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彝族花脸节的诗句

1.彝族的花脸节三百字

彝族的花脸节

花脸节是我们彝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听老人说关于这个节目的来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彝族人民的祖先就从很远的地方迁徙到丘北,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浩瀚的森林和秀美的山川,真是人间仙境。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丘北彝族是火的民族,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大自然都是有灵性的,一切自然物都为神灵所主宰,而高山则是神灵的住所,是通往天神的路径和撑天的柱子。“花脸节”就是彝族的祖先对山神的崇拜和男女青年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而引发的故事。

这年,村里有对叫阿乃阿黑(彝语:意为小姑娘、小伙子)的男女青年要结婚,全村人都在为他们筹办婚事。那个叫阿乃的姑娘貌若天上的仙女,美丽无比,是个人人见了人人爱的好姑娘。阿乃阿黑要结婚的消息传遍了彝乡十里八寨。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这件事传到了白龙太子那里,白龙太子是丘北彝族人民最痛恨的妖魔,你要风,它不给风,要雨它不给雨,它发起怒来,会下三天三夜的雨,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冲毁村庄和田地,它咳声嗽,就会电闪雷鸣,白龙太子过路,庄稼颗粒无收。为了探听虚实,白龙太子化装成一个英俊萧洒的彝族年轻小伙子,混入人群中,当看见阿乃时,白龙太子被阿乃的美貌惊呆了,白龙太子发誓要娶阿乃为妻,如果阿乃不同意,它就要来抢亲,并定下了日期。善良的乡亲们又恨又怕,日期一天天临近,个个束手无策。阿乃阿黑更是茶饭不思,阿乃不愿离开美丽的家乡和亲人,更不愿意离开心爱的阿黑哥。这时,有个叫阿智的聪明小伙子想出了个办法,等到白龙太子来抢亲时,全村男女青年就用锅烟灰互相抹黑脸,让白龙太子死了这条心。白龙太子自以为是,日期一到,白龙太子穿着华丽的衣裳,骑着高头大马,带领大批妖魔鬼怪,浩浩荡荡地进村抢亲来了。正当白龙太子一伙准备下手时,看见村边的大树下燃烧起一堆熊熊大火,整个村的姑娘个个被锅烟灰抹黑了脸,昔日美丽的阿乃们个个变成了黑不溜秋的丑八怪。大家把白龙太子一伙围了起来,跳起了欢快的彝家舞蹈。白龙太子看花了眼,怎么也找不到美丽的阿乃,急得嚎淘大叫,白龙太子怎么也想不通,短短的几天,那么美的阿乃,变得一个比一个丑,白龙太子怀疑是火把阿乃熏丑的,没有美女还抢什么亲,白龙太子赶紧脚底抹油溜走了。为防止白龙太子卷土重来,乡亲们在村边的大树下燃起熊熊大火,又黑又呛的火焰直冲云霄,熏得白龙太子睁不开眼睛,泪流满面,看不清人间在搞什么活动,只好作罢,改邪归正。从此以后,白龙太子不在干坏事,该下雨时它就送来及时雨,该刮风时它就送来春风。彝族人民就过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生活。

善良的彝族人民坚信,只有凭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加上山神的暗中保护,才能战胜邪恶。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丘北的彝群众就把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为“花脸节”起始日。每年要举行比春节还要热闹的节庆活动,先由毕摩(彝族祭祀师)率领全村群众举行祭山神活动,然后,家家杀鸡宰羊,大摆酒席,欢迎远方的宾客。男女青年在村头河边,互相抹花脸,举办摔跤、斗脚架、唱山歌、跳弦子舞等娱乐活动。节日期间,那个的脸被别人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越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他家的庄稼就会长得好,做什么就会心想事成。节日活动还是年青男女选择意中人的好时机,脸被抹得越黑表示情意越深。如果不喜欢对方,就千方百计逃脱,不让油黑之物落到自己的脸上,以表示拒绝对方的求爱。丘北彝族的“花脸节”一直延续至今。

2.彝族的花脸节450字作文

“花脸节”是云南省丘北县彝族独 有的传统节日。彝族是丘北的土著民 族之一,他们自称“罗倮”,在彝语 中,“罗”的意思是龙,“倮”的意思是 虎,是彝族的图藤,龙和虎代表着力 量与神秘,彝族以此自称,显示出他 们对自己作为一个勇敢和强大的民族 而拥有的一分自信。一年中,彝族的 节庆活动很多,较为热烈而隆重的就 是“花脸节”。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 属蛇日或属猪日,就是“花脸节”的起 始时间,每到这个节日,彝族村寨的 男女青年都会互相追逐,手涂锅烟 灰,把对方脸抹黑,这个节日活动一 直要持续到二月底。

说起丘北彝族“花脸节”,那是一个 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在很久 很久以前,彝族人民的祖先就从很远 的地方迁徙到丘北,在这片美丽的土 地上,有浩瀚的森林和秀美的山川, 真是人间仙境。人们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丘北彝族是火 的民族,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大自 然都是有灵性的,一切自然物都为神 灵所主宰,而高山则是神灵的住所, 是通往天神的路径和撑天的柱子。他 们认为诸神中,山神的力量最大,是 他们最大的保护神。“花脸节”就是彝 族的祖先对山神的崇拜和男女青年对 美好生活的热爱而引发的故事。

这年,村里有对叫阿乃阿黑(彝 语:意为小姑娘、小伙子)的男女青年 要结婚,全村人都在为他们筹办婚 事。那个叫阿乃的姑娘貌若天上的仙 女,美丽无比,是个人人见了人人爱 的好姑娘。阿乃阿黑要结婚的消息传 遍了彝乡十里八寨,乡亲们都夸他们 是天生的一对,地长的一双,男才女 貌,是天底下最好的姻缘。不知是谁 走漏了消息,这件事传到了白龙太子 那里,白龙太子是丘北彝族人民最痛 恨的妖魔,你要风,它不给风,要雨 它不给雨,它发起怒来,会下三天三 夜的雨,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冲毁 村庄和田地,它咳声嗽,就会电闪雷 鸣,白龙太子过路,庄稼颗粒无收。 为了探听虚实,白龙太子化装成一个 英俊萧洒的彝族年轻小伙子,混入人 群中,当看见阿乃时,白龙太子被阿 乃的美貌惊呆了,白龙太子发誓要娶 阿乃为妻,如果阿乃不同意,它就要 来抢亲,并定下了日期。善良的乡亲 们又恨又怕,日期一天天临近,个个 束手无策。阿乃阿黑更是茶饭不思, 阿乃不愿离开美丽的家乡和亲人,更 不愿意离开心爱的阿黑哥。这时,有 个叫阿智的聪明小伙子想出了个办 法,等到白龙太子来抢亲时,全村男 女青年就用锅烟灰互相抹黑脸,让白 龙太子死了这条心。白龙太子自以为 是,日期一到,白龙太子穿着华丽的 衣裳,骑着高头大马,带领大批妖魔 鬼怪,浩浩荡荡地进村。

3.关于彝族的古诗

《箭杆场观罗武踏歌》诗,可能撰写于清乾隆后期。箭杆场是今云龙县团结乡和关坪乡所辖区域。罗武属彝族聂苏支系,自称聂苏颇,他称罗武、罗婺、罗倵、佬倵等。清代以前,罗武男子的服饰,上身多为白色对襟衣,有的外罩白色羊皮褂,下身多为黑色筒裤,戴黑色包头;女子上身多为淡红色右衽上衣,再加绿色褂子,着绣花围腰,裤为淡黑色。富裕家庭妇女服装的领口、衽边、袖口、褂边、裤口,都有绣花图案。

《箭杆场观罗武踏歌》全诗如下:

踏歌灯火下,白衣杂绿衣。

连环腕相握,旋步作团圆。

阿奴吹短笛,雀跃狎寒威。

曲肩踵其武,往复屡依违。

鸳鸯何放浪,形影不自非。

雄鸣类鸠舌,雌声艳却微。

引吭迭唱和,踯躅忘所归。

细听无佳曲,摭拾应当机。

主人劳其酒,盘飨使充饥。

奄忽鸡鼓翅,棚场已音稀。

撒手如鸟散,困倒卧朝晖。

是真罗武俗,笑观不足讥。

由于传抄等原因,诗中的个别字有差异,如“旋步作团圆”的“作”字,有的记成“看”字;“阿奴吹短笛”的“笛”字,有的记成“律”字;“往复屡依违”的“往”字,有的记成“径”字;“盘飨使充饥”的“飨”字,有的记成“餮”或“飧”字。

罗武打歌,是一种集体舞蹈,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以罗武人较为集中的团结乡河东村的舞蹈为代表,妇女的舞蹈动作细腻大方,男性的动作粗犷热烈,舞蹈动作所表现的多是一些模拟禽兽形态和反映生产劳动的内容,如“鸡刨食”“猴子遮太阳”“洗麻纱”“织麻”“掏蜂蜜”“鹞子翻身”“夹红东坡”“打退歌”等。

4.关于彝族的诗词有哪些

1、《日史博克》——吉克布

2、《猎狗的故乡》——加潘布哈

3、《灵魂之门》——鲁子元布

4、《我们无耻地活着》——阿索拉毅

5、《大渡河,我的母亲河》——贝史根尔

6、《大悲咒》——比曲积布

7、《落日像一匹枣红马》——吉克伍来

8、《大凉山组歌》——普驰达岭

9、《雪》(组诗)——阿赫长江

10、《情寄坝美》(节选)——王娟

11、《四月的太阳》——马海阿晶嫫

12、《是谁打动了我,我又打动着谁》——吉布日洛

13、《期待雨》(外二首)——阿洛秀英

14、《在昭觉的山顶放牧》——(外一首)苏钰璇

15、《等待》——俄木妮空

5.形容彝簇风情的句子

【第1句】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第2句】彝族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一代。西汉时期,一支先民就以“昆明”为名,在以今云南洱海为中心的区域,从事农业、游牧业。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夷”,唐、宋时期的“乌蛮”,都是当时对西南彝族先民的称呼。公元8世纪,以彝族和白族为主体的南诏国政权建立。公元937年,建立了“大理”政权。彝族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1914年,在四川爆发的“拉库起义”,是彝族近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1933年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冕宁拖乌彝族基果家支头人小叶丹,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和刘伯承司令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

【第3句】《西南彝志》.彝文书名。作者姓名无考。成书年代约当清乾隆时。内容记述彝族来源、发展、部落分市、族谱和风俗习惯,也涉及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为研究彝族历臾提供了重要资料。但书中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书名原作“思布散额”有“源流”之义,汉译本改用今名。全书37万字,是当代发现的有关彝族历史、人文情况的一部巨著。

【第4句】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我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大多居住在大西南云贵高原西部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山脉一带和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等江河沿岸。勤劳朴实、善良坚强的彝族人民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发明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语言文字,谱写了族群记忆的辉煌篇章。

【第5句】《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分《应该怎样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闪出一朵花》《成长》《说媒》《抢亲》《盼望》《哥哥阿黑回来了》《马铃响来玉鸟唱》《比赛》《打虎》《射箭》《回声》共十三章,计一千六百余行。长诗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的名字为篇名,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了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6.花脸节的节日起源

节日时间: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云南丘北彝族节日起源:婚俗及节庆祭祀节日活动:用锅烟把脸部抹黑 节日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彝族人民的祖先就从很远的地方迁徙到丘北,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浩瀚的森林和秀美的山川,真是人间仙境。

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丘北彝族是火的民族,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大自然都是有灵性的,一切自然物都为神灵所主宰,而高山则是神灵的住所,是通往天神的路径和撑天的柱子。

他们认为诸神中,山神的力量最大,是他们最大的保护神。“花脸节”就是彝族的祖先对山神的崇拜和男女青年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而引发的故事。

节日起源: 花脸节,是云南丘北彝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丘北的彝群众就把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为“花脸节”起始日。

因远古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经过发展,“花脸节”已经成为当代彝族青年借抹花脸之机选择意中人的狂欢活动。

7.描写脸谱的诗句

一定要诗句吗?我觉得有脸谱的歌词也不错啊 比如: 说唱脸谱 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 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 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 一边唱一边喊 哇呀呀呀呀 好象炸雷 唧唧喳喳真像在耳边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咙个哩个三大件 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 吸引当代小青年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啊…啊… 我爷爷生气说我纯粹这是瞎捣乱 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 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 一个劲的来称赞 生旦净末唱练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 你不懂戏曲 胡说八道 气的爷爷胡子直往脸上翻 老爷爷你别生气 允许我申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创新要发展 哇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 一点点夸大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啊… 啊…。

8.《花脸》中描写这个花脸好大,好特别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

2,客人见得神气的“官老爷”---

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形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儿,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粗,却有大将威武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