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女生开朗”的古诗有哪些1、《有女同车》 先秦:佚名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2、《听张立本女吟》 唐代: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3、《蝶恋花》 宋代: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4、《巴女谣》 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5、《越女词》 唐代:李白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2.形容女孩天真快乐乐观的优美诗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3.写出形容女孩天真快乐乐观的优美诗词1、《诗·卫风·硕人》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4、唐·韦庄 《菩萨蛮》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5、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6、宋·王奕《见陈月观二首》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7、《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唐·白居易《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0、唐·李白《清平调》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4.形容“开朗”的诗句有哪些1.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张柬之《相和歌辞。大堤曲》 2. 开心暖胃。最爱门冬水。欲识味中犹有味。记取东坡诗意。笑看玉笋双传。还思此老亲煎。归去北窗高卧,清风不用论钱。——杨无咎《清平乐》 3.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4.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5. 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壮怀空掷班超笔, 久客谁怜季子裘。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殷尧藩《九日》 6.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7.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 8.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苏轼《行香子》 9. 大华积秋雪,禁闱生夜寒。砚冰忧诏急,灯烬惜更残。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更为三日约,高兴未将阑。——吴融《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10.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李世民《仪鸾殿早秋》 5.形容开朗的诗句有关表达乐观开朗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 曹雪芹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 龚自珍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 刘禹锡 ;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 石玉昆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 黄 巢;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 翰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