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首关于冬天的古诗有哪些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5.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6.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满江红·天上飞琼 宋·辛弃疾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8.对雪二首 唐·李商隐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 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 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9.梅花落 清·纳兰性德 春色凤城来,寒梅逼岁开。 条风初入树,缥雪渐侵苔。 粉逐莺衣散,香黏蝶翅回。 陇头人未返,急管莫频催。 10.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扩展资料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2.与冬天有关的诗句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3.关于冬天的诗句1、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话翻译: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2、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除夜雪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白话翻译: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白话翻译: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5、夜雪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话翻译: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4.描写冬天的古词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 5.和冬天有关的诗描写冬天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11、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 2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2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29、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30、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3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3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3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3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关于冬天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冬天的诗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 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 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 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4、《冬郊行望》 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5、《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6、《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7、《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8、《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9、《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21、《冬夜》 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7.与冬天秋天有关的诗句春 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二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三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四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夏 一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二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三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m《孟夏》 四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五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秋 一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I《宣城郡内登望》 二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三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四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五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I北楼》 冬 一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 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三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四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五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