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悟人生的句子有哪些1、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确实,人生如三道茶,在沉浮后逐步归于平淡,在辗转中日渐达致于宁静的境地。一切在不断地进行中,一切又在进行中变得无所谓了。人生的味道,不是越来越浓烈,而是越过越清淡。人生的境界,便是云舒云卷过后,迎来的天高云淡。 2、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3、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4、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长。 5、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 6、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茶一定要用热水汤过才有味道,人生也是一样,你一辈子很平顺,味道也不会出来,一定要有三起三落,然后起的时候,象万里飘蓬,之后才有味道出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环节都不可。而此时,茶叶本身的好坏,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了,人生其实亦如此。人生的三道茶,便是人生所必须经过的历程。 7、泡过茶吗?一小撮放入杯中,随着热水翻滚,旋转,浮底,上升,积淀酝酿 才有了一杯甘涩清香的茶;品茶亦是如此,入口甘涩,入喉清甜,如人生,又苦涩有心甜,每一种都值得你细细品味,品茶就是品人生。 8、品茶就是品味人生。茶油香甜苦涩,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饱尝各种滋味,才会真正懂得生活;茶油冰凉温烫,世态炎凉也是如此,只要宠辱不惊,就算保持了正常心态。 9、人生如茶,阐述了失败后浓浓的苦涩与成功后淡淡喜悦的甘甜。 10、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寂,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 11、幸福的时刻就是用心品尝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面前与我谈心叔旧的你们更是我幸福之源。 12、人无烂事,案有好书。心中无崎岖流浪,眼前皆绿水青山。沏一壶茶,焚一炉香,效仿古人,一日清闲一日仙。 13、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此后,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诚似人生五种,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壮年回香,老年无味。 14、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 15、人们透过茶,是在渴望着什么。简单地说,是渴望着渺茫的自由,渴望着心灵的悟境,或者渴望着做一个更完整的人。 2.喝茶谈人生的诗句1.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2.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杨基 3.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德祥 4.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5、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6、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7.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黄遵宪 8.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9.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10、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1、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12、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13.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14.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陆游 15.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唐 白居易 供参考。 3.关于品茶悟道或茶文化的优美句子有哪些1.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2. 生活本如未经沏泡的茶叶,干瘪单薄;只有倾注如沸水般滚烫的热情,才能让它饱满丰盈,清香四溢。 3. 烧水、烫杯、泡茶、续水,每一道程序都极为讲究的,这就是功夫茶;因此,真正能够坐下来,给自己泡一壶茶,且在泡茶的过程中,享受一种悠闲、一种淡然、一种宁静,真不能不说是一种奢侈了。 4.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5. 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6. 忙里偷闲,且和一杯茶去,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7. 大抵,茶的妙处,抑或可以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 8. 千年茶文化,昔日今朝共传扬;小小绿尖,遇水承叶,一杯清茗沁人心肠,世间怡然心情,只在一杯清茶中。 9. 人生是饮一杯茶,青年饮茶的第一遍,青涩稚嫩,品不出其中味;中年饮第二遍,丰富醇厚,有太多故事;老年饮第三遍,清澈明白,清香幽远,回味无尽。 10.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11.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12. 旧人和旧茶都一样,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如滚烫的水沏到茶杯里,茶味是越来越浓的,但总免不了,喝掉之后要再重新倒。 13. 经由滚烫的沸水,经由忙乱的沉浮,尝一口这茶,真苦真涩,如同创业的艰辛;奉献了青春的美丽,奉献了生命的精华,品一口这茶,真香真醇。 14. 一杯浓郁芳香的茶总有变淡的时候,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总会随时光的流逝而淡忘。 15. 人生就像那碗茶,刚开始时干燥苦涩,经过沏泡后饱满清香,历变化起伏跌荡,终究是淡定平和。 4.关于茶与人生的句子茶语人生经典句子 1、“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茶香中,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关于茶的句子。浮躁世界红尘滚滚,惟愿内心清风朗月。 2、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乌喜欢茶具;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最终,茶汤,还是茶汤,是真水无香,是无味之味。 3、月很圆,花更香,保重身体要健康;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书,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预祝中秋节快乐! 4、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5.有关茶与人生的名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 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 这首诗是皎然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同陆羽品茗,赏菊,赋诗.开创以茶代酒,移风易俗之新风. 其中陆羽于肃宗上元初(760)在吴兴苕溪结庐隐居时,同皎然结成"缁素忘年交",情谊笃深,生死不渝. 顾渚行寄裴方舟 唐 皎然 我有云船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伯劳飞日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是鸟鸣时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末生,小寒山下叶初卷. 吴婉携笼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抽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风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官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子笋青芽谁识得,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顾渚行是一首歌行体的茶诗,作者言其顾渚山的见闻.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困居寄元居士晟 唐 皎然 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佳. 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重提居士壁 唐 白居易 长松树下小溪头, 班鹿胎中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 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润户衣裳润, 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 清泠屈曲绕阶流. 诗人于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曾于庐山香炉峰下,湓水之滨,种植茶园,开凿清泉,结屋而居,仿效当年陆羽在信州一饶品泉生涯.这是草堂落成后,兰人重题东壁诗(四首之二).约作于元和十三年.(818)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 白居易 故园周匝向交亲, 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茶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 天下刀圭搅曲晨. 不及他人先寄我, 应缘我是别茶人. 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在庐山脚步下结庐而居.此诗是在他收到中州刺史李景俭众蜀地寄来新茶后所作的酬谢诗. 谢萧员外寄蜀茶 唐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 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 况是春深酒渴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唐 白居易 吟咏霜水句. 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 只是有元家. 未完待续 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从中州刺史任上被调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元稹时在京城刚任祠部郎中.此诗约作于元和十五年冬.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 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唐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且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 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 蒲黄酒对病眠仁. 琴茶 唐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 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 不读书不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这是一首"琴"与"茶"双咏之诗.并借琴茶之灵性以喻乐天"君子陶陶"之品德风范.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 一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茶. 青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其堪夸. 这是一首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意境高雅,音律和谐的茶歌.诗人在题后有小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