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的“西楼”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西楼,其意境和夕阳、黄昏没有关系。 西楼,是指月亮从东向西照来,夜深,人静,孤寂,思念的一种意境。我们北半球的天象,月亮傍晚从东方升上来,照在人们住的房(楼)上,从楼上看月亮,是从西往东看,所以称西楼。 如: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兰舟,指睡眠的床榻。女主人公秋夜在卧室,听见雁声,看到月光满楼,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三句乃千古名句,是词人的独特遭遇、独特思想情怀凝结而成。与“月满西楼”是有密切联系的。 2.古诗词中的“西楼”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西楼,其意境和夕阳、黄昏没有关系。 西楼,是指月亮从东向西照来,夜深,人静,孤寂,思念的一种意境。我们北半球的天象,月亮傍晚从东方升上来,照在人们住的房(楼)上,从楼上看月亮,是从西往东看,所以称西楼。 如:李清照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兰舟,指睡眠的床榻。女主人公秋夜在卧室,听见雁声,看到月光满楼,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三句乃千古名句,是词人的独特遭遇、独特思想情怀凝结而成。与“月满西楼”是有密切联系的。 3.常见那些古诗文中的“西楼”究竟是什么意思西楼通常和月亮有关系。看到残月,寄托愁绪哀思。 西楼应该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而楼梯向东的小楼.在古代文学中,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 举几个西楼名句 李煜的“独上西楼,月如勾”; 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满江红》:“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织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怜有愁无,应华发。”; 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李煜幽幽登上这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唉!举头远眺,只见新月如钩,低头细看,见桐阴深锁,这俯仰之间,真个万感萦怀矣。 而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西楼上,伊人独立,月圆人未圆,雁归人未归,纤纤弱女,望眼欲穿,愁肠百结,凄清若许!真让人黯然而泪下矣! 在周易中,西方为兑卦,兑为少女,所以,古人常按风水的原理,将年轻女性住在西楼,这就是天人合一.月在中国文学中是相思的意象,所以西楼多半和闺思有关,而在西楼方便见到的又是深夜之月,以此可见睹月之人思念之深,无法入眠.而西在五行中为金,于季节为秋,金主萧杀,秋者为愁. 西楼方便见到深夜之月,故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都用“西楼”,渐渐的“西楼”在古诗词中演变成了一种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就如古诗词中的“柳枝”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一样。 4.“西楼”是个怎样的意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张养浩)日暮酒醒人已去,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书上解释说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但我感觉在方位上是实指,一定是在西方的,但却不是同一事物,应该是泛指.按照中国传统为房屋建筑命名的原则,西楼应该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而楼梯向东的小楼.在古代文学中,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西楼上的主人,也多半是青年女性,这是因为,在文化中,西方为兑卦,兑为少女,所以,古人常按风水的原理,将年轻女性住在西楼,这就是天人合一.月在中国文学中是相思的意象,所以西楼多半和闺思有关,而在西楼方便见到的又是深夜之月,以此可见睹月之人思念之深,无法入眠.而西在五行中为金,于季节为秋,金主萧杀,秋者为愁.西楼方便见到深夜之月,故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都用“西楼”,渐渐的“西楼”在古诗词中演变成了一种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就如古诗词中的“柳枝”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一样.。 5.古诗文中的“西楼”西楼: 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现在农村许多地方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这一建筑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其实用性,是出于气候和环境的考虑,这样的居所冬暖夏凉。但古代人们对此最科学的解释恐怕是风水学的运用,东为阳,为大,为贵,东边的屋子是子孙们住的地方,比如“东宫”成了太子的代名词。西边属阴,为次,甚或为贱,照应的人物是少女、侍妾或歌伎,西楼就成了女子的居所,如元杂剧《西厢记》中“西厢”便为崔莺莺的住所,段段闺情相思,片片缠绵哀婉,自然要在此演绎,所以也就有了流传千古的或凄、或怨、或忧的诗词佳句。 李清照的词中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她是受到了李煜的影响,有西楼凭栏的意思。个人观点,供参考 6.求解:“西楼”在古代诗歌中究竟有何含义西楼、西窗及其西厢房也就成了古代文人诗文中传承下来的表达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西楼”这个意象,点击网络搜索一下发现,“西楼”一词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一诗中有“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语,稍后于鲍照的梁朝诗人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中有“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的诗句。其后诸多文人的诗词曲中都屡屡出现“西楼”这个意象,尤其以宋词为盛。 如: 晏几道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伤离别几人能堪,唯有借酒道别,又处西楼伤心地,如何让人不醉矣!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圆人未圆,雁归人未归,一人独守西楼,愁肠百结,清辉满楼,凄清若许,真让人黯然而泪下矣! 辛弃疾的《满江红》:“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织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怜有愁无,应华发。” 词人为解孤愁,为排郁闷,为浇块垒,只有独上西楼,一个“快”字,急切之情立现矣! 西边的楼为何如此引得我们文人的注目呢?我想这里自有它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因为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天上的星相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这一观念影响到人们对家居房间的布局分配,以南为尊,则尊长居住面南之屋即北屋。“日归于西,起明于东。” 东为阳,为大,为贵,东边的屋子是子孙们住的地方,比如“东宫”成了太子的代名词,“东床”成了女婿的别称等。西边属阴,为次,甚或为贱,照应的人物是少女、侍妾等,西楼也就成了女子的居所。 如元杂剧《西厢记》中“西厢”便为崔莺莺的住所;世俗中的“西宫”,也就借指妃嫔,所以“西楼”、“西厢”“西宫”等这样的词语就有了一层香艳脂粉味道,段段闺情相思,片片缠绵哀婉,自然要在此演绎了,于是也就有了流传千古的或忧、或怨、或悲的诗词佳句。西楼、西窗及其西厢房也就成了古代文人诗文中传承下来的表达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大约都只与爱情相关;白居易的“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元稹的“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郎士元的“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李欣的“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晏几道的“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分外明” 和姜夔的“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似乎泛化为与情侣相连了。 “西楼”的朝向自当面东背西,且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一般情况下西面开有小窗或留有小廊,主人可以倚窗或凭栏远眺西方之景。 因此,诗词中的“西楼”常伴随着黄昏落日出现,晏殊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斜钩”、张耒的“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和朱敦儒的“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斜阳垂地大江流”等句子即是,黄昏意识触及而来的是怀人怀乡的情感,怀人怀乡情感的发散自然会引起无数有此经历的读者的共鸣。 为此,我们可以知道,“西楼”多和忧愁、悲戚、苦痛相关联,首先是由倚窗所见夕阳黄昏、暗淡和萧疏的景象引发出来的。因为在古人心目中,日暮时分当是远游之人归家的时刻,登西楼者目及日落时的暗淡和萧疏的景象,便会思念远行未归之人。 同时,日暮又是时光流逝的象征,目睹夕阳落山,女子自然容易产生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伤感;而远游的男子,也容易引发岁月流逝、功名未成的蹉跎沧桑之感。如《长亭送别》[四煞]中的唱词:“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莺莺在张珙走后,自己黄昏时独上西楼,目力所见的只是夕阳、古道、衰柳和长堤构成的凄迷惨淡而又空旷寂寥之景。主人公内心极度凄凉悲痛之情通过西楼所见之物得以渲染,如果在东楼、南楼、北楼中的任意一楼,恐怕都没有在西楼见到黄昏落日的萧瑟、衰败之景那么使人感到真切、清晰和痛入肌髓,因而也就无法淋漓尽致地传达抒情主人公内心的那份失落与苦痛。 当然,“西楼”还常常与“月亮”相始终,并与之共同营造了一个相思哀愁的意境。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 这就说明西楼的主人或暂居之人为情所困,深夜未眠,或彻夜长思,通过诗文其辗转难寐、彷徨踟躇、孤苦愁闷的情形便呈现于读者眼前。周邦彦词《浪淘沙》:“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这里,词人把别后的思念之深情集中于一个晚上,前面的“地远天阔”、“露冷风清”不足以表达思念情感之浓之烈,于是想象空中飘荡的断云缠带住西天的残月不要落下,自己好举酒杯四目相对,以此寄托深深的相思愁苦。可见,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的常常用“西楼”来表达,渐渐的“西楼”在古诗词中演变成了一种浓郁的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就如古诗词中的“柳枝”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一样渐渐地固化下来。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 7.古诗文中的“西楼”西楼: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现在农村许多地方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 这一建筑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其实用性,是出于气候和环境的考虑,这样的居所冬暖夏凉。 但古代人们对此最科学的解释恐怕是风水学的运用,东为阳,为大,为贵,东边的屋子是子孙们住的地方,比如“东宫”成了太子的代名词。西边属阴,为次,甚或为贱,照应的人物是少女、侍妾或歌伎,西楼就成了女子的居所,如元杂剧《西厢记》中“西厢”便为崔莺莺的住所,段段闺情相思,片片缠绵哀婉,自然要在此演绎,所以也就有了流传千古的或凄、或怨、或忧的诗词佳句。 李清照的词中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是受到了李煜的影响,有西楼凭栏的意思。 个人观点,供参考。 8.为什么古代的人都常在古诗中出现西楼按照中国传统为房屋建筑命名的原则,西楼应该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而楼梯向东的小楼.在古代文学中,西楼常和月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边的方位,是可以很方便看到月亮的,尤其是下沉之月,也就是深夜之月.西楼上的主人,也多半是青年女性,这是因为,在文化中,西方为兑卦,兑为少女,所以,古人常按风水的原理,将年轻女性住在西楼,这就是天人合一.月在中国文学中是相思的意象,所以西楼多半和闺思有关,而在西楼方便见到的又是深夜之月,以此可见睹月之人思念之深,无法入眠.而西在五行中为金,于季节为秋,金主萧杀,秋者为愁.西楼方便见到深夜之月,故写月夜思人或深夜愁绪都用“西楼”,渐渐的“西楼”在古诗词中演变成了一种相思与愁绪的代名词,就如古诗词中的“柳枝”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