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同学的诗句有哪些弹指一挥廿四秋,同窗欢聚语不休。 当年韶华春拂面,今日微霜秋染头。 同窗情谊古诗词: 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3.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4.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5.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6.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7.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8.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9.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朝宋人陆凯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2.形容同学的诗句.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赞美同学情谊的诗句原发布者:下蛋后的春天 1、记忆似乎停留在了过去的时光中,那种青春和朝气又一次的来临,这个社会有点情比纸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功利化,但今天的老同学聚会不会掺杂任何一丝利益。对于这次参加聚会的老同学们来说,取得什么成就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方法来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或许没有必要去计较身份与地位的高低,也没有必要去苛求财富的多少,只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彼此共处的时光就可以了。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中校园一别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忘不了三十多年前那个七月流火的日子,依稀还记得那个告别的晚会,依稀还记得宿舍楼前那些整装待发的行李,还有那分别时的拥抱和泪水,带着年轻的梦想,带着和同离别的伤感挥别了学校,踏上了社会,谁知这一挥就是三十多载。3、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4、世间有一种感情,虽然久不联络,甚或一辈子都难以再见面,却能一见如故,那就是同学情谊。同学,尤其是同桌,意味着曾经共同拥有过的一段青葱岁月,那是一段深刻、难忘,它已然融入了彼此的生命,必将留在人生记忆长河中永远不会泯灭! 5、从初中到高中,从豆蔻年华到花季雨季,恰同学少年,一同飞扬青春的旋律,经历过成长的烦恼,承受过考试的压力,走过了叛逆的日子。 6、匆匆岁月,岁月匆匆。时间老人的年轮转得真快,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4.描写高中同学聚会的句子,越多越好斗转星移,岁月如歌,转眼我们从古龙中学毕业已经9多年了。9年多前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在美丽的校园里留下了一串串感人的青春乐章,三年的同窗友谊、同学情义难以割舍,魂牵梦绕,至今不能忘怀。 当我们步入而立之年,离开校园后的9多年中,同学们经历了多少创业艰辛?体验了多少酸甜苦辣?收获了多少春花秋实?如果同学们能再次相聚校园,是否会勾起心中那段尘封多年的回忆?引出多少对生活的感慨?激发更多对未来的憧憬?…… 2010年98级古龙中学的全体同学将在母校进行聚会,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放下一切大小事务,惟念同学情份,前来参加,以使大家能有机会敞开心扉,共话沧桑。如今,友情已如绿水长流,浩然成湖。9多年的分别,9多年的牵念,给了我们相约再聚的足够理由。为了保障这次同学聚会的顺利进行,让同学们能够在短暂的聚会时光中尽情畅谈美好的未来,牵手叙说当年友情,分享9多年来的人生经历,特拟订本活动方案。 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逢是首优雅的歌,相处是那南飞的雁,让我们一起期待相会吧! 各位同学: 时光飞弛,岁月如梭。毕业 18 年,在此相聚,圆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同学梦。感谢发起这次 聚会的同学!回溯过去,同窗四载,情同手足,一幕一幕,就像昨天一样清晰。 今天,让我们打开珍藏 18 年的记忆,敞开密封 18 年的心扉,尽情地说吧、聊吧,诉说18年的离情,畅谈当年的友情,也不妨坦白那曾经躁动在花季少男少女心中朦朦胧胧的爱情, 让我们心情地唱吧、跳吧,让时间倒流 18 年,让我们再回到中学时代,让我们每一个人都 年轻 18 岁。窗外满天飞雪,屋里却暖流融融。愿我们的同学之情永远像今天大厅里的气氛一样,炽热、真诚;愿我们的同学之情永远像今天窗外的白雪一样,洁白、晶莹。 现在,让我们共同举杯: 为了中学时代的情谊,为了 18 年的思念,为了今天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0356231相聚,干杯!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们采油91-1班全体同学与曾经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在分别十年后,再次相聚在这美丽优雅的xxxx大酒店,畅叙友情,共话沧桑,共同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看到这一张张似乎快要淡忘的面容,刹那间,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我们曾经拼搏过的当年,那时,我们风化正茂,慷慨激昂,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难忘同学情谊、难忘恩师教诲、难忘石油学校的一草一木、难忘十年前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无论走遍天涯海角,最难忘的还是同窗情。我们分别了十年,才盼来了今天第一次的聚会,我们要珍惜这次相聚,好好在一起聊一聊、乐一乐,叙旧话新,畅谈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叙工作、事业和家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别人十年的经历中能得到一些感悟和一些收获,那么我们的这次聚会就是一个圆满成功的聚会!愿我们的聚会能更加增进同学情意,今后的人生征程中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把我们人生之路走得更辉煌、更美好! 同学们,人生是短暂的,四年的同窗时光是我们友谊的基石,十年后的聚会也许是生命中永恒的灿烂。今天是我们相聚的日子,也是大家向各位老师汇报的日子,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恩师的谆谆教导,个个是成绩斐然,我想,恩师看到了我们的点点成绩进步也会感到欣慰和心宽。虽然有些同学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今天的聚会,我也希望我们的祝福能跨越时空的阻隔传到他们身边。我衷心祝愿这次聚会能成为我们的新起点,我们的心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现代化的网络、电话等手段,加强沟通,加强联系,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共同为油田发展添瓦增砖!再一次祝愿全体同学们和老师们家庭幸福、事业发达、身体康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为我们地久天长的友谊、为我们明天的再次相聚干杯! 谢谢大家! 5.赞美同学的诗句我们就像四季的风云, 不停吹动,飘向南北东西。 我们就像长年的流水 永远奔腾,从来不知歇息。 我们互相切磋,时刻交融, 我们守候承诺,坚信友谊。 我们打开心扉, 把梦想播种在春季; 我们跳动思维, 让热血奔腾在夏季; 我们锤炼体魄, 把汗水收获在秋季; 我们网织血脉, 让游憩遗留在冬季。 我们有真情又有仁义, 就像松柏,就像杨柳, 作为树的形象紧紧站在一起; 就像湖泊,就像江河, 仿佛水的分子永远联成一体。 我们有付出又有收获, 春天开花,秋季结果, 作为辛苦的荣誉铭记在岁月里; 我们有欢乐又有泪水, 时而迸发,时而沉寂, 作为人生的乐章谱写在史册里。 我们互相依靠,厮守不离, 我们携手共进,情投合意。 用那朱颜绿发的容貌装扮世界, 用那娉婷袅娜的肢体展现自己。 我们要让痴情的鸟儿, 在碧翠的枝头做窝, 唱着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我们更愿飘流的风儿, 在俊美的枝干停留, 让那一朵朵鲜花永葆艳姿。 我们风华正茂, 焕发的青春是那样美丽; 我们格外风光, 多彩的身驱也无比威仪。 我们共担冷寒、热暖, 我们分享情爱、友谊。 我们不怕风吹、电闪,那怕霹雳, 我们渴望蓝天、白云,更爱虹霓! 我们的手,如叶相握在云里, 我们的心,如根紧扎在大地; 我们的情,似江河拥抱在海洋, 我们的梦,似鸟儿高旋在天际; 唯有恨,才能感觉时间把—— 我们仿佛分离, 只有爱,方能体会生命是—— 这样的有意义。 6.关于欢迎新同学的诗有哪些欢迎新同学的诗如下: 1. 唐-司空曙《题暕上人院》 闭门不出自焚香,拥褐看山岁月长。雨后绿苔生石井,秋来黄叶遍绳床。 身闲何处无真性,年老曾言隐故乡。更说本师同学在,几时携手见衡阳。 2. 宋-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辞》 同学金陵最少年,奏书曾用牍三千。盛名非复居人后,壮岁如何弃我先。 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蒜山东路春风绿,埋没谁知太守阡。 3. 宋-杨万里《题钓台二绝句》 同学书生已冕旒,未将换与一羊裘。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 4. 宋-李弥逊《舟中对月》 悠悠乘坠寄舟车,与世真成一梦蘧。苦忆晓更鼍报鼓,喜逢秋远雁横书。 江山似与诗人助,水月应知静者如。投老得归随处乐,独醒尤笑楚三闾。 5. 唐-贯休《送僧归南康》 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远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 作者简介如下: 1. 司空曙 [唐],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 2.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3.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 4.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 5.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今浙江兰溪)人,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