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自卑的古诗词鹧鸪天西都作 作品出处《全宋词》作 者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白话译文 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天性是懒散和疏狂。天帝曾批给我管理风露的诏帛,我也多次上呈留住彩云,借走月亮的奏章。 诗一写就是一万首,叶捅一饮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过侯王。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愿插着梅花醉卧在洛阳中。 扩展资料: 整体赏析 上片的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 这两句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性格特征,坦荡直爽,豪气四溢。 “曾批给雨”二句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这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酒量的很大,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面对“侯王”几曾看过,凸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纵诗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 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鹧鸪天·西都作 2.形容“孤傲”的诗句有什么1、《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4、《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孤傲、清高”的诗句有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3.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 译文:野鸦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 4.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5.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译文: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6.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译文: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 7.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译文: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 8.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柳宗元《饮酒》 译文: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4.孤傲清高的诗句1、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浅析: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 行路难·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浅析: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 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思想感情(中心):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5.表现“孤傲”的诗句有哪些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解释: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2.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解释: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解释: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解释: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解释: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6.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解释: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 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解释: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8.惊回千里梦,已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63396333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解释: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解释: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10.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解释: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6.求霸气、孤傲的诗句或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黄甲。 此生只流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绿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鷁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 老夫聊发 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