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金竹有关的诗句

1.关于竹的诗句

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

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2.关于咏秋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3.郑板桥写竹的诗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以上列出只是一小部分,具体请参考。

4.与竹有关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夜深风竹敲秋韵。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柳宗元《渔翁》

5.含有竹的诗句有哪些

很多,选了一些给你,答案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白居易 【池畔二首】 持刀密竹,竹少风来多。此意人不会,欲令池有波。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杜甫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杜甫 【绝句六首】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张先【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张先【菩萨蛮】 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听罢已依依。莫吹杨柳枝。

晏殊【连理枝】 玉字秋风至。帘幕生凉气。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送旧巢归燕拂高檐,见梧桐叶坠。嘉宴凌晨启。金鸭飘香细。凤竹鸾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愿百千遐寿比神仙,有年年岁岁。

欧阳修【渔家傲】 一派潺湲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酒美宾嘉真胜赏。红粉唱。山深分外歌声响。

6.有关竹的诗句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青溪溪上竹无数,爱竹移家竹林住。

阶前老竹铿玉声,秋夜读书沾竹露。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有时携琴信竹弹,两袖清阴分竹翠。

云梢月斡竹弄影,杖竹寻诗过桥去。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个人喜欢最后这2首)

7.有关于竹的诗句

萧颖士 【有竹一篇七章】 冬之宵,霰雪斯瀌。我有金炉,熹其以歊。

萧颖士 【有竹一篇七章】 夏之日,炎景斯郁。我有珍簟,凄其以栗。

萧颖士 【有竹一篇七章】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

萧颖士 【有竹一篇七章】 有竿斯竹,于阁之侧。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

萧颖士 【有竹一篇七章】 彼美公之姓兮,那欤应积庆兮,期子惟去之柄兮。

李世民 【赋得临池竹】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卢照邻 【临阶竹】 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吕太一 【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张纮 【和吕御史咏院中丛竹】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刘长卿 【斑竹】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间路】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屿】 幽鸟清涟上,兴来看不足。新篁压水低,昨夜鸳鸯宿。

皇甫冉 【病中对石竹花】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司空曙 【竹里径】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崔元翰 【雨中对后檐丛竹】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朱放 【题竹林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溪】 蔼蔼溪流慢,梢梢岸筱长。穿沙碧簳净,落水紫苞香。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径】 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柳宗元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幽径为谁开,美人城北来。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刘禹锡 【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郑澣 【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 石室寒飙骛,孙枝雅器裁。坐来山水操,弦断吊遗埃。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石让竹】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郑板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与“兰,竹”有关的诗句有什么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菊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希望对你有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