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雄鹰展翅”的诗句有哪些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出自唐代:李白《上李邕》 白话文释义: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2,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出自唐代:崔铉《咏架上鹰》 白话文释义:雄鹰心志在天边,身子却困在架子上,想要腾飞却没有机会和条件。最终总会翱翔在万里碧空之中,只是不知道谁是解开绳子的人。 3,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出自唐代:柳宗元《笼鹰词》 白话文释义:萧瑟的秋风里飘飞着严霜,雄鹰展翅直上九霄迎接那曙光。铁翅冲破云雾,斩断长虹,挟带着雷电掠过平旷的山岗。忽然俯冲下来,披荆斩棘,抓起狐狸与兔子又重回九天之上。利爪存毛,钢喙沾血,百鸟纷纷躲藏,雄鹰环顾四周,无人能敌,不禁慷慨激昂。 4,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出自唐代:李白《赠郭季鹰》 白话文释义:你认为与群鸡争食物是可耻的,你只与凤凰般高雅的人为群。有朝一日,奋羽高飞九千仞,在紫氛氤氲的太空遨游。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现代:**《沁园春·长沙》 白话文释义: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2.形容展翅翱翔的成语展翅高飞、振翅翱翔、展翅高飞、鸿翔鸾起、鹏程万里等。 1、展翅高飞 【解释】: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译文】:这哭泣,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说惨,鹤唳猿啼。就是那树上的鸟儿,的展翅高飞忒楞楞。 2、展翅翱翔 【解释】:振翅,鼓翼扑打,尤指扑打翅膀。常写有志气、努力向上的人。翱翔,在天空中任意飞翔。指有志气,一心向天空任意飞翔的人或物。 【出自】:明·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鸾和凤并翱翔,云霞灿灿夺目光。" 【译文】:鸾鸟和凤凰一起翱翔,云霞灿烂灿烂夺目光芒。 3、展翅高飞 【解释】: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译文】:这哭泣,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说惨,鹤唳猿啼。就是那树上的鸟儿,的展翅高飞忒楞楞。 4、鸿翔鸾起 【解释】:如鸿雁高翔,如凤鸾振起。比喻奋发有为,仕途得意。 【出自】:南朝·刘孝标《与宋玉山元思书》: “窃观先生未能鸿翔鸾起,腾霞跻汉;将由囿空桑麻,田无负郭。俛眉翕肩,以斯故尔。” 【译文】:我观察先生不能鸿翔鸾起,腾霞登汉;将由园林空麻,田没有辜负郭。低头翕肩,因为这样所以你。 5、鹏程万里 【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译文】:大鹏鸟在飞往南海的时候,水溅起来的浪花就有三千里之高,两个翅膀乘着盘旋向上的旋风而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3.形容“雄鹰展翅高飞”的四字词语是什么鹰击长空、展翅高飞、高飞远翔、鸿鹄高翔、鹏路翱翔 1、鹰击长空yīng jī cháng kōng 释义: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出处:现代·**《沁园春·长沙》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译文: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2、展翅高飞zhǎn chì gāo fēi 释义: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译文:这场哭,只哭得那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就是那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地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 3、高飞远翔gāo fēi yuǎn xiáng 释义:飞得既高又远。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译文:鸿鹄飞得高飞得远,它所依靠的是翅膀上健壮的羽毛。 例句:希望你可以在高飞远翔,一飞冲天。 4、鸿鹄高翔hóng hú gāo xiáng 释义:象天鹅那样飞得又高又远。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译文:象天鹅那样飞得又高又远,一飞就是一千里。 5、鹏路翱翔 [ péng lù áo xiáng ] 释义: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出处: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译文:柴荆生长在安居东业的土地上,远大前程要看能飞翔的高度。 4.有哪些诗句是告诉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陶渊明通过一系列的飞鸟形象,我们可以领悟到陶渊明的思想历程。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十六),便是那时的生活写照。陶渊明深受儒学浸染,胸怀壮志,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因此,他走出闭塞的家门,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创作了大量借鸟抒怀的作品。通过鸟意象的承载,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积极向上,追求建功立业的文人形象。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归鸟》之一)鸟儿怀着宏伟的志向,一大早就离开了舒适的栖居地,大鹏展翅扶摇直上,奋勇向前。无际的万里长空是它驰骋的天地,飘渺的云端是它的理想居所。诗人崇高的理想追求、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在鸟的搏击长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联句》中,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这种搏击风云的豪情壮志, “鸣雁乘风去,去去当何极”。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杂诗十二首》十二)宣告了这个有为青年开始了人生价值追求的历程,展开了宏大的抱负。气盛、志大、品高的陶渊明,开始像飞鸟一样展开翅膀,积极地追求建功立业。他的这种豪情壮志,在《杂诗十二首》(之五)中通过展翅高飞的飞鸟充分体现出来: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是陶渊明暮年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所发的感慨,他年轻时就怀有“大济于苍生”之志,这种经世治国的远大志向,一直到晚年仍使他豪气横生。“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把治国平天下的“猛 志”比作展翅高飞的鸟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豪情壮志,他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这个时候历史给东晋带来一个时机,东晋宰相谢安遣其弟谢石、侄谢玄、次子谢琰抗秦,取得了淝水之战大捷,这给陶渊明带来了希望,激起他的满腔热血,决定忠心报国。 他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之八)。诗中透露出一股磅礴之气,年轻的诗人刚强奋发,慷慨激昂,怀揣爱 国之志,要求收复北方失土,统一中原,诗人渴望独自佩剑神游,为祖国统一一展豪侠之举。 陶渊明在崇高的理想和强烈抱负的思想支配下走上了仕途,然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使诗人在仕途中到处碰壁。于是诗人的理想和现实发生了矛盾,由此形成诗人五仕五隐的独特经历。以上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