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水美人更美诗句1. 在远处远远的看着这副绝佳的人景组合,真是:水美花美人更美!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 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5.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6.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7.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8.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9.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10.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11. 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2.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3. 真是美好的一天啊!可谓是:花美人更美! 14. 花容月貌,人比花娇。 15.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6.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17.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18.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9. 花美、景美、人更美。 2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1.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22. 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比春“红”。 2.用一句诗词来描述好山好水美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你可参照: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注:李进为江青)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唐·陆畅《惊雪》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如果有你合意的,我也会很高兴! 3.形容山美人美的诗句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这里的山水钟灵毓秀,这里的山寨幽静古老,这里的山林葱翠浓郁,这里的池塘波光粼粼,这里的岚霭悠悠萦绕在山间,这里早晚的炊烟袅袅升腾于寨子的上空,这里的山连着天,水连着山,山水草木、古老建筑、民俗风情……都在淳朴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灵动着。 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比喻花美人美的古诗句子1、美人如花隔云端 唐 李白 《长相思二首》 2、美人如新花 唐 曹邺 《其一怨》 3、美人颜色娇如花 唐 卢仝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4、三千美人曳花锦 唐 王翰 《相和歌辞·蛾眉怨》 5、美人二八面如花 唐 顾况 《悲歌四》 6、美人颜色如花发 宋 贺铸 《小梅花/梅花引》 7、美人曾插九枝花 唐 徐凝 《长洲览古》 8、美人盘金衣上花 唐 鲍溶 《东邻女》 9、美人惊起为花愁 唐 罗邺 《长安春雨》 10、美人颜色正如花 唐 唐彦谦 《春日偶成》 11、金楼美人花屏开 唐 韦庄 《上春词》 12、伤嗟美人兮雨泣花愁 唐 洞庭龙君 《宴柳毅诗》 13、帐中美人粲如花 宋 陆游 《观小孤山图》 14、彼美人兮莲正花 宋 艾性夫 《经语诗戏效唐子西》 15、美人缥缈隔花雾 宋 敖陶孙 《灯前曲》 16、青楼美人颜如花 宋 李流谦 《青楼行》 17、美人花貌映玲珑 宋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 18、碧桃花下美人过 宋 苏轼 《藏春坞》 19、美人如花弄弦索 宋 苏轼 《老人行》 20、美人二八颜如花 宋 苏轼 《辘轳歌》 21、美人娟娟花灼灼 宋 汪元量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 22、美人如花弄弦索 宋 无名氏 《老人行》 23、美人貌如花 宋 赵崇嶓 《美人貌如花》 24、相对好花为美人 宋 郑獬 《独游》 25、美人娇步踏花行 元 顾瑛 《和》 26、美人座上花如颜 明 郭奎 《长相思·长相思》 27、昔日美人颜似花 元 郭翼 《行路难(七首)》 28、美人花间相对行 明 刘崧 《春宴曲》 29、美人如花不长好 明 刘养晦 《王氏招饮席中有感》 30、美人自脱玉花钿 明 宋璲 《春夜辞》 31、美人绰约万花西 明 屠隆 《燕姬堕马》 32、美人如花娇北堂 明 徐祯卿 《白甿歌》 33、美人如花舞娉婷 明 张璨 《深宫春日行》 34、美人凝妆花满镜 明 郑若庸 《赠郑十二草书》 5.形容景美人更美的诗句1、《清平调·其一》 [ 唐 ]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2、《清平调·其二》 [ 唐 ]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3、《清平调·其三》 [ 唐 ]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4、《饮湖上初晴雨后》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5、《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 宋 ]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译文 池东的酒宴上初次见到你,穿的是绣有双蝶的罗裙。娇美的脸上只涂着淡淡的白粉,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而幽雅地沐浴着芳春。 细细端详,你真是尽善尽美,人人都夸赞你细柳般的腰身。你的到来,莫不是昨晚从巫山深处飘然而至?因为你来的时候,衣服上还像带着浮动的白云。 6.形容山美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