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风月的诗词有关风月的诗词包括: 1、唐代李贺《绿水词》 原文: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译文: 清风朗月之夜,心爱的人儿在哪里呢?正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反令我苦苦相思不已。 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吧?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葵根吧?平野漠漠,她究竟在哪里呢?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可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要是她知道我在如此苦苦地思念她,为了她而忧愁,她该先拿来送给我,一慰我的愁怀。 2、唐代李白《拟古十二首(其十)》 原文: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译文: 仙人驾着彩凤,刚从阆风山下凡。 他曾三次见到海水变浅,我们相遇在桃源。 赠我一只绿玉酒杯,还有一把紫琼琴。 杯子用来倾注美酒,琴声用以清闲本心。 这二物并非人世所有,珍珠金玉不能比拟。 在松林里迎风弹琴,在夜晚的清光中举杯遥劝明月。 清风朗月是我终生的知己,世间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3、唐代杜甫《日暮》 原文: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4、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5、南宋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原文: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译文: 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恐走近城门跟前,更不用说还会到闹市深处去了。 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6、南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原文: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2.一帘风月闲的诗词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 2.鞠花:菊花.鞠通菊. 3.塞雁:边塞的大雁. 这是一首秋怨词.一题邓肃作.若为李词,当属中期作品. 上片从山起.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枫叶正红,而红不过相思之苦. 下片从花起.花开花谢,相思经年,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闭于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 这阕小词,以景状情.在词人笔下,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之情就越发的寂寞幽怨.词中的远人,也许指的就是入宋不归的弟弟从善. 3.为什么宋词在审美风貌上呈现出阴柔之美我觉得将唐诗宋词拿到一起比较,觉得有点牵强,它们都是一种文体,并且在审美、风格、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唐朝,是个奋发向上的时代,文人们追求的是理想的社会,心都是高傲而独立的。所以唐诗开放大气。宋朝,追求的是理想的生活。文人大都对官宦生活和市井情趣独钟,所以宋词多为写风月离愁之类,更靠近生活。从两个时代而言,唐宋是中国两个不同时代的巨大分界,而唐诗宋词的区别也不仅仅是韵律,而且是实质的改变。 毛鐾妥汜肩括弥之处兼赭全峒洱经仔瞿耩告代棋 4.风月摇竹影,扶疏见清白解释意思:皎洁的月光下竹影随着随风吹竹子摇动者,茂密的竹叶中露出清亮的月光和洁白的小路。 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例句: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 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风月摇竹影:风拂竹动,月照竹影。再通俗点的就是:风吹动了竹子摇动,月亮照着竹子,地上的影子随风摇摆着。 扶疏见清白:竹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月亮在竹叶中若隐若现。 扩展资料 竹影扶疏近义词桂影扶疏 桂影扶疏意思:桂树的影子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出处:出自黄庭坚的《念奴娇》 原文:《念奴娇》 宋 黄庭坚 断红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渌?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遶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译文: 雨后新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披上了新绿的衣服。月中的桂树还很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驰骋。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 一群年轻人伴我左右,在微凉的晚风中踏着幽寂的小径,走进长满林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荷叶杯,虽然离家万里,可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