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孝顺的诗句【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2.关于孝道的诗句《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扩展资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 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游子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孝道 3.描写父母爱的诗句赞颂母亲的诗: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倪瑞璿《忆母》 赞美母亲的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4.形容“孝顺”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孝顺”的诗句有: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释义:谁说小草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一。 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释义:孝子的孝心体现在让被孝敬的人快乐,不要做违背他意愿的事情。 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释义:父母的年龄, 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 一是因为双亲的年高体健而高兴,再一个是因为双亲岁数大而担心。 5、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释义: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卷九 释义: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清·徐熙《劝孝歌》 释义:母亲十月怀胎的恩情太重,即使用三辈子来报答都觉得太轻。 8、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谁氏子》 释义:满头白发的老母亲掩门而啼,拉断了衣袖也留不住。 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诗经》 释义: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10、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明·吕得胜、吕坤父子《小儿语》 释义:经历了各种爱恨离愁,方知最爱自己的只有父母。 5.关于孝爱的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6.描写孝顺的诗句有哪些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关于孝爱的诗少一点字百善孝为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鸦知反哺,羊知跪乳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形容“孝顺”的诗句有哪些1.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译文:十五岁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 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谁氏子》 译文:白发的老母亲倚在门旁啼哭,扯断了袖衫都挽留不住。 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译文: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5.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唐·李白《豫章行》 译文: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6.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7.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译文:无法报答母亲的爱,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8.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唐·白居易《母别子》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9.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10.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清·黄景仁《别老母》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