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痛失好兄弟的诗句

1.形容兄弟情深的诗句句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寄愁心与明呵,随君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三日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死别己吞声,生别常吞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描写兄弟情的诗句

孟氏》唐.杜甫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2.《伤情》唐.孟云卿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3.《感怀弟妹》唐.沈千运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4.《春日言怀》唐.鲍溶

湛湛琴前酒,期自赏青春。胡为缄笑语,深念不思身。

寂寂花舞多,嘤嘤鸟言频。心悲兄弟远,愿见相似人。

江界田土卑,竞来东作勤。岁寒虚尽力,家外无强亲。

杳窅青云望,无途同苦辛。

5.《忆舍弟》唐.于逖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

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

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3.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

形容兄弟反目成仇的诗句,有如三国时期魏国曹植作的《七步诗》,全文如下:

《七步诗》

曹植 【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4.形容痛失好友的成语

表示绝交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割席分坐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恩断义绝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不相闻问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杜绝人事 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水尽鹅飞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雁杳鱼沉 比喻音信断绝。

一刀两断 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不相问闻 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割恩断义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鸿断鱼沉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义断恩绝 义:情谊。恩:恩情。情义、恩情一概断绝。

音问两绝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鱼沉雁杳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雨断云销 比喻男女恩情断绝。

恩断意绝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恩绝义断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5.写兄弟决裂的诗句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