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四季美的诗句

1.描写四季的诗句有解释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作品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诗词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3]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山行 【唐】杜牧 远上。

2.提供十首描写四季的诗句及点评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赏析:此诗以世称想思子的红豆为起兴,先说“红豆生南国”,已使人感到相思之情随红豆而生,生生不已。继问“春来发几枝”,问而不答;然而南国温暖多雨,春风又动,则红豆之发,岂止几枝,而相思之情,亦随之浩浩无涯。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或从此化出。 前两句只写红豆而未说相思,后两句则合红豆、想思为一物而“劝君多采 撷”。“君”者,抒情主人公“我”想思对象也。说“我”如何思“君”,容易流于平直、浅露。诗人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不说“我”思“君”,却劝“君”多采“最相思”之“红豆”,则“我”对“君”之无限深情以及对彼此相思之情的无限珍惜,已从空际传出。 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却难于表达。此诗的妙处,全在于托红豆,寄相思,象征比拟,言近旨远,风神摇曳,情思缠绵。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赏析: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赏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赏析:《秋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文章先从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衬“我言秋日胜春朝”,由虚而实,突出了诗人对秋的独。到见解《秋词》虽写于刘禹锡官场生活失意,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之时,但诗人却无丝毫的沮丧和气馁,而是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气氛。这不仅是现实秋景的客观描绘,更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形象写照。诗人的豪迈情怀可见一斑。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

8.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请写出唐诗中欣赏四季美的诗句

春天的: 一、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二、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五、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六、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七、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八、行舟 唐·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夏天的: 一、有约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路灯花。 二、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三、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八、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秋天的: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借江中之景抒发诗人旅途的寂寞和愁思。)

烟渚——江上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芙蓉楼送新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寒雨——秋雨。)

从军行(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从描写边关军营中的宴乐场面表现了戍边将士守边和思乡的复杂情感。) 登高(节录)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秋日登高,听急风怒号,山猿长啸;看群鸟飞旋,落叶纷纷;俯视脚下长江之水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冬天的: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4.摘抄描写四季美的妙词,精彩语段,经典诗词

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5.谁有关于传统节日或描写四季之美的诗

描写春天的诗: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天 燕子归来,在屋檐下歌咏 河流解冻,血脉一突一突 伤口以及我心灵的空白点 也处于苏醒的阵痛中 这是一个加信的季节 付出意味着更大的收获 我有时也沉默 沉默又使我陷入更深的沉默 有些事物 我们不能研究它 最好的方式是置身其中 春天就是典型一例 春天的燕子飞在我头上 春天的河流与我的血液流在一起 春天的土地承受着犁铧的深耕 在我的心中又刻下一道道伤痕 春天使我更懂得了生活 菜篮子在母亲手中 邻居的姐姐正忙于筹备婚事 春天使我更愿意被普普通通的事物感动 描写夏天的诗: 《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描写秋天的诗: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秋思赠远(唐•张仲素) 博山沉燎绝馀香, 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 几回经雨复经霜。 中秋(唐•杜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立 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风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子夜秋歌(南北•无名)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白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描写冬天的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6.关于四季之美的名言

●如果没有乌云,我们就感受不到太阳的温暖。

——约翰

●风儿带着异样的寂静,轻柔的把江河湖海亲吻。

——弥尔顿

●若不是让画笔蘸满/天园的七色颜料,人间灵巧的画师又怎能/绘出斑斓的七色彩虹?

——司各特

●风暴使橡树的根扎得更深。

——赫伯特

●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

——泰戈尔

●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

——赫伯特

●春天从这美丽的花园里走来,/就像那爱的精灵无所不在;/每一种花草都在大地黝黑的胸膛上,/从冬眠的美梦里苏醒。

——雪莱

●一燕不能成春。

——克雷洛夫

●春天虽然飞去了,却引来竞芳斗翠的万物;/百花虽然凋零了,却给我们留下了花的种子。

——席勒

●昆虫的嗡嗡声中自有一番夏天的韵味。

——兰道

●瞧,田野处处金光闪耀,这是因为太阳之子——灿烂的夏天已经来到。

——詹·汤姆逊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