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韦应物的诗词全集1、《秋夜寄丘员外》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滁州西涧》山水诗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长安遇冯著》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 4、《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 5、《调笑·胡马》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 6、《东郊》描写春天 唐·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 7、《赋得暮雨送李曹》友情诗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 8、《寄李儋元锡》思念诗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9、《寄全椒山中道士》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 10、《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 11、《夕次盱眙县》思乡诗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 12、《幽居》 唐·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 1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唐·韦应物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风条洒馀霭,露叶。 14、《杂曲歌辞·行路难》 唐·韦应物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故人赠妾初相结,恩。 15、《拟古诗十二首》 唐·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 16、《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友情诗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 17、《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唐·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18、《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 19、《登楼寄王卿》 唐·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20、《寒食寄京师诸弟》寒食节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 2.韦应物写的诗词大全《秋夜寄丘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长安遇冯著》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东郊》吏舍踞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赋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3.关于韦应物的诗词有哪些韦应物的诗词 1.《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2.《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 3.《闻雁·故园渺何处》 4.《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 5.《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 6.《春思·野花如雪绕江城》 7.《观田家·微雨众卉新》 8.《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 9.《调笑令·胡马》 10.《池上·郡中卧病久》 4.韦应物写的诗词大全《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东郊》 吏舍踞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5.顾况和韦应物五古诗1、《宫词》孤独 唐·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2、《相和歌辞·乌夜啼二首》 唐·顾况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毕逋拨剌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3、《杂曲歌辞·游子吟》 唐·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 4、《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唐·顾况 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 5、《杂曲歌辞·古离别》 唐·顾况 西江上,风动麻姑嫁时浪。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1、《秋夜寄丘员外》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滁州西涧》山水诗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长安遇冯著》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 4、《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诗三百首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 5、《调笑·胡马》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 6.韦应物的诗歌有些什么特点韦诗的特点,其实是不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的,所谓“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白居易语),不过是一种笼统的说法,韦诗有许多微妙之处,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如下面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后面那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最富神韵,所有言之不尽的感情,都在不言之中渗透出来了。 乍看时我想起了贾岛那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当然这两句诗是大不相同的,只是字面上接近一点而已,且一个是古诗,一个是律诗,很多地方不能简单地对比,我只能说,我更喜欢前一句的空灵曼妙。 对这首诗,苏东坡很是推崇,他曾依韵作诗云: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飞空本无迹。 这首和诗显然是有些做作的,后人也多不予认可,如《许彦周诗话》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东坡用其韵曰:‘聊戏庵中人,飞空本无迹。 ’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岘傏说诗》:“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 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旨也。”绝唱不当和,固然,但为什么不应当和,谁也说不清楚,这就是微妙。 说到这里,又牵涉到一个模仿的问题。自五四以来,为文大多崇尚个性,模仿似乎是件失身份的事,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不能完全抹掉前人的痕迹。 明朝的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固然不对,但一味地追求个性,刻意去摆脱前人留下的烙印,也同样让人感到做作,在《个性的文学》里,周作人提出四点结论,其中第二点、第三点分别是“个性的表现是自然的”与“个性是个人唯一的所有,而又与人类有根本上的共通点。 ”出之自然而又与前人有共通之处,这才能算是好的文学。 我的意思则是“寓创造于总结”,或者说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做学问的路其实有大半就是在总结,然后根据经验谨慎地创造。 不会总结的人,恐怕也创造不出什么好的东西来。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模仿也是一种总结,人的个性多有相近相通之处,只要能模得其神而不拘于形,就值得称赞,或者在前人的路上又多走出一段来,那就更是不凡的艺业了。 在古诗方面,是有先例的,我记得李商隐有一首七律《杜工部蜀中离席》,乃模仿杜甫风格而作,沉郁雄浑,得其神髓,其中亦自有一段不同于杜甫的妙处: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全诗对仗工稳,衔接自然,无一字不佳妙,正是老杜风范,但细细品味,确实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微妙之别,其中缘由,就是他们性格的问题了。此外印象较深的,还有顾炎武的《海上四首》,像极了杜甫的《秋兴八首》,也同样是众口赞颂的佳作,但因篇幅的考虑,就不再引用了。 韦应物写诗也爱模仿,主要是模仿陶渊明,可能二人的禀性也很相近吧,比如下面这首《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又如《效陶彭泽》: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这两首诗都是可以学陶的,无论语言还是思想,都与陶渊明相似,对此,邢昉评曰:“体质自与陶近,不拟肖而合矣。 ”(见《唐风定》),周紫芝曰:“古今诗人多喜效陶渊明体者,如和陶诗非不多,但使渊明愧其雄丽耳。韦苏州诗云……非惟语似,而意亦大似,盖意到而语言随之也。” (见《竹坡诗话》),陆时雍则看到了陶韦内在的差别,在《唐诗镜》中,他提出:“陶澹而深,韦澹而浅。 ”这句话说的很妙,但诗之深浅不代表其高下,陶诗哲思深邃,寄意邈远,固然非凡,如韦诗之清浅可爱,亦自有它的一番韵致,不可等闲视之。 此外韦诗中也有“不曰效陶,实自真意”(刘辰翁语)的,如下面这首《郊居言志》: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 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 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模仿的问题说完了,再回到篇首提出的“琐屑”上来,我觉得有两种“琐屑”,一种是感情上的,一种是生活上的。 感情方面,就是一些生活化的细微的感触和情怀,这种感情必须是平淡有味可以反复咀嚼的,像李白那样的大悲大喜,则不免做作而失实。 王维对此则特别擅长,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渭州曲》,都是典范,难以企及,杜甫的《羌村三首》、《赠卫八处士》亦复如此。 韦应物在这方面也有佳作,但比之王杜,终归是略逊一筹,较好的诗有《京师叛乱寄诸弟》: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 7.韦应物的五言古诗《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月夜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代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 何人最往还。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