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钗头凤的格律是怎样的

1.宋词钗头凤的格律是怎样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换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

仄。仄、仄、仄。〔后三字叠韵可平可仄〕

△ △ △ △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换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

仄。仄、仄、仄。〔后三字叠韵可平可仄〕

△ △ △ △ 特别提示:

词牌《钗头凤》格式,由《撷芳词》又名《摘红英》格式上下阕之后各添三字叠韵而来。因为陆游的《钗头凤》词众人早已耳熟能详,又为便于依照两格不同特点仿填习作,本次编校做分别介绍。《撷芳词》格式另附。

上下阕平仄格式同,除后面三字叠韵外,前面格式特点一如《撷芳词》。

上下阕前三句为一组句,同韵。第四句起换韵,后四句为一组句,三叠字为一组句,后五句同韵。

注意:下阕前三句与上阕前三句同韵,下阕后五句与上阕后五句同韵。

第六句平仄,根据前人填词情况看,可在声调和谐基础上自行斟酌。

尾三叠字,为情状上的感叹和强调,韵可平可仄。

因本调突出的是句式节奏特点,故词句中常见平仄韵互用,个别字节也可以不计平仄,但必须句中声调不失谐顺。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钗头凤〔宋〕陆 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宋〕唐 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钗头凤〔宋〕程 垓 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长记忆,探芳日,笑凭郎肩,殢红偎碧。

惜、惜、惜。

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风时来得。

忆、忆、忆。

钗头凤〔宋〕曾 觌 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金尊侧,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

惜、惜、惜。

春寒峭,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

忆、忆、忆。 钗头凤〔宋〕陆 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宋〕唐 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钗头凤〔宋〕程 垓 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长记忆,探芳日,笑凭郎肩,殢红偎碧。

惜、惜、惜。

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风时来得。

忆、忆、忆。

钗头凤〔宋〕曾 觌 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金尊侧,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

惜、惜、惜。

春寒峭,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

忆、忆、忆。 词牌《钗头凤》格式,由《撷芳词》又名《摘红英》格式上下阕之后各添三字而来。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八句,各六仄韵,各结三字叠韵。

相关资料:《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2.钗头凤的格律是什么

1、正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六仄韵。以《古今词话》无名氏《撷芳词·风摇动》为代表。此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但上三韵用上、去声,下三韵必用入声。

如此词上三韵,前段用上声之一董、二肿,后段即用去声之一送、二宋,下三韵则用入声之十一陌、十三职。

2、变体一: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七仄韵、一叠韵。以史达祖《钗头凤·寒食饮绿亭》为代表。此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较“风摇动”词,两结各添二字叠韵,要其每段两仄韵,则同一体也。

3、变体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四平韵、一叠韵。以吕渭老《惜分钗·重帘挂》为代表。此与史达祖词句读同,惟前后段第三句以下,即换平韵。

宋沈伯时《乐府指迷》云:“入声字,可以平声替。”此调每段下三韵例用入声,此词换平声,亦可。

4、变体三: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七仄韵、两叠韵。以程垓《折红英·桃花暖》为代表。此亦“风摇动”词体,惟两结各添三字叠韵异。

按陆游“红酥手”词、无名氏“城南路”词正与此同。惟陆词前后段第六、七句“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详前词。

5、变体四: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三仄韵、四平韵、两叠韵。以宋媛唐氏《钗头凤·世情薄》为代表。此词见《齐东野语》,盖唐氏答陆游作也。即吕渭老平仄换韵词体,两结又添一字,惟前段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与各家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钗头凤

3.钗头凤的格律是什么

钗头凤

平平仄(韵)

平平仄(叶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换仄)

平平仄(叶二仄)

⊙平平仄(句)

仄平平仄(叶二仄)

仄(叶二仄)仄(叠)仄(叠)

平平仄(叶首仄)

平平仄(叶首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叶首仄)

平平仄(叶二仄)

平平仄(叶二仄)

⊙平平仄(句)

仄平平仄(叶二仄)

仄(叶二仄)仄(叠)仄(叠)

宋-陆 游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杯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4.钗头凤的格律是什么

1、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六仄韵。

以《古今词话》无名氏《撷芳词·风摇动》为代表。此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

但上三韵用上、去声,下三韵必用入声。如此词上三韵,前段用上声之一董、二肿,后段即用去声之一送、二宋,下三韵则用入声之十一陌、十三职。

2、变体一: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七仄韵、一叠韵。以史达祖《钗头凤·寒食饮绿亭》为代表。

此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较“风摇动”词,两结各添二字叠韵,要其每段两仄韵,则同一体也。3、变体二: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四平韵、一叠韵。

以吕渭老《惜分钗·重帘挂》为代表。此与史达祖词句读同,惟前后段第三句以下,即换平韵。

宋沈伯时《乐府指迷》云:“入声字,可以平声替。”此调每段下三韵例用入声,此词换平声,亦可。

4、变体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七仄韵、两叠韵。以程垓《折红英·桃花暖》为代表。

此亦“风摇动”词体,惟两结各添三字叠韵异。按陆游“红酥手”词、无名氏“城南路”词正与此同。

惟陆词前后段第六、七句“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详前词。5、变体四: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三仄韵、四平韵、两叠韵。

以宋媛唐氏《钗头凤·世情薄》为代表。此词见《齐东野语》,盖唐氏答陆游作也。

即吕渭老平仄换韵词体,两结又添一字,惟前段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与各家异。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钗头凤。

5.《钗头凤》格律

格律:

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六仄韵。以《古今词话》无名氏《撷芳词·风摇动》为代表。此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

但上三韵用上、去声,下三韵必用入声。如此词上三韵,前段用上声之一董、二肿,后段即用去声之一送、二宋,下三韵则用入声之十一陌、十三职。

合观程垓、陆游、曾觌、史达祖、无名氏诸词,莫不皆然。惟张翥词上用入声韵,下用上、去声韵,与此小异。其后段第三句“残香剩粉那禁得”,结二句“晚风又起,倚阑怎忍”,平仄亦与此词小异,谱内据之,馀参下所采仄韵词。

扩展资料

1、《钗头凤》

双调,六十字,上下阙各十句,七仄韵,二叠韵,每阙后四韵转韵,下阙前三韵和上阙前三韵同韵,下阙后四韵和上阙后四韵同韵。

2、词谱: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钗头凤

6.<<钗头凤>> 词的格律是什么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仄(韵),〖仄(韵)〗,〖仄(韵)〗。

错!错!错!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仄(韵),〖仄(韵)〗,〖仄(韵)〗。

莫!莫!莫!

7.《钗头凤》格律,它有很多,但究竟以什么为正宗呢

诗词--定格 这一曲调,上下阕各叠用四个三言短句,两个四言偶句,一个三字叠句,而且每句都用仄声收脚,尽管全阕四换韵,但不使用平仄互换来取得和婉,却在上半阕以上换入,下半阕以去换入,这就构成整体的拗怒音节,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是恰宜表达作者当时当地的苦痛心情的。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韵),〖仄(韵)〗,〖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韵),〖仄(韵)〗,〖仄(韵)〗。

其它的是变格

8.钗头凤格律,用那种好

词谱上列出的格式,都是可以用的,不需要疑惑啊~

一般说来,古人填词也不是把词谱死记硬背,而是背一首词然后对着这首词的格律来填写。所以,哪首词流传得广,脍炙人口,那么这首词的谱也就最常用。不用多说,自然是陆游的《钗头凤》最为有名,“钗头凤”这个名字都是陆游给改的。

其实,钗头凤各谱的差异并不大。先从字数上区别,无非是上下阕最后有没有叠韵,以及叠几次韵。然后,上下阕换韵,是换入声韵还是换平声韵。陆游和唐婉的词,都是有叠韵且叠三次韵。但陆游换入声韵,声情凄恻悲切,无限愁思,言有尽而意无穷。唐婉换平声韵,凄苦之中又带着一丝平静,流露出心如死水的无望。这是换用不同韵的区别。至于叠韵,也要看所要表达的情感如何。一般说来,韵脚越是密集,那么情调越是激越不平。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