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天气雾的诗句1、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 只查询李清照的结果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孤城不见天霖雾宋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3、雾窗寒对遥天暮清纳兰性德 只查询纳兰性德的结果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4、暮天遥对寒窗雾清纳兰性德 只查询纳兰性德的结果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5、月晕天风雾不开唐李白 只查询李白的结果 《横江词其六》6、霏霏雾雨杏花天唐温庭筠 只查询温庭筠的结果 《相和歌辞·阳春曲》7、天小雾峰攒唐宋之问 只查询宋之问的结果 《下桂江县黎壁》8、南天三旬苦雾开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晚晴》9、襟豁雾开天唐韩翃 只查询韩翃的结果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10、香雾卷、壶天不夜宋曾觌 只查询曾觌的结果 《倾杯乐》11、雾阁云窗别有天宋袁去华 只查询袁去华的结果 《山花子·雾阁云窗别有天》12、锦地绣天香雾里宋范成大 只查询范成大的结果 《浣溪沙》13、天澹雾漫漫宋吴文英 只查询吴文英的结果 《望江南/忆江南》14、横隔天心寒似雾宋利登 只查询利登的结果 《玉楼春》15、天雾萦身宋冯伟寿 只查询冯伟寿的结果 《云仙引》16、寒雾带天愁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永裕陵歌》17、愁雾锁天衢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虞神/虞神歌》18、宿雾开天霁唐庾承宣 只查询庾承宣的结果 《赋得冬日可爱》19、重雾披天急唐李群玉 只查询李群玉的结果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20、天开宿雾海生日唐刘沧 只查询刘沧的结果 《赠天台隐者》21、冷浸禅天风雾静元王吉昌 只查询王吉昌的结果 《江梅引 神邪归正》22、登天游雾莫逆元姬翼 只查询姬翼的结果 《水调歌头 忆法眷伯瑜老》23、雾敛云收天汉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喝马一枝花·雨过山花绽》24、一声清跸雾开天宋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25、雾雨三日天沉阴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新移竹栽喜於得雨而池中鸂鶒乃以水溢而去戏》26、天寒雾雨正霏微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渔家》27、雾收天落川宋陈与义 只查询陈与义的结果 《晓登燕公楼》28、曛雾蔽穷天南北朝鲍照 只查询鲍照的结果 《冬日诗》29、雾天流碧滋南北朝江淹 只查询江淹的结果 《悼室人诗》30、腥雾欲沈天宋艾可翁 只查询艾可翁的结果 《兵火后野望》31、长蛇嘘雾毒暗天清董晓山 只查询董晓山的结果 《瘗鹤》32、暮雾天无涯清曾国藩 只查询曾国藩的结果 《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33、披雾欲窥天宋陈造 只查询陈造的结果 《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34、涨雾黑天晓宋陈著 只查询陈著的结果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35、三精雾塞天地光宋方岳 只查询方岳的结果 《题祁门岳王庙》36、万家香雾烧天衣宋胡处晦 只查询胡处晦的结果 《上元行》37、雾露淮天恶宋宋祁 只查询宋祁的结果 《思归》38、披雾时看一握天宋王之道 只查询王之道的结果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39、花外班行雾外天宋杨万里 只查询杨万里的结果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40、雾收江际天接水宋袁说友 只查询袁说友的结果 《登嘉州万景楼》。 2.用雾描写天气的诗句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橱 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形容天气雾的诗句1、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 只查询李清照的结果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孤城不见天霖雾宋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3、雾窗寒对遥天暮清纳兰性德 只查询纳兰性德的结果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4、暮天遥对寒窗雾清纳兰性德 只查询纳兰性德的结果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5、月晕天风雾不开唐李白 只查询李白的结果 《横江词其六》 6、霏霏雾雨杏花天唐温庭筠 只查询温庭筠的结果 《相和歌辞·阳春曲》 7、天小雾峰攒唐宋之问 只查询宋之问的结果 《下桂江县黎壁》 8、南天三旬苦雾开唐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晚晴》 9、襟豁雾开天唐韩翃 只查询韩翃的结果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10、香雾卷、壶天不夜宋曾觌 只查询曾觌的结果 《倾杯乐》 11、雾阁云窗别有天宋袁去华 只查询袁去华的结果 《山花子·雾阁云窗别有天》 12、锦地绣天香雾里宋范成大 只查询范成大的结果 《浣溪沙》 13、天澹雾漫漫宋吴文英 只查询吴文英的结果 《望江南/忆江南》 14、横隔天心寒似雾宋利登 只查询利登的结果 《玉楼春》 15、天雾萦身宋冯伟寿 只查询冯伟寿的结果 《云仙引》 16、寒雾带天愁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永裕陵歌》 17、愁雾锁天衢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虞神/虞神歌》 18、宿雾开天霁唐庾承宣 只查询庾承宣的结果 《赋得冬日可爱》 19、重雾披天急唐李群玉 只查询李群玉的结果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20、天开宿雾海生日唐刘沧 只查询刘沧的结果 《赠天台隐者》 21、冷浸禅天风雾静元王吉昌 只查询王吉昌的结果 《江梅引 神邪归正》 22、登天游雾莫逆元姬翼 只查询姬翼的结果 《水调歌头 忆法眷伯瑜老》 23、雾敛云收天汉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喝马一枝花·雨过山花绽》 24、一声清跸雾开天宋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 25、雾雨三日天沉阴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新移竹栽喜於得雨而池中鸂鶒乃以水溢而去戏》 26、天寒雾雨正霏微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渔家》 27、雾收天落川宋陈与义 只查询陈与义的结果 《晓登燕公楼》 28、曛雾蔽穷天南北朝鲍照 只查询鲍照的结果 《冬日诗》 29、雾天流碧滋南北朝江淹 只查询江淹的结果 《悼室人诗》 30、腥雾欲沈天宋艾可翁 只查询艾可翁的结果 《兵火后野望》 31、长蛇嘘雾毒暗天清董晓山 只查询董晓山的结果 《瘗鹤》 32、暮雾天无涯清曾国藩 只查询曾国藩的结果 《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 33、披雾欲窥天宋陈造 只查询陈造的结果 《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 34、涨雾黑天晓宋陈著 只查询陈著的结果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 35、三精雾塞天地光宋方岳 只查询方岳的结果 《题祁门岳王庙》 36、万家香雾烧天衣宋胡处晦 只查询胡处晦的结果 《上元行》 37、雾露淮天恶宋宋祁 只查询宋祁的结果 《思归》 38、披雾时看一握天宋王之道 只查询王之道的结果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39、花外班行雾外天宋杨万里 只查询杨万里的结果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 40、雾收江际天接水宋袁说友 只查询袁说友的结果 《登嘉州万景楼》 4.有关描写大雾天气的句子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雾里看花,雾因花而美丽,花因雾而朦胧,一如诗人的情感。 雾在山间游动,像画家泼墨,使原来的山变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不一会儿,大雾把我们团团裹住,我们大雾中摸下山来。回头望去:那雾还没有散尽,山峦迭翠,莽莽苍苍,雾霭好像给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又如那皑皑白雪。真是:无山不飞云,无云不绕山。这次,我们虽没有见到日出,但却欣赏到了白云山雾海的壮丽多变,让我感叹于这大自然的有心。 出门,细细的朦朦的湿气扑面,那脸上轻柔的绒毛似乎都不堪承载,盈盈笑倒。睫毛伴着轻柔的水珠,清凉的感觉润到心底。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美丽,披了满身的雾气匆匆行走,行走在雾气里。 雾都的冬天 冬季的重庆是一个见不到雪的城市,冬季的重庆只看得见朦胧的雾气,这也许是每一个生在重庆的孩子想见到雪的原因。 重庆最大的特点是雾。 初冬的早晨是这个季节最好的时光。大雾笼罩着街道,羽毛般的轻雾缓慢地流动、轻盈飘荡。出门,细细的朦朦的湿气扑面,那脸上轻柔的绒毛似乎都不堪承载,盈盈笑倒,睫毛伴着轻柔的水珠,清凉的感觉润到心底。笼罩在乳白色浓雾中的重庆城,就像笼罩着一层厚厚的冰淇淋。走在大街上,恍如行走在云雾中,飘飘渺渺。街道一片模糊,行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漂亮的水晶盒中。大团大团的雾翻滚着,像千军万马,遮天蔽日。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色的车灯,不断地按着喇叭。雾气里,送过来往行人的欢声笑语,当并不耀眼的太阳光照射到山顶上的时候,雾气便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家乡渐渐地显现在太阳下。 今年的冬天刚到就出现了满天都是雾,看不见也摸不着,撞到了什么东西都还不知道,跟梦一般的神秘景象。让人走进了全身披着湿漉漉的轻纱的仙岛,以为来到了仙境,还醉卧梦乡未醒呢!在江面上,雾气腾腾好似有人把江水都烧的沸腾,一眼望去只有那白白的雾,什么都看不见。在城市里,说它有吧,看不到那些建筑;说它没有吧,迷雾开豁的地方,又隐隐露出建筑部分的轮廓,随着迷雾的浓淡,变幻多姿,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仿佛是海市蜃楼。 到了中午,雾淡淡的散开了,射下了无数缕阳光,但还是有一层薄薄的雾引入眼帘,像是给重庆穿了一件纱的衣服。人们的欢声笑语和轻柔的雾相交织,愉悦了我的心情,更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文人的诗篇之间。 雾里看花,雾因花而美丽,花因雾而朦胧,一如诗人的情感。 雾在山间游动,像画家泼墨,使原来的山变成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我喜欢我家乡的雾,再凶的龙卷风也把我爱雾的爱卷不走,再冷的西北风也吹不走我对雾的爱。 望采纳谢谢!希望能帮到你! 5.用雾描写天气的诗句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关于雾雨的诗句一、描写雾的诗句 1. 凌雾行 (韦应物)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2. 雾 (李峤)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3. 咏雾 (苏味道)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4.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李益)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5. 咏雾 (董思恭)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6.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刘禹锡)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7. 夏日晚望 (贯休)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8. 菩萨蛮 (李晔)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9. 唐享昊天乐•第五 (武则天)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10.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李隆基)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11.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12. 菩萨蛮 (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13.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14. 石桥 (李祎)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15. 秋日即目 (李世民)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16. 赋得花庭雾 (李世民)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17. 冬日临昆明池 (李世民)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18. 咏雨 (李世民)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19. 相和歌辞•江南弄 (李贺)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迭山献红嵯峨。20. 江南弄 (李贺)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21. 兰香神女庙 (李贺)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22. 拂舞歌辞 (李贺)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23. 句 (苏颋)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24.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 (李乂)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25.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李乂)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26. 寄胡皓时在南中 (李乂)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二、描写雨的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7.形容“云雾”的诗句有哪些形容“云雾”的诗句如下: 1、唐代李贺的《相和歌辞·江南弄》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2、唐代苏颋的《句》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 丑虽有足,甲不全身。 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3、南唐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4、唐代李世民的《冬日临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5、唐代李世民的《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6、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