 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死, 英雄含笑上刑场。 吕惠生(一首) 留取丹心照汗青 忍看山河碎? 愿将赤血流! 烟尘开敌后, 扰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 忠贞为国酬。 且欣天破晓, 竟死我何求! 陈毅: “七七”五周年感怀 一九四二年七月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