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的送别词

1.宋词中的离别词

柳永的凄凉送别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

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2,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1,浩然离故关2。 高风汉阳渡3,初日郢门山4。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5。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6。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1,耻为游子颜2。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3。 所志在功名4,离别何足叹。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1。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2,江头潮已平。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1,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2。居人匹马映林嘶3,行人去棹依波转4。

画阁魂消5,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4。楼高莫近危阑倚5。

平芜尽处是春山6,行人更在春山外。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水是眼波横2,山是眉峰聚3。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4。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回答者: 慕容宛贞 - 试用期 一级 9-2 13:37查看用户评论(9)>>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Thanks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100% (1) 不好0% (0) 相关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送。

• 宋代的风俗人情有哪些? • 王维是宋代还是哪代的诗人 • 哪位帮忙排一下唐宋代诗词人安年代排名 • 唐诗中的送别诗有哪些? 更多关于宋代离别词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宋代 送别 其他回答 共 4 条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回答者: 万事通也 - 秀才 三级 8-30 11:33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回答者: bean_melon - 魔法师 四级 8-30 11:44兰陵王·柳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2.宋词中的离别词

《雨霖铃》作者: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江上》作者:王安石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4.《鹧鸪天·送人》作者: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5.《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6.《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岳飞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7.《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作者:张元干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8.《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作者:苏轼门外东风雪洒裾。

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9.《送人归京师》作者: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作者:李师中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以上就是答案!!!!!。

3.帮忙找一找宋词中的离别词(非李清照的),谢谢

柳永

雨零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旦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宴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金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秦观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宴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尽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古诗中的离别作文

古诗中的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是文人墨客的瑰宝,关于离别的古诗更是多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更是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孤身一人,身处异乡,在窗边望着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到自己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有一丝酸楚,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月空吟,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离乡背井,李白也曾吟诵过:“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把对家乡的浏留恋当做是故乡水万里来送他,这份离乡之愁,试问有谁能有李白表现得淋漓尽致呢?与多年好友相别,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与好友分别,不知何时相见,但他用写诗来安慰自己不要伤心,因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了千古名句。

面对离别,王维在《送元二使西安》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青河畔,折柳相送,一句话,一杯酒,一生的友情,王维就此写下了这千古名句。

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他对于彭玉的离别,有些失落,对朋友的祝福却不曾消减。

阅读古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奇妙之旅,让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5.宋词送别词的特点

一、送别诗词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词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

如:《赠汪伦》、《别舍弟宗一》、《别董大》《送魏二》、《送元二使安西》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词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其中留别诗词数量很少,如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送别双方多是朋友,也有亲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情人(李商隐《板桥晓别》、柳永《雨霖铃》),同僚(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匆匆过客(温庭筠《赠少年》)甚至是某个地方(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告别故乡,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则是作别湖上亭)。

二、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 意象是指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送别诗词常见意象有: 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草:别情的象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长亭:古代驿道旁盖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4、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白居易有《南浦别》。

5、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许浑有《谢亭送别》。 6、劳劳亭: 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词还常用:寒蝉、兰舟、美酒、残阳、阳关、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等。

三、送别诗词的常见情感 送别诗词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愁”,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李商隐《板桥晓别》“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转忆昨夜一夕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伤的情景,不但从“晓别”写出了夜来的伤离,而且从夜来的伤离进一步暗示了“晓别”的难堪。这样,昨夜长亭窗户之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的情景,今朝板桥晓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的黯然销魂之状就都如在目前了。

送别诗词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适《别董大》更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著名琴师黄庭兰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四、送别诗词的常见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词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直抒胸臆,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间接抒情的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写情。

在他眼。

6.宋词送别词的特点

一、送别诗词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词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

如:《赠汪伦》、《别舍弟宗一》、《别董大》《送魏二》、《送元二使安西》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词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其中留别诗词数量很少,如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送别双方多是朋友,也有亲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情人(李商隐《板桥晓别》、柳永《雨霖铃》),同僚(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匆匆过客(温庭筠《赠少年》)甚至是某个地方(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告别故乡,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则是作别湖上亭)。

二、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 意象是指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送别诗词常见意象有: 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草:别情的象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长亭:古代驿道旁盖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4、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白居易有《南浦别》。

5、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许浑有《谢亭送别》。 6、劳劳亭: 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词还常用:寒蝉、兰舟、美酒、残阳、阳关、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等。

三、送别诗词的常见情感 送别诗词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愁”,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李商隐《板桥晓别》“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转忆昨夜一夕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伤的情景,不但从“晓别”写出了夜来的伤离,而且从夜来的伤离进一步暗示了“晓别”的难堪。这样,昨夜长亭窗户之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的情景,今朝板桥晓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的黯然销魂之状就都如在目前了。

送别诗词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适《别董大》更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著名琴师黄庭兰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四、送别诗词的常见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词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直抒胸臆,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间接抒情的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写情。

7.在宋词中,离别词写得好,且作品数量比较多的,有哪几位词人

我提供20首我最看重的离别词,还保准都是宋词,希望你能喜欢:

1、晏殊 浣溪沙: 等闲离别易消魂……不如怜取眼前人。

2、晏殊 清平乐: 人面不知何处去,绿波依旧东流。

3、晏殊 木兰花: 挽断罗衣留不住……

4、晏殊 木兰花: 花底离愁三月雨……

5、晏殊 踏莎行: 无穷无尽是离愁……

6、欧阳修 浪淘沙: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7、欧阳修 青玉案: 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

8、欧阳修 生查子: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9、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

10、柳永 蝶恋花: 为伊消得人憔悴……

11、柳永 采莲令: 岂知离绪,万般方寸。

12、柳永 夜半乐: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13、晏几道生查子: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4、苏轼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5、秦观 鹊桥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6、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7、汪藻 点绛唇: 乱雅啼后,归兴浓如酒。

18、陆游 钗头凤: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19、吴文英霜叶飞: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20、李清照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8.送别的宋词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大学毕业时,大家唱这首歌,心下伤感,有些人这一别,此生怕是都无缘得见了。不是宋词,只是有感。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的词是我所喜欢的,宋词里,喜欢晏殊,晏几道。

香尘已隔犹回面,已经远去却又回转,离开之人的恋恋不舍。最是离别苦

9.唐诗宋词中的送别,结语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这首词是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临安而作。首句道出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很多兴致和情味都渐渐淡去,唯有朋友之间的友情让自己深深眷恋,使得一开始便让这次离别更添难舍。“对别酒,怯流年”一句把自己对朋友远去的惜别、不忍之情于看似平淡之中深刻的表现了出来。面对别离的饯行酒,一个“怯”字将感情开拓、深刻开来。时光飞逝竟能让作者“寒怯”至此,由此朋友对他人生的重要性及面对分离的割舍之痛便可见一斑。紧接着作者将“中秋圆月”、“水”和“西风”拟人化,通过对“月好不照人圆”、“流水无情”、“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的埋怨,使得“月”、“水”、“风”的无情更显了作者的情意绵绵。然而在这离别之际,作者并没有一味的伤心抹泪,而是在依依不舍的同时也对朋友有着殷切的希望和祝福。笔锋回转,惜别之意不再多费笔墨,作者将自己对朋友归家后幸福生活的想象用“秋晚”、“灯前”等生活中的小画面细致的描述出来,增添欣慰之感,离别的难舍惨淡之情被这种脉脉温情渐渐淡去。至此,辛弃疾别开一家的词风已经可见一斑。

然而,这还不是真正的辛弃疾,真正的辛弃疾不是属于他自己,也不属于南宋君主,而是属于祖国河山、属于南宋百姓。下阕,作者道出了对范昂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够得到皇帝重用,并热情的鼓励他去前方筹划军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玉殿正思贤”一方面道出了作者对朋友能够得到重用的热望,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希望的所在。让我们不禁对这位心怀天下的英雄在哀其不幸之外更多的心生敬佩并感到生命的坚毅,对他为国为民的胸襟抱负难以实现的抱恨之外也更多了份希望和支持。然而,现实却总是不时地在捉弄着词人:“目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都无一不在表现着作者所受的排挤和打击,“愁肠殢酒”的看似借酒消愁其实却是对昏聩当局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则更进一步强烈体现了词人乐观、坚毅的英雄气概,大丈夫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