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对知识的渴求的诗句

1.形容渴求人才的诗句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

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杜甫

2.形容知识的诗句

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形容工作努力的古诗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3.描写人渴求知识的成语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宝山空回】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负笈游学】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困知勉行】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求知若渴】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求知心切】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4.关于渴望知识的名言或诗句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 根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

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

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谢觉哉(现代革命家)引自《不惑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 引自《理想。

情操。精神生活》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 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高士其 转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军报》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现代学者、教育家)转引自1981年6月22日《北京晚报》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现代数学家)转引自1980年6月20日《北京晚报》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邓拓(现代新闻工作者、学者)转引自1979年2月27日《忆邓拓》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引自《做革命的促进派》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 引自《在中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现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选集》上卷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雷锋(当代优秀战士、烈士)引自《雷锋日记》。

5.渴望知识的名言或诗句

1,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2,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 3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6,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7,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8,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释义: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知道自己的困惑,自己才能反省,知道困惑,才能自强。——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

学记》 1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释义:年少时如果好学,就如刚出来的太阳,年轻时如果好学,就如正午的阳关光,年长者如果好学,就如蜡烛的光一样明亮。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1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释义:世间的事都可以明了的做学问,人情事故就可以练就一篇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 引自《理想。情操。

精神生活》 14,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1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

6.描写人渴求知识的成语

描写人渴求知识的成语有:

一、囊萤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1.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2.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二、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1.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2.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 【示例】: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三、映雪读书 [ yìng xuě dú shū ]

1. 【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 【出自】: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3.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四、牛角挂书 [ niú jiǎo guà shū ]

1. 【解释】:比喻读书勤奋。

2.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五、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1.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3. 【示例】: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