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汝州古诗词许棠

1.名人赞叹长城句子

1) 张籍 【送流人】 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知君住应老,须记别乡年。

2) 姚合 【送邢郎中赴太原】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3) 许棠 【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4) 许棠 【雕**中作】 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马依膻草聚,人抱浊河澄。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往来经此地,悲苦有谁能。

5) 周朴 【秋深(一作塞上行)】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6) 周朴 【塞上行】 秦筑长城在,连云碛气侵。风吹边草急,角绝塞鸿沈。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

2.苏轼在汝州写的诗词

苏轼在他的《温泉七记》中,记录了汝州温泉的盛况;在游龙兴寺后,写有《子由龙兴寺吴(道子)画壁》一诗,中有“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等名句。

宋元丰十年(1084年)三月,神宗亲书手札,授苏轼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汝州团练副使。苏轼接到任命后,并不急于北上,相反却顺江东下,登庐山,逛金陵,游山玩水,吟诗题字。9月,他在江苏常州宜兴县自己的宅院里,给神宗皇帝上了一个《乞常州居住表》,言明因“资用罄竭,去汝尚远,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申请辞职。经批准后就定居常州。

苏轼虽未到汝州上任,但他一生曾五次到过汝州,在他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汝州的记载。

1057年3月,他和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带领下过成都、去长安、“骑驴在渑池”,由许洛大道经汝州赴汴京参加礼部秋天的考试,苏轼21岁。

1059年5月、11月、1064年12月,苏轼回四川奔母丧,由汴京赴凤翔上任,又由凤翔回汴京,曾三次经过汝州。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苏轼由定州知州被贬为英州(广东英德市)知州。由定州至岭南数千里,举家远迁,费用浩大,只好再次到汝州找他的弟弟苏辙(汝州知州)筹措路费。住了十多天,苏辙带他游了温泉、龙兴寺、最后又领他到汝州郏城小峨眉山游览。二人站立山巅,北望嵩岳逶迤,南瞰汝水如带,脚下两道山梁“峰峦绵亘,状如列眉”,青山绿水,风景如画,酷似家乡峨眉山。这时苏轼已届58岁,官场失意,便对弟弟说,将来致仕后便来此隐居。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危,因生前未能如愿来小峨眉享受林泉之乐,苏氏子孙又多散居在郏县、汝南、颖昌、斜川(许昌苏桥)一带,为便于祭祀,临终前他便留下“即死,葬我嵩山下”的遗嘱。苏轼死后,苏辙将他的灵柩由常州运往汝州郏城(今郏县)小峨眉山南麓埋葬。十一年后,苏辙也埋葬于此。后人又从四川找来其父苏洵的衣冠一同安葬,这便是驰名中外的“三苏坟”。

3.含“雁门”的古诗词有哪些

1、云中道上作 -- 唐 施肩吾

羊马群中觅人道,

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

今日无云空见沙。

2、雁门关野望 --唐 许棠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3、送薛承矩秩满北游 --汉 刘长卿

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

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

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

4、古风其六 --唐 李白

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5、阮郎归 独木桥体 --金 元好问

别郎容易见郎难。千山复万山。

杨花帘幕晚风间。愁眉澹澹山。

光禄塞,雁门关。望夫元有山。

当时只合锁雕鞍。山头不放山。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