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雪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1.描写雪的意象的诗

咏雪的诗 大自然中雨雪风霜一类景物,雪是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因而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历代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诗经》中《小雅、采薇》的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下雪之初,先下雪珠,有时降雪也伴随着降雨,所以有“雨雪霏霏”之句。二、晋联句诗 谢太傅寒雪日集儿女讲论文义事,雪下大了,公曰:“大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便可以看作是韵同义贯的咏雪联句诗。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三、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全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极有韵致,不论是写雪的动态美“如雾转”,还是写雪的静态美“似花积”,都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四、(一)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 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一片一片吹落在轩辕台上。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

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

句中说“雪大如席”,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二)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了,我知道雪下得很厚,时时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 [赏析] 描写雪,一般都写它的颜色与形状,但深夜的雪是很难用视觉形象来表现的,于是诗人把视觉改为听觉。

当然,下雪本身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诗人就通过“时闻折竹声”来表现。在一个下着雪的深夜,彻夜难眠的诗人不时听到外面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雪已下了厚厚的一层,竟把许多竹子都压折了。

通过听觉来描写雪,是这两句诗的主要特点。 (三)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四)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咏早春飞雪的小诗构思新巧,独具特色,出奇制胜。头两句写的是新年已过,却见不到芬芳的鲜花的影子。

早春二月,人们出门去惊奇地发现地上已长出了一点草芽。度过漫漫寒冬的人们盼望早些见到春色,“都”正表现出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春之音讯的怨怅。

“惊”字流露出看到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喜悦之情。(五)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赏析]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

(六)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塑造了大雪中战天斗地的渔翁形象,表现了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也为后世画家作《寒江钓雪图》提供了素材,诚如苏轼所言:“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七)唐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赏析]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

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八)唐 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赏析]此诗借物抒怀,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闲坐窗前,欣赏那纷纷扬扬的大雪,转瞬之间,青青的竹枝已变成了白色。

为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他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那高低不平,横七竖八的“恶路”,都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多么令诗人痛快!这里的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多少感慨与不平! (十)张孜《雪 诗》: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赏析]《雪诗》诗分三层: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八句为一层,揭露了“豪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两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诗以“长安”开头,表明所写的内容是唐朝京都的见。

2.雪在诗词中都有哪些意境

写雪的诗词名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写雪的诗词作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以“雪”为意象表达“友谊”的诗歌有哪些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以“雪”为意象表达“友谊”的诗歌有哪些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