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会就要学,有疑问就要请教的名言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1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自己不思考就问别人用什么诗句或成语来形容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 【解释】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干《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结构】动宾式。 【用法】多含褒义;有时也作贬义;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地讲话、做事。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假;不能读作“jià”。 【辨形】索;不能写作“锁”。 【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例句】 (1)在知识竞赛会上;他~;对答如流。 (2)他~;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3.表示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的名言是表示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的名言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扩展资料 一、基本信息 1、发 音 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2、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3、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4、示 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二、出处简介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语言表达”的诗句有哪些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语言表达”的诗句有: 1、宋 柳永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唐 李白 《三五七言》: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3、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4、唐 李商隐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5、元 徐再思《蟾宫曲·春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6、宋 李冠 《蝶恋花·春暮》: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7、唐 陈陶《陇西行四首》: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8、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宋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5.形容认定一个人就不会改变的诗句古代流传下来的民歌诗词有不少形容认定一个人就不会改变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诗句包括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唐代佚名的《菩萨蛮》“要休且待青山烂”,韦庄的《思帝乡》“妻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等等。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菩萨蛮》 【唐】佚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妻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6.形容“不忘本心”的诗句和古诗有哪些形容“不忘本心”的诗句和古诗有: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 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虞美人》纳兰性德 译文:我已不是十年前的那个人,时光划破我的胸口,叫你看清我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4、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史记·屈原列传》的《渔父》 译文:整个世道都浑浊,惟独我屈原一个人干净;所有的人都喝醉了,惟独我屈原一个人清醒。 5、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戴叔伦 译文:与各种事物打交道并不会感觉到累,因为自己始终秉持着一颗正直的心处理各种问题。 1、《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虞美人》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3、《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史记·屈原列传》的《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5、《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戴叔伦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7.形容“不做事情不知事情不容易做”的诗句有哪些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 白话译文: 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广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