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立秋的古诗三百首1、《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清代诗人纳兰性德 原文: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译文: 盼望着银河的出现,入夜的时候却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刹那间,园里的蝴蝶和蜜蜂纷纷飞起,匆匆躲避。是暖是寒。入秋夜雨本是等闲之事,但今晚那丝丝点点的雨声却令人搅断柔肠。应该是因为此时正是别离送友的时刻,所以这秋雨才这样让人断肠吧。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池塘里,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为鸳鸯们遮风挡雨呢?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 2、《立秋日登乐游园》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译文:独自一个人行走在曲江头,游玩迟迟不上归去的马车。花白的鬓发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谁知道一下子就到了秋天。 3、《立秋》宋代诗人刘翰 原文: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聒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4、《立秋》唐代诗人刘言史 原文: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译文:早晨没有了炎热,秋风已经到来。天空收起来夏天的痕迹,树叶飘落预示了秋天来临。 5、《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译文: 河水入秋便逐渐显得清浅起来,月亮要等到午夜才会徘徊于水天之间。这时不论是起身行走或是坐卧,身体和心都倍感舒适。 2.古诗 《立秋》的意思是什么立秋 年代:宋 作者: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作品赏析 [注释](1)乳鸦:幼小的乌鸦。(2)秋声:秋天西风吹得树木萧瑟作响的声音。(3)满阶梧叶:据说在立秋的时节,梧桐的叶子最先凋落。 [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眠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满意请采纳,谢谢。) 3.古诗 《立秋》的意思是什么立秋年代:宋 作者: 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作品赏析[注释](1)乳鸦:幼小的乌鸦。 (2)秋声:秋天西风吹得树木萧瑟作响的声音。(3)满阶梧叶:据说在立秋的时节,梧桐的叶子最先凋落。 [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眠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满意请采纳,谢谢。) 4.关于立秋的古诗《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5.唐诗《立秋》的注音兹晨戒流火《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和王卿立秋即事》 (唐)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立秋日悲怀》 (唐)令狐楚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唐)李绅 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 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飏。 此际昏梦清,斜月满轩房。屣履步前楹,剑戟森在行。 重城宵正分,号鼓互相望。独坐有所思,夫君鸾凤章。 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龙泉白玉首,鱼服黄金装。 报国未知效,惟鹈徒在梁。裴回顾戎旃,颢气生东方。 衰叶满栏草,斑毛盈镜霜。羸牛未脱辕,老马强腾骧。 吟君白雪唱,惭愧巴人肠。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唐)孙逖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 6.古诗《立秋》的意思是什么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 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眠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1】《立秋》年代:?宋?作???????????者:?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人物简介刘翰(北宋医学家,生卒年不详),沧州临津(今山东宁津)人,五代、北宋时期名医。刘翰出身中医世家,曾做过护国军节度使巡官。 后进献医书,被周世宗任命为翰林医官、卫尉寺主簿。周亡宋兴,刘翰地位更进一步,历任朝散大夫、鸿胪寺丞、尚药奉御、检校工部员外郎、翰林医官使、检校户部郎中。 主持编纂了《开宝本草》。后因给滑州守将刘遇治病误诊,被贬为和州团练副使。 数年后复出,重新担任尚药奉御、翰林医官使。后病亡于家,享年七十二岁。 【3】著作影响《开宝本草》编纂者成功地制定了严谨的体例,这一体例为宋代其它官修本草著作所继承。首先是首次采用黑白字来代替朱墨分书,《开宝本草》之前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内容用朱笔抄写;《名医别录》用墨笔抄写,年久多易混淆;《开宝本草》改《神农本草经》为白字(阴文),其它为黑字(阳文),清晰醒目。 其次,用不同简称标明文字出处:如以“唐附”表示《新修本草》新增药,以“今附”表示《开宝本草》新增药,以“陶隐居”为《本草经集注》注文,以“唐本注”为《新修本草》注。而《开宝本草》编纂者,根据文献资料所作的注文,则冠以“今按”,根据当时药物知识作的注文冠以“今注”。 这一体例规定,为保存古本草文献作出了重大贡献。【4】人物评价明·李建元·《本草纲目疏》:“宋太祖命医官刘翰详校,宋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 召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书,医则目为奥典。” 7.关于立秋的古诗4首,要四句话1、《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3、《连夜书》 [宋] 方回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 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4、《秋日后》 [唐] 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5、《宫词四首》 [宋] 刘克庄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 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6、《芙蓉五绝呈景仁》 [宋] 韩维 不辞晨起立秋风,为爱浓芳露满丛。 若比洛阳花盛品,万枝开遍瑞云红。 7、《立秋》 [明] 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8、《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宋] 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