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举国大事的诗句

1.描写“关心国家大事”的对联或诗句有哪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示儿》

[ 宋 ]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唐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5.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6. 杜甫(712~770),字子美,甫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2.关于小事成就大事的名言名句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白话译文:泰山之所以雄伟高大,气势磅礴,是因为他不拒绝每一粒土壤。海之所以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奔腾不息,是因为他不拒绝每一条细小的河流。

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白话译文: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时期赵国·荀子《劝学篇》

白话译文: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喻老》

白话译文: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5、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清·刘蓉《习惯说》

白话译文: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海不择细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积跬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