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金门战役的诗句

1.描写中国重大战役的诗句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千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切功成万骨枯.

2.描写重大战役的诗句,与战役的名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3.关于战役的诗词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描写战争的诗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一句是直观地写战场上的景象,极言战争的宏大和战事的紧迫。我认为这一句并不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而是通过写景来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总的来说,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甚高,但这两句写得很好。

唐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一诗句。全诗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释译:战事紧急,象乌云层层笼罩,要把城头压垮似的,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在秋天的景色里,鼓角声连天,一场激战后,边塞上战士们用鲜血染成象胭脂一样的红土,在夜里凝成了紫色。半掩着红旗来到易水旁,由于霜露浓重,天气寒冷,连鼓声都沉闷,为了报答君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知遇之恩,提着玉龙宝剑为君王奋战捐躯。

后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比喻气焰嚣张,气势汹汹,局势严峻。

5.金门战役导游词

金门战役(或称金门登陆战,台湾方面称古宁头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场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

10月15日,解放军渡海发动厦门战役,先佯攻鼓浪屿,成功吸引国军注意力,造成国军判断失误。之后,解放军分数路成功登陆厦门,击败守岛国军。

10月17日,国军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汤恩伯弃守厦门,解放军成功占领该地。在粟裕授意下,解放军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大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

10月24日晚,终于在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金门岛的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90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 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解放军虽然很看重金门战役的教训,但并没有将其视为重要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在其著作中,称金门战斗失利只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一个小插曲,仅是暂时延缓解放军攻取东南沿海岛屿,并未影响全局。

金门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用两个月就消灭败退西南的国军,东南沿海岛屿也在吸取经验的解放军逐步夺取。金门战役后半年,解放军随即攻占海南岛。

6.介绍一下金门岛战役

战役经过 第一日

10月24日晚上九时,人民解放军第一梯次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的二四四团、二十八军八十四师的二五一团、二十九军八十五师的二五三团和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的二四六团三营分别在澳头、大嶝、莲河登船完毕,原定于金门中央登陆,前进将金门一分为二。

因潮流向西漂流,于二十五日约凌晨一时半抵达垄口、后沙、古宁头一带。为了掩护登陆,人民解放军炮兵开始从大、小嶝炮击金门北岸官澳、西园、观音亭山、古宁头等地猛烈射击,但人民解放军隔岸炮击火力有限。至人民解放军上岸后,建制异常混乱,不能作有组织之战斗,但仍能各自为战,纷纷向岸上突击前进。最先在垄口登陆的人民解放军二四四团面临装甲部队死伤惨重,二五一团在古宁头突破登陆,二五三团在在湖尾登陆,突破防线,这时人民解放军叶飞将军接到登陆成功报告,以为胜利在望,但是由于不熟悉潮汐涨退的关系,结果造成了抢滩船只全部因为退潮所以全陷在沙滩上动弹不得。

参与战役的国民党战车“金门之熊”M5A1,陈列于古宁头战史馆。国民党海军扫雷二零二与南安二艇于三时左右在古宁头西北海面,猛烈轰击搁浅的人民解放军船只和军队。天亮后一百多艘人民解放军船无一返回,第二梯次援军隔海望洋兴叹。

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指挥第一一八师(欠第三五二团)配属战车第三连(欠一排)向人民解放军攻击;第十九军之第十八师其已登陆进驻琼林之部队亦就近归十八军高军长指挥。该师尚未下船之第五十三团则转航小金门登陆,归第五军军长李运成指挥;第十九军军长刘云瀚与第廿五军军长沈向奎连络,指挥该军第十四师(欠第四十团),及第十三师之一部,由金门后埔向北推进,迎击由安岐、埔头南窜之人民解放军,并积极向古宁头推进,另以第四十师之迫击炮全部配属第十四师,以加强其火力。战车营营长陈振威将预备队战车两排,进至琼林待命。

25日人民解放军二四四团一度占领双乳山,天亮时遭国军装甲部队反击退败。在湖尾登陆的人民解放军二五三团占领观音山和湖尾高地,到二十五日中午被迫撤退,人民解放军二五一团冲出包围前进到古宁头,固守林厝,被国军十四师和一一八师强力反攻,负责反攻古宁头的国军十四师其上校团长李光前阵亡。

第二日

26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由二四六团团长孙玉秀率该团的两个连和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五师的两个连增援。二四六团在湖尾登陆;另两连在古宁头登陆。

二四六团的两连,天亮时突破包围,在古宁头和据守该地人民解放军会和,清晨六时三十分,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指挥反击,一一八师从浦头以北海岸线向林厝攻击。林厝战况激烈是因为人民解放军据永久工事还击。九时多,国民革命军空军轮番炸射。人民解放军采取巷战,双方战况惨烈,十二时国民党军攻下林厝,十五时拿下南山。十一时,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偕第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到达金门战场,胡琏接手指挥。

国民党军已三五二团于十五时攻入北山,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以三五三团接替三五二团,偕同战车继续攻击任务。

第三日

午夜时分,人民解放军弹尽粮绝,突围到海边,一千三百余人困在古宁头以北断崖下沙滩,27日清晨国军猛攻,击毙四百余人,其余投降,上午十时,古宁头战役正式结束。又27日凌晨三时尚有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九团第三连约三十余人,乘汽艇一艘到达古宁头北侧海岸,登陆后亦尽为国民党军所俘。

据闻当时人民解放军28军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对叶飞失声痛哭。叶飞报告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并报中央军委,请求予处分。

金门上的战斗直到28日才逐渐平息,零星战斗持续更长。此外金门岛上坚持战斗时间最久的是二五三团团长徐博,他在26日晚突出重围进入东部山区后,就一直隐蔽在北太武山的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饥,等待解放军第二次登陆。直到1950年1月,即金门战役结束三个月后才被国民党军发现俘虏。

7.金门战役导游词

金门战役(或称金门登陆战,台湾方面称古宁头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场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

10月15日,解放军渡海发动厦门战役,先佯攻鼓浪屿,成功吸引国军注意力,造成国军判断失误。之后,解放军分数路成功登陆厦门,击败守岛国军。10月17日,国军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汤恩伯弃守厦门,解放军成功占领该地。在粟裕授意下,解放军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大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10月24日晚,终于在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金门岛的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90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 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解放军虽然很看重金门战役的教训,但并没有将其视为重要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在其著作中,称金门战斗失利只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一个小插曲,仅是暂时延缓解放军攻取东南沿海岛屿,并未影响全局。金门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用两个月就消灭败退西南的国军,东南沿海岛屿也在吸取经验的解放军逐步夺取。金门战役后半年,解放军随即攻占海南岛.

8.评价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7日国民党军汤恩伯弃守厦门之后,叶飞将军将解放军在当地征召来的32条渔船分发给28军,决定集中船只来进攻打金门,但是鉴于船只数量还是不足,日期一再的延后,终于在1949年10月24日当晚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结果解放军登陆部队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后援不继,造成解放军进攻金门的军队全军覆灭。

金门战役的失利,使解放军清楚了渡海作战的难度。所以在后来的海南岛战役中,第四野战军对渡海作战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在解放军渡江后,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金门役规模并不大,只是师级规模,但其深远的影响,却远非普通的一场师级规模战斗可比。 正因为解放军在金门战役的惨重失利,加上11月3日的登步岛作战失利,使解放军对登陆战的艰巨有深刻了解,解放军积极加强海空力量建设,而不敢像过去无知无畏的单靠陆军发起登陆作战。而国民党军则幸亏有这场弥足珍贵的胜利,否则难逃失败之境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