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吃团圆饭的诗句

1.关于除夕团圆饭的诗歌

1) 《元旦试笔》[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2)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

——唐 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3) 《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4) 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唐 孟浩然《除夜乐城张少府宅》 5)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6) 《凤城新年词》[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 《鹧鸪天·丁已除夕》[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8)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9) 宫阙星河抵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唐 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 10) 《迎春歌》[明]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11) 《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哪位大侠给几句可以给几句有关于吃年夜饭的句子,写作文用

拣菜、拣葱、洗菜、打鸡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就说打鸡蛋吧,我轻轻的磕了两三下,鸡蛋壳纹丝不动,连个小小的隙缝也难以看见,那点儿小缝仿佛在嘲笑我呢!我一着急,在桌子沿边重重的磕了一下,这下可惨了,鸡蛋清顺着我的手流到了地面,而蛋黄也“寥寥无几”了,一个鸡蛋就成了我的“牺牲品”。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坏家伙,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行,我这就再打给你看看,哼……”打到第二个鸡蛋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终于顺利的鸡蛋打好了。

说到准备年夜饭,给鹌鹑蛋剥皮儿可是我最喜欢的活儿了。因为,我常把鹌鹑蛋剥坏,只要一剥坏,我就会一口把鹌鹑蛋吃进肚子了,一边干活儿,一边还能享享口福,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今天干这个活儿时,妈妈时刻在旁边“监督”着我的一举一动,一个个又白又嫩的鹌鹑蛋只能好好的就躺在了盘子里,虽然没有饱“口福”,但看到这些“成就”,我也是欣喜上心头。

在紧张的劳动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一看窗外,一个个红红的大灯笼已经亮起来了,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也开始凑起了热闹。在看看我们家的大桌子上,爸爸这个大厨已经把刚才我和妈妈的劳动成果做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

看着这些丰盛的大餐,耳中好像传来了若隐若现的新年钟声,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也悠然间越来越浓、越来越浓,“牛年”终于来到了!

3.描述吃团圆饭的情景

70年代

中秋节赶回家姐妹相聚

讲述者:郭丽

年龄:52岁

内容梗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句话对郭丽这一代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了。插队时,郭丽为了多挣工分,连生病都要坚持下田劳动。可到了中秋节,郭丽还是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回去与家人团聚。

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解放东路西巷。我有两个姐姐,我和她们年龄相差不大,成天在一起,感情特别好,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下乡插队把我们姐妹三人第一次分开了,七十年代初,姐妹三人陆续去了不同的地方。

1972年时我16岁,去了兴安插队。

在农村,每天的生活就是劳动挣工分,每天都把头埋在地里,插秧、除草、施肥。三姐妹中,我所在生产队的工分算得最多,十分差不多可以挣一元钱。为了多挣工分,有一次,我发了烧仍坚持出工。

可是,农村单调的生活还是让我很想家,很想和姐姐们在一起,彻夜长谈。但由于当年通讯不便,我即使回家也很难与两个姐姐碰上见一面。

于是,中秋节成了我们三姐妹最好的聚会时间。

那一年,离八月十五还有好几天,我早早就向队里请了假,回家过中秋。可没想到,姐姐们比我还要急,已经在家里等我了。妈妈看着我们三姐妹“旷工”过中秋,连笑带骂地说,“你们三人一回来,又要吃月饼,又不挣工分,里里外外可亏了不少钱呢。”

八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姐妹三人坐在漓江边,一起看天上的月亮,聊各自在乡下的见闻、聊城里的招工信息、聊大家何时返城。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很想能再像那晚一样,姐妹三人在月下彻夜长谈。

60年代 丈夫捧出了我最爱吃的月饼 讲述者:顾兰英 年龄:81岁 内容梗概:顾兰英和丈夫祝五保携手走过61个春秋,回忆起1964年的八月十五,顾兰英老人刻骨铭心。那一年,丈夫孤身来了桂林,把她和三个孩子丢在了家乡无锡。幸好,两年后的中秋,一家人终于在一起过了。 丈夫和我都是无锡人,虽然在桂林生活了40多年,但总是觉得家乡的酥皮月饼最好吃。 1964年中秋,丈夫响应号召支援边疆,只身来到桂林棉纺厂工作,把我和三个孩子都留在了无锡。 八月十五夜晚,丈夫一个人在宿舍,孤零零的,没人和他一起吃月饼,只是在吃晚饭时,他特意给自己加了一个菜,一份苦瓜炒肉,后来他告诉我,那苦瓜的滋味,简直苦到了心里。 丈夫不在,这个家全靠我一人支撑,生活很艰苦,那个中秋节吃酥皮月饼也成了奢望,我只能用大饼包了糖给孩子们解馋,权当作是月饼了。 但最让人揪心的,还是对丈夫的思念之苦,特别是月圆之夜,想起千里之外的丈夫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那天晚上,我甚至梦见自己带着孩子飞到了丈夫的身边。 这样的相思之苦煎熬了我们两年,1966年,棉纺厂为丈夫解决了住房问题,我才带着孩子搬到了桂林,一家五口终于团聚。那年中秋,丈夫悄悄托人从无锡捎回了几个酥皮月饼,月圆之时,他捧着月饼对我说,“跟着我,让你受苦了,快来尝尝你最爱吃的家乡酥皮月饼吧。” 那一刻,我忍不住又落泪了,不过这眼泪满含着欢欣和温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