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别人抠门的诗句有哪些1.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出处:元·佚名《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译文: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译文: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愿意做。 3.事之以货宝,则货宝单,而交不结;约信盟誓,则约定而畔无日;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事之弥烦,其侵人愈甚,必至于资单国举然后已。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富国》。 译文:如果用财宝侍奉强横暴力的国家,财宝用完了,可是邦交仍然不能建立。和他们结盟,订立条约,可是没几天他们就背信弃义了。 割让国家领土去贿赂他们吧,他们的欲望却不能满足。对他们越依顺,他们就变本加厉,一定要到财物送光,国家全部拿来送给他们,才肯罢休。 4.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出处:清·张英《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译文:千里寄信而来只是因为墙,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万里长城如今仍在,可是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秦始皇了。 5.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出处:清·张廷玉、万斯同等《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译文:事情紧急的时候,几万两黄金都可以捐出去,事情平息之后,很少的钱也要计较。 2.描写“吝啬”的句子1. 小王特别小气,一块坐车从不掏钱买票,总让别人给他买,过后又不还。 2. 饭馆吃饭,小崔从不买单,总是同事掏钱。 3. 这种人只进不出,少打交道为好。 4. 只有向人家借东西的,从没有能从他家借到什么东西,那怕一根毛。 5. 帮他做事,连茶水都不给喝。 6. 总吃别人的,可别人吃不上他一口东西。 7. 李奶奶是有名的铁公鸡。 8. 隔壁两口子是一对铁公鸡,一毛不拔。 9. 李老头家的树上结满了果子,他一个也舍不得给别人尝。 10.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 11. 老张头一分钱都舍不花,大热天连个西瓜都不买。 12. 有个人爱财如命,去寺里烧香看见庙门上的刷的金粉,他都要抠去带走。 13. 大岚腿摔折了,也不去医院,怕花钱了。 14. 宁可挨打,也不交出一分钱。 15. 宁可挨饿,也不花一分钱。 16. 小气的人,注定交不到朋友。 3.形容人很抠门的名言或诗句有哪些形容人很抠门的名言或诗句有: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春秋孔丘《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2、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出自清代张英《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意思是:远隔千里寄来书信,结果只为了一堵墙的事情,让给他们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万里长城如今都还在,但是当年的秦始皇都已经不在了。 3、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出自清代张廷玉的《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六》,意思是:如果事情比较紧急,那么即便是黄金万两都可以轻易的捐出去。但如果事情已经平息,那么即便是一分一豪都要仔细计较。 4、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出自战国的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意思是:杨子为我取出来的话,即便拔一毛可以对天下有好处,他也不做。 5、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出自春秋佚名《诗经·周颂·执竞》,意思是:从那成康时代起,周邦统一占四方,英明善察有斤斤计较的好眼光。 4.有关吝啬的词语句子词语: 不拔一毛 形容非常吝啬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爱钱如命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瘠人肥己 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慷慨输将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一毛不拔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钱如命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缺口镊子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善财难舍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视财如命 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铢施两较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守财奴 〖解释〗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