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博客知多少中国自古为诗国。 诗词在锻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人生品格和处世情操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古代文人多以诗词养心、抒情、明志,既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的笔底莲花。 自“五四”以后新诗兴起,多数诗人已不写古诗,新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都以新诗名垂于世,偶作古诗者为数并不多。当下年月货币领先,传统文化几近断裂,原来以为,除了一些遗老遗少能写一点古典诗词之外,还有多少人属意此事?又有多少青年略通格律?自从我开通博客以后,常在网上游走,竟然发现我原来的想法大错特错,许许多多诗词博客纷纷出现在网络上。 这让我大感惊讶。从“新浪”、“搜狐”两大网站初步观察,诗词博客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创作,二是团体交流,比如各种诗词圈子;个体博客有三种情况:一、内容全部为诗词或以诗词为主,偶有美文;二、诗词与散文各领千秋;三、诗词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与其他体裁的作品构成一个整体。 从诗词的写作方式观察,情况也大体有三种:一、严格依韵循律。这些博主对古韵古律有精深研究,对古词古语有精到把握,格律运用娴熟老道,与古人不差毫厘;二、基本依韵循律,但也不完全泥古,多运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今声今韵;三、基本不遵格律,但又基本押韵,写法基本上是律、绝形式,所以我认为也属古体,因为它与完全自由的新诗体根本不同。 若从博主的年龄和阅历来看,涵盖了18岁以上的人群,小自在校大学生,老至70以上老翁老媪,专业似乎不限于文史,理科、医科都有。最令人惊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诗词博客为18、9岁的大学生,有的今年刚刚迈入高校校门。 他们对古典诗词如此入迷和沉醉,着实让人高兴,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希望所在。若从博主的性别来看,女性诗词博客占了很大比例,堪称网络“才女”,她们所创作的诗词可以直追李清照。 诗词博客的名字,无不采用中国文化和古代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每个名字都透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扫荡了当下金钱的臭味和低俗,这就充分说明,无论诗词博客的年龄大小,都深深浸透了中国文化的烙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同样也说明,中国文化充满了历久不衰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诗词博客如此繁盛,表明中国文化不会断裂,任何对中国文化前途抱有的悲观想法都是不必要的,这又让我大为欣喜。 新诗自“五四”以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它依然会继续发展。但新诗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诗的散文化,极度的口语化,没了诗歌的感觉。 现在有一个女诗人在网上窜得很火,可是她的那些诗我怎么也无法恭维,甚至不屑一读。我们不反对口语入诗,因为古人也用口语,但极度化,以至没有任何诗意,充其量也只是分行的散句。 诗词博客的兴盛,我以为也是对新诗散文化走向的一种批判,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回归。写诗词的博主,既可以完全遵循古韵古律,运用古词古语,也可以采用今声今韵,使用流行词语,当然也可以不怎么循律,但仍保留古诗的韵味。 以我个人之见,古体诗应当有所发展,不要受古韵古律限制,创造一种今人能够更容易接受的写法,而又具有古典韵味的新体诗词,如能那样,就与大众更接近了。附录了搜狐、新浪两大网站的部分诗词博客,以供研究思考,实在是挂一漏万,不能穷尽:名单排列均按首字拼音为序:(一)搜狐:长江、碧波、碧落、冰河、东邪、孤鹤、古风、皎月、寂庐、菊轩、橘斋、兰心、朗月、柳箫、梅庐、梅园、七手、俏景、芊若、任博、时新、诗韵、湿人、天香、桐根、无我、西风、心梦、心斋、雪野、岩雨、耶渡、毓廷、竹海、碧玉轩、草原狼、楚留光、稻香村、滴水斋、渡心斋、凤吟阁、观枫亭、寒江雪、耕古斋、孤鵷集(湘夫人)、荷瓣雨、剑之客、绛红妆、矶砀居、快哉轩、梅关雪、慕新斋、冷香阁、龙吟阁、罗贤生、绿世界、渌水居、乾清宫、乾馨斋、秦风楼、清风斋、若油坊、三刃刀、三余斋、山外吟、舒然阁、水云烟、随情斋(夕雨朝阳)、太阳缘、天然秀、听澜阁、听泉榭、听箫阁、庭前柳、腾龙阁、铁犁斋、望云斋、文渊阁、无名指、潇潇雨、潇湘馆、香雪斋、逍遥客、逍遥游、心何处、撷翠轩、雪之羽、怡红院、怡雅轩、倚梅阁、逸心斋、野云庐、养根斋、余心乐、枕梦阁、中元堂、醉江山、白雪映梅、碧波的家、冰山雪莲、冰若悠蓝、北藏草堂、北凉诗客、北雁吟秋、菠萝木陀、布衣临风、布衣诗人、长安娃娃、长歌当哭、长啸当歌、沧海远帆、窗外白鹭、晨雾晓雨、春雨瑞荷、仇犹诗境、词中纳兰、大漠孤雁(飞扬诗词)、大天涯居、大泽古月、淡月胧明、但凭明月、东方一红、东篱把酒、东篱幽菊、洞庭激情、陡崖山花、独上西楼、独倚斜阳、断崖梅庐、方塘半亩、风清雨雾、风中漫想、风竹秋韵、夫复何言、高岛逸夫、高老夫子、高远驰翔、瓜棚闲语、孤帆书室、古道霞云、古韵诗语、谷善龙吟、光明使者、海阔天空、海上明月、海晏河清、寒傲如冰、寒江渔叟、寒塘度鹤、寒烟翠雨、寒雁轻书、汉上秋枫、浩海扁舟、黄鹤归来、红丫小筑、何乐不为、河东愚翁、河源渔。 2.唐诗80首资料蔡肇祺老师唐诗精选80首 1.劳劳亭 李白 2. .忆长安曲寄庞榷 岑参 3相思 王维. 天下伤心处 长安何处在 红豆生南国 劳劳送客亭 只在马蹄下 秋来发故枝 春风知别苦 明日归长安 劝君休采撷 不遣柳条青 为君急走马 此物最相思 4伤秋 钱起 5. 江行 钱起 6.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岁去人头白 佳节虽逢菊 万事销身外 秋来树叶黄 浮生正似萍 生涯在镜中 搔头向黄叶 故山何处望 唯将满鬓雪 与尔共悲伤 荒岸小长亭 明日对秋风 7.静夜思 李白 8.登鹳雀楼 王之涣 9. 关山月 戴叔伦 牀前看月光 白日衣山尽 月出照关山 疑是地上霜 黄河入海流 秋风人未还 举头望山月 欲穷千里目 清光无远近 低头思故乡 更上一层楼 乡泪半书间 10.春游曲 王涯 11. 长安客感 雍陶 12. 滞雨 李商隐 万树江边杏 客泪如危叶 滞雨长安夜 新开一夜风 长悬零落心 残灯独客愁 满园深浅色 况是悲秋日 故乡云水地 照在绿波中 临风制不禁 归梦不宜秋 (一) 13.送王中郎 钱羽 14.岁尽 司马图 15. 春题 崔道融 惜别远相送 莫话伤心事 青春未得意 却成惆怅多 投春满鬓霜 见花却如双 独归回首处 殷勤共尊酒 路逢白面郎 争那暮山何 今岁只残阳 醉插花满头 16.夜半步次古城 白居易17. 南望楼 卢僎 18. 独愁 李崇嗣 茫茫死复生 去国三巴远 闻道成都酒 惟有古时城 登楼万里春 无钱亦可求 夜半无鸟雀 伤心江上客 不知将几斗 花枝当月明 不是故乡人 销得此来愁 19. 子夜冬歌 崔国辅 20. 杂诗 王维 21. 玉阶怨 李白 寂寥抱冬心 君自故乡来 玉阶生白露 裁罗又褧褧 应知故乡事 夜久侵罗袜 夜久频挑灯 来日绮窗前 却下水精帘 霜寒剪刀冷 寒梅著花末 玲珑望秋月 22. 回乡偶书 贺知章 2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少小离乡老大回 独在异乡为异客 乡音难改鬓毛衰 每逢佳节倍思亲 儿童相见不相识 遥知兄弟登高处 却问客从何处来 徧插茱萸少一人 (二) 24. 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 25.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是人 李白 杨柳渡头行客稀 青莲居士谪仙人 罟师荡桨向临圻 酒肆藏名三十春 唯有相思似春色 湖州司马何须问 江南江北送君归 金栗如来是后身 26.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27.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蜀国曾闻子规鸟 散入春风满洛城 宣城还见杜鹃花 此夜曲中闻折柳 一叫一回肠一断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春三月忆三巴 28. 赠汪伦 李白 29. 白帝下江陵 李白 李白乘洲将欲行 朝辞白帝彩云间 忽闻岸上踏歌声 千里江陵一日还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不及汪伦送我情 轻舟已过万重山 30.客中作 李白 31. 夫下第 赵氏(杜羔妻) 兰陵美酒郁金香 良人的的有奇才 玉椀盛来琥珀光 何事年年被放回 但使主人能醉客 如今妾面羞君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君若来时近夜来 (三) 32. 闻夜啼赠刘正元 孟郊 33. 小桥柳 白居易 寄泣须寄黄河泉 细水涓涓似泪流 此中怨声流彻天 日西惆怅小桥头 愁人独有夜灯见 衰杨夜尽空枝在 一纸乡书泪滴穿 犹被霜风吹不休 34. 三年别 白居易 35. 送春 雍陶 悠悠一别已三年 勿言春尽春还至 相望相思明月天 少壮看花复几回 肠断青天望明月 今日已从愁里去 别来三十六回圆 明日更莫共愁来 36. 题情尽桥 雍陶 37.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白居易 从来只有情难尽 花园欲去去应迟 何事名为情尽桥 正是风吹狼籍时 自此改名为折柳 近西数树犹堪醉 任他离恨一条条 半落春风半在枝 38.自问 白居易 39.题齐安城楼 杜牧 黑花满眼丝满头 呜咽将楼角一生 早衰因病病因愁 微阳潋潋落寒汀 宦途气味已黯尽 不用凭阑苦回首 五十不休何日休 故乡七十五长亭 (四) 40.赠采药叟 施肩吾 41.苦寒 雍陶 老去唯将药裹行 今年无异去年寒 无家无累一身轻 何事朝来独忍难 却教年少取书卷 应是渐为贫客久 小字灯前斗眼明 锦衣著尽布衣单 42.读诸家诗 杜荀鹤 43. 渔者 张乔 辞赋文章能者稀 首戴圆荷发不梳 难中难者莫过诗 叶舟为宅水为居 直应吟骨无生死 沙头聚看人如市 只我前身是阿谁 钓得澄江一丈鱼 44. 长干塘别涂茂才 韦庄 45. 醴陵道中 李羣玉 乱离时节别离轻 别酒离亭十里强 别酒应须满满倾 半醒半醉引愁长 喜相逢又相送 无端寂寂春山路 有情争得似无情 雪打溪梅狼籍香 46.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贾岛 47. 闻金吾妓唱梁州 李频 三月正当三十日 闻君一曲古梁州 春光别我苦吟身 惊起黄云塞上愁 共君今夜不须睡 秦女树前花正发 未到五更还是春 北风吹落满城秋 (五) 48. 越中赠别 张乔 49. 山中避难作 来鹄 东越相逢几醉眠 山头烽火水边营 满楼明月镜湖边 鬼哭人悲夜夜声 别离吟断西陵渡 唯有碧天无一事 杨柳秋风两岸蝉 日还西下月还明 50. 寄夫 陈玉兰 51. 长干塘别涂茂才 韦庄 夫戍边关妾在吴 乱离时节别离轻 西风吹妾妾忧夫 别酒应须满满倾 一行书信千行泪 才喜相逢又相送 寒到君边衣到无 有情争得似无情 52. 客亭对月 李洞 53. 水调词 陈陶 游子离魂陇上花 长夜孤眠倦锦裘 风飘浪卷遶上涯 秦楼霜月苦边心 一年十二度圆月 征衣一倍庄绵厚 十一回圆不在家 犹虑交河雪冻深 54. 子规 李中 55. 读李白集 郑谷 暮春滴血一声声 何事文星与酒星 花落年年不忍听 一时钟在李先生 带月莫啼江畔树 高吟大醉三千者 酒醒游子在离亭 留著人间伴月明 (六) 56.秋夕寄诸侄 齐己57.巫峡听猿 吴商浩 58.闲居遗怀 姚合 每到秋残夜 巴江猿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