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难免失误诗句

1.形容难免会犯错的成语或诗句

不教而杀、2113不教而诛、复蹈前辙、一误5261再误

1:成语:不教而杀 读音:[ bù jiào ér shā ]

释义:4102教:教育;杀:1653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2:成语:不教而诛 读音:[ bù jiào ér zhū ]

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3:成语:复蹈前辙 读音:[ fù dǎo qián zhé ]

释义: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4:成语:一误再误 读音:[ yī wù zài wù ]

释义: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5:成语:以儆效尤 读音:[ yǐ jǐng xiào yóu ]

释义: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2.形容失误的句子

1.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2.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上,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过去,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从林。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回避。

3.千百次的失败,没有摧毁爱迪生那颗铁石铸成的心,于是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在辉煌了一个名字的同时辉煌了这个世界。千百次的沮丧,没有吓跑诺贝尔执著的信念,于是一声又一声的爆炸在成就了一个伟人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形象。十余年的贫困没有磨灭曹雪芹的执著,于是一页又一页的书稿在托起一个文豪的同时也树起了一座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失败了,算什么;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始终微笑着去拼搏,于是成功也就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3.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厦门行》2.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国谚语 4.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5.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6.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7. 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 ----------奥维德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但丁10. 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 -----------阿米尔11. 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 --------- 池田大作12.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1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4.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红楼梦》1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已亥杂记》16.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17.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石玉昆《三侠五义》步出夏门行 (五章) 曹操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步出夏门行》的第一首《观沧海》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的第二首《冬十月》篇: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昆鸟〕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博改金旁)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的第三首《土不同》篇: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艹丰〕〔艹赖〕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龟虽寿》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三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 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

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才学识见如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各一方。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第一部分分头两句:“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意思是说:人谁不顾虑,不怕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意思是说:身体消瘦衣带常常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便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诗而来的,表示了对白居易的“咏老”思想情怀的回应,说明在对“老”的看法尚颇有同感。

读来极为亲切。 后。

4.形容人失误的成语

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造句:不注重细节,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马失前蹄 [ mǎ shī qián tí ]

一个贬义的成语,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

造句:偶尔出现失误很正常,不要因此马失前蹄。

3、聚铁铸错[jù tiě zhù cuò]

形容失误无可挽救

造句:我们一定要避免聚铁铸错的情况发生。

5.形容警醒的诗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培根

3、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 弗洛伊德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5、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论语·卫灵公》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1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