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有格调高的诗句

1.表现中国格调的古诗词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此 词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 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 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简析】 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这次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她仍遣人送酒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词,挥笔题写于园壁。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简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 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 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 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注]洲。 【简析】 “梳洗”在晨,“斜晖”临暮,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景切情,尤有神韵。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简析】 这首词层次清晰,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怎一个愁字了得。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简析】 那销歇的馨香、摧败的残叶,那绿池的西风愁波、美人憔悴自伤,经此气息的熏染,遂相绾而上臻于凄美绝伦之境界--一声"不堪看"的轻叹,竟化作群芳芜 秽、美人迟暮的千古同叹。

过片字句更精美至绝,意象更凄迷朦胧。此首与上首一咏春恨、一咏秋怨,而格调亦一清空,一沉郁。

才人才情,真无限量,宜后之才人 如苏东坡、王国维辈,折服推赏无已。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远知何处 【简析】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

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

室内罗幕不御轻 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

上片用比兴之 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下片另拓词境。

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 地之间。

他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

2.有没有关于"格调"二字的诗

>; 秦韬玉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惠洪

野鹤精神云格调。逼人气韵霜天晓。

>; 陈亮

雨〉人《。格调还依旧。

>; 曹邍

轻盈,便似觉、酴醿格调粗俗。

>; 蔡士裕

别一样、风流格调。

>; 张乔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 方干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

>; 韦庄

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

>; 周朴

不掩盈窗日,天然格调高。

>; 王哲

仙格调,自然开发。

3.表现中国格调的古诗词

应折柔条过千尺,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

词 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都写得哀感动人,是梦后事;忘却身份,锦书难托。莫!莫!莫! 【简析】 陆游初娶唐氏。

【简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 倚阑干。 【简析】 那销歇的馨香,黄縢酒,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感情,有悲有喜。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那绿池的西风愁波、美人憔悴自伤。

错,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

下片另拓词境,夫妇风情甚美。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美人迟暮的千古同叹,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 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

念月榭携手,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 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简析】 此词上片情景两融,所造形象意境有独到之处。首二句是 伤春,三、四句即写到伤别,五、六句则是伤春与伤别交 织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厚。

下片写清明已过,风雨已 止,天气放晴了,但思念已别的情人,何尝忘怀?虽不忍 去游故地而又不忍不去,尤见其情感浓深。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简析】 元丰二年,暮冬。

会稽山上,微云轻抹;越州城外,衰草连天。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秦少游正与一位歌妓举杯话别。数月前,蓬莱阁 内一见钟情的往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

眼前是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客心凄楚,更难舍惺惺相惜的知音。

此情此景,令人销 魂。万种离情,这会儿都付与赠别的香囊,轻分的罗带。

半生来,功名不就,空赢得薄情郎的恶名。此一去,何时重逢?禁不住泪沾城不见,灯火黄昏。

破阵子 【南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简析】 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 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 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斜阳冉冉春无极,满城春色宫墙柳,毫无雕琢的痕迹,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此 词情节,有起有伏,更多象征性,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王国维辈,折服推赏无已,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帘外雨,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经此气息的熏染,真情实境.明白如话,含蓄深沉。

这 对抒情诗来说。用词来悼亡、菊皆著愁之色彩,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

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 此词分三段。

一段以柳色来铺写别情。兰,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

梨花榆火催寒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遂相绾而上臻于凄美绝伦之境界--一声"!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愁草瘗花铭,离愁别恨更加深重。

上片用比兴之 笑。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错,语意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怎一个愁字了得。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肠断白萍[注]洲。主人公登楼望远、一咏秋怨,而格调亦一清空,一沉郁。

才人才情。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似梦里、摧败的残叶。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用笔,有进有退。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远知何处 【简析】 庭园中?“脉脉”、“悠悠”状景切情。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 寒,双燕早已飞去,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满地黄花堆积,欢情薄。

东风恶,原是不假。

4.描写“格调”的句子

1. 人生六然: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

3. 愚者坐以待毙,智者坐以待币。

4. 小忍是修养,大忍是深谋。

5、远望天山,山顶千年积雪,像一位久经沧桑的白衣老人安详地卧在那里。

6、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7、天下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幻想自己长生不老,却能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格调。

8、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王爷, 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

9、为一线微茫憧憬一意孤行,这众生芸芸谁不曾如此任性。

10、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11、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12、你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气,其实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

13、这个世界上有六十几亿人口,但某个瞬间,只有这一个人,就能敌得过千军万马,四海潮生。

14、当你自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后,又何必在乎别人以与众不同的眼光来看你。

15、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16、哪堪得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独坐饮春茶。

5.形容优雅的诗句有哪些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2、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4、春宫怨

唐代: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译文: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5、中山孺子妾歌

唐代:李白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译文:中山王的孺子妾,只是凭着美丽的容貌而得到中山王的宠爱。虽然说比不上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但仍然是当时的绝色佳人。庭院天井中生出的桃树和李树,花开在初春季节,分外艳丽。一贵一贱,自己怎么能够决定呢,全在于上天的安排。

芙蓉花在寒意渐深的秋霜季节里渐渐老去凋零,美人的团扇很久不用,已经落满了灰尘。戚夫人在高祖时曾是多么得宠,却落得髡发入舂市的悲惨下场。万古以来,失意人的悲辛都是一样的啊!

6.急找一些有韵味的,带点悲伤情调的诗词..拜托了..

徐昌图的《临江仙》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写离别之苦的经典之作)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话说这首:一首压倒全唐)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描写暮春的~~)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经典之作!!)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是柳永作品中,最著名的写景诗)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偶喜欢冷香意韵的诗,以此为最)临江仙 寒柳纳兰容若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浪淘沙纳兰容若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疏帘犹自隔年垂,半卷夕阳红两入,燕子来时。

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长短亭外长短堤,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主的意境,我们都知道、、、)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青门引.春思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折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不多说啥。

又是一个信手拈来皆是极品的主。

沈园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后主的爹。

)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玉楼春【宋】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虽然不喜欢晏殊!)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

7.形容格调的词语

派头、气势、气魄、气概、风致

一、派头 [ pài tóu ]

解释:气派(多含贬义):~不小。

引证:马烽 《太阳刚刚出山》:“你们这里真像个跃进的派头。”

二、气势 [ qì shì ]

解释:(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磅礴。人民大会堂~雄伟。

引证: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三、气魄 [ qì pò ]

解释: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该校气魄远不如燕大之大。”

四、气概 [ qì gài ]

解释: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英雄~。~非凡。

引证:萧三 《血青》诗:“革命志士气概雄,宁为儿女愁!”

五、风致 [ fēng zhì ]

解释:风味;风趣:别有~。

引证:胡适 《序》:“一方面的慷慨悲壮,一方面的宛转缠绵,都极尽平民文学的风致。”

8.怎么看出古诗词的格调高低

悲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

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首开其端,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经历,以“悲秋”,“秋兴”为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

这首《悲秋》诗,并未凭秋色以诉离情,托秋意以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诗一开始,即紧扣题目,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斋怅然想望的画面。

首句在“扉”前着一“晚”字,交代了时间,又渲染了冷寂的气氛。次句在“斋”前着一“高”字,标明了立足点,为所见愈远作了铺垫。

李白《折荷有赠》诗:“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情景与之略相似,但此处写得较为含蓄深沉。

诗人没有明说怅望什么,而是留下悬念,径直引着读者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别浦。“别浦”是通大江的小河汊。

南朝宋代谢庄《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经乔林兮遇猿惊。”唐人郑谷《登杭州城》诗中,也有“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的佳句。

遥看别浦,双双行舟扬帆而去,渐渐隐没;极目凝望,广漠而静谧的荒野伸向远方;荒野尽头,天似穹庐,边际四垂,寥廓苍茫。萧瑟落寞的景象,映衬出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

作者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当时的台谏官(御史的别称)已成为秦桧排斥异己的工具,只要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讳”,无不争先揭发邀功。

这首诗作年无考,从内容上看,作者关切时事,委婉曲折地表示出对秦桧推行投降政策的不满。“雨意”一联,借眼前实景写出了蕴结在心底的情思。

“雨意欲晴”和“寒声初到”,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实中寓虚,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诗人赋予“山鸟”“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到季节的变易。

作者当时正处在宋金对峙的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与欢乐,惟有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潜伏着危机的苗头。“井梧翻叶动秋声”,诗人运用“井梧”的物候特征,含蓄不露地暗示他不甘于沉默,不屈于威压的决心。

最后,作者一变前文的铺叙景物的格局,直抒胸臆,以“丈夫感慨关时事”的壮语作结,痛快淋漓地托出全篇的主旨,并且断然鄙弃楚人宋玉伤时悲秋、惆怅自怜的儿女之情。诗人的伟大抱负,对个人穷通不萦于怀的豪迈气度,跃然纸上,读了令人击节赞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作者“词气恬静而轩爽,无一切淟涊龌龊之态”,实属平允精当之论。诗名《悲秋》,作者不写一个“秋”字,而是通过“西风”、“寒声”、“井梧”等事物的典型特征,刻画出秋的意境。

全诗气韵生动,时人称其“诗效杜甫古律格,句法逼真”(见《宋诗钞·知稼翁集序》)。作者托景抒情,把复杂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形象表达出来,寓悲壮于闲谈之中,的确耐人咀嚼,引人涵咏寻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