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到六年级应会的梅花的诗句•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刘禹锡 (唐) - 《杨柳枝词》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 王淇 (宋) - 《梅》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 (唐) - 《杂诗》 •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 辛弃疾 (宋) - 《贺新郎》 •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 晏几道 (宋) - 《临江仙》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 (宋) - 《雪梅》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 (唐) - 《忆梅》 •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 宋荦 (清) - 《雨中元墓探梅》 •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 (元) - 《墨梅》 •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 律然 (清) - 《落梅》 2.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描写梅花的古诗描写梅花的古诗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 作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雪梅·其一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杂诗三首·其二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梅 作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3.三首六年级没有学过的关于梅花的诗1、《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卜算子·咏梅》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墨梅》 宋·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7、《早梅》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4.1至6年级关于竹、松、梅的古诗《苦竹》杜甫 唐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会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新栽竹》 韦庄唐 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 异乡流落谁相识,惟有丛篁似主人. 梅花 王安石 宋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林逋 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松树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雪梅 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井作十分春. 四松 作者: 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雕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怅拔损,得愧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蒂,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梅: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5.梅花的诗句,要5年级已下学过的(包括5年级)《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本段翻译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本段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