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幼儿的诗句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而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2.描写儿童可怜的诗句1、《己酉端午》——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贾生》——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一剪梅·中秋元月》——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4、《西江月·遣兴》——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5、《灞上秋居》——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3.描写儿童 亡赖 诗句稚子弄冰 作者: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解释: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译: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其七)与《安乐坊牧童》: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荫正眠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解释: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人伫(zhǜ)立窗口,眼光透过稀疏的篱墙投向一条田间小路。小路又细又长,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路旁树上,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阴;油菜花正在盛开,满地金黄,一片欣欣向荣的阳春景象。 忽然,有个孩子从小路上追着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转眼间,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丛里。小家伙找啊,找啊,在一片黄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杨万里擅长七言绝句,不论农家生活还是自然景物,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活泼,趣味横生,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优秀的古代儿童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人伫(zhǜ)立窗口,眼光透过稀疏的篱墙投向一条田间小路。小路又细又长,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路旁树上,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阴;油菜花正在盛开,满地金黄,一片欣欣向荣的阳春景象。 忽然,有个孩子从小路上追着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来,转眼间,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丛里。小家伙找啊,找啊,在一片黄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杨万里擅长七言绝句,不论农家生活还是自然景物,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活泼,趣味横生,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优秀的古代儿童诗。 4.形容儿童的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贾岛《寻隐者不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吕岩《牧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袁枚《所见》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叶绍翁《夜书所见》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胡令能《小儿垂钓》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胡令能《小儿垂钓》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杨万里《舟过安仁》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雷震《村晚》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杜甫《月夜》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 苏轼《花影》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李忱《吊白居易》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 韩愈《听颖师弹琴》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元好问《京都元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黄庭坚《牧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