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植物茁壮成长的诗句以下是有关草木的诗词句子,有许多是描写茂盛或者茁壮成长的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茂盛。 《诗经·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卉:草。 汉·杜笃《首阳山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汉·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郁郁:茂盛的样子。 离离:繁茂的样子,苗:指幼树。径:直径。 茎:树于。荫:遮蔽。 百尺条:指高大的松树。晋·左思《咏史八首》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连林:树多而结成林。 独树:指青松独立。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朝:早晨。 华:开花。戒旦:指黎明。 隆冬:严冬。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霜风:秋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为然:是这样的。宋·苏辙《服茯苓赋叙》松柏何须羡桃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两句形容柏树之粗壮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落落:高超出群的样子。冥冥:深远的样于。 烈风:大风。唐· 杜甫《古柏行》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文章:树木上的纹路。 唐·杜甫《古柏行》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岁老:年代久长。弥:更加。 阳骄:太阳暴晒。阴:枝叶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宋·张耒《夜坐》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相对:两棵桧树相对。 敢:不敢。未要奇:不标新立异。 九泉:指地下。蛰龙:潜伏着的龙。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诗经·卫风·氓》燕草如碧丝,泰桑低绿技 唐·李白《春思》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绿筱:嫩绿的小竹。 媚:妍美动人。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 意谓白云环绕着远处隐僻的山石,绿竹在清澈的水边妩媚动人。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君:指竹。 《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怜:爱。 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绿垂句;被风吹折的细嫩竹下垂着。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唐·岑参《范公丛竹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立:长成。 露:呈露。显:突出。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撩:引逗,挑弄。 清·郑燮《板桥题画·竹》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二) 描写杨柳树的诗句和描写其他草木的诗句 Artsdome汇编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萧萧:风声。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须臾:一会儿。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缲:抽茧出丝。 草缕:如线的嫩草。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粼粼:清澈的样于。 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 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 宋·吴亿《南乡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他日:过去。差池:参差不齐。 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 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清·王士祯《秋柳》橘逾淮而北为枳 淮:淮河。 逾:越过。枳:亦称“枸橘”,果实肉少而味酸。 《周礼·冬官考工记》柴门杂树向千。 2.描写树木茁壮诗词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茂盛。 《诗经·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卉:草。 汉·杜笃《首阳山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汉·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郁郁:茂盛的样子。 离离:繁茂的样子,苗:指幼树。径:直径。 茎:树于。荫:遮蔽。 百尺条:指高大的松树。晋·左思《咏史八首》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连林:树多而结成林。 独树:指青松独立。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朝:早晨。 华:开花。戒旦:指黎明。 隆冬:严冬。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霜风:秋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为然:是这样的。宋·苏辙《服茯苓赋叙》松柏何须羡桃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两句形容柏树之粗壮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落落:高超出群的样子。冥冥:深远的样于。 烈风:大风。唐· 杜甫《古柏行》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文章:树木上的纹路。 唐·杜甫《古柏行》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岁老:年代久长。弥:更加。 阳骄:太阳暴晒。阴:枝叶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宋·张耒《夜坐》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相对:两棵桧树相对。 敢:不敢。未要奇:不标新立异。 九泉:指地下。蛰龙:潜伏着的龙。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诗经·卫风·氓》燕草如碧丝,泰桑低绿技 唐·李白《春思》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绿筱:嫩绿的小竹。 媚:妍美动人。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 意谓白云环绕着远处隐僻的山石,绿竹在清澈的水边妩媚动人。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君:指竹。 《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怜:爱。 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绿垂句;被风吹折的细嫩竹下垂着。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唐·岑参《范公丛竹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立:长成。 露:呈露。显:突出。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撩:引逗,挑弄。 清·郑燮《板桥题画·竹》描写树木的古诗词名句(二) 描写杨柳树的诗句和描写其他草木的诗句 Artsdome汇编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萧萧:风声。愁杀:愁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 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丝绦:丝织的带子。 唐·贺知章《咏柳》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烟:雾。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唐·岑参《题潘阳郡汾桥边柳树》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须臾:一会儿。争:怎。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唐·张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袅袅风缲探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袅袅:纤长柔弱的样子。缲:抽茧出丝。 草缕:如线的嫩草。茸茸:柔软细密的样子。 唐·白居易《天津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鸭绿:指春季溪水的颜色。粼粼:清澈的样于。 鹅黄:淡黄色,指嫩绿的柳条。袅袅:随风摇曳的样子。 前句说绿水在春风中泛起微波;后句说嫩柳在春日中轻摇。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燃:形容极红。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烟弄柳条 宋·吴亿《南乡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他日:过去。差池:参差不齐。 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憔悴晚烟痕:谓柳条枯槁,在暮霭中显得凄凉。 两句写秋柳已失去春天时那种盎然的生机。清·王士祯《秋柳》橘逾淮而北为枳 淮:淮河。 逾:越过。枳:亦称“枸橘”,果实肉少而味酸。 《周礼·冬官考工记》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木欣欣以向荣。 3.描写植物“茁壮成长”的诗句有哪些[柳] 1.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田庶 【清】《西湖柳枝词》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朝 贺知章的《咏柳》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 杜甫的《绝句》 [海棠] 1.清秋湛露挹琼芳,素影摇窗玉砌旁。——朱受新 《白秋海棠》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南宋李清照的《如梦令》 [莲、荷]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3.小河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菊] 1.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宋·欧阳修《菊》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元稹的《菊花》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盛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杏] 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中唐戴叔伦的《苏溪亭》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描写植物茁壮生长都是在春天 下面是几首描写春天的诗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表达“植物茁壮成长”的古诗词有哪些1、《感遇》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2、《赠元绂》 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 3、《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皆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4、《古柏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5、《孤桐》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5.形容植物长得多而茁壮的成语枝繁叶茂 zhī fán yè mào [释义] 枝叶繁密茂盛。 [语出] 明·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辨形] 繁;不能写作“烦”;茂的下部不能写作“戍”。 [近义] 枝叶扶疏 生机勃勃 兴旺发达 [反义] 死气沉沉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校园里20年前种下的夹道树;如今都是~的了。 6.形容长大的诗句《喜见外弟又言别》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夏夜宿表兄话旧》年代: 唐 作者: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木兰花/玉楼春》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 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 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 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途中逢友人》年代: 唐 作者: 项斯 长大有南北,山川各所之。 相逢孤馆夜,共忆少年时。 烂醉百花酒,狂题几首诗。 来朝又分袂,后会鬓应丝。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颂古四十四首》年代: 宋 作者: 释法泰 生无所生,死无所死。 风动尘飞,波澄浪止。 和合离散,随处发现。 满月弯弓,双雕一箭。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年代: 元 作者: 赵孟頫 忽忽岁将尽,人事可稍休。 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飕飗。 墙南地不冻,垦掘为坑沟。 斫桑埋其中,明年芽早抽。 是月浴蚕种,自古相传流。 蚕出易脱壳,丝纩亦倍收。 及时不努力,知有来岁不。 手冻不足惜,冀免号寒忧。 《杂兴四首》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湖上山林画不如,霜天时候属园庐。 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 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聊相车。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年代: 宋 作者: 孙应求 少年不学待何年,长大无成莫怨天。 况是各随贤父训,岂容弗肯播菑田。 《吴体寄张季长》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剑南途路长。 平生故人阻携手,万里一书空断肠。 人生强健已难恃,世事变迁那可常? 两家子孙各长大,他年穷达毋相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