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自古多少英雄汉古诗词

1.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兄出自何处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顺治皇帝的一首《赞僧诗》

清四祖(1638-1661)爱新觉罗,福临,为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九子,六岁(1643)即位,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为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基业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关于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的传说,在五台山地区流传甚广。

顺治皇帝擅长诗词书画,崇仰佛道,先后曾经延请憨璞性聪、玉林通琇、天童道忞等三位高僧入京说法。顺治皇帝不仅将“金銮殿”改为“万善殿”,作为禅师说法的法堂,尊奉玉林通琇为国师,又在宫中设置“皇坛”,也就是今日的戒坛,遴选一千五百位僧众,并传授菩萨大戒。

他一心慕道,几次有绝尘离俗之意,终被劝止,而于在位第十八年,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赞僧诗》,以铭其心志。“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不仅抒发胸臆,也警醒世人。

顺治皇帝位居九五之尊,统领天下,犹有“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之叹,况我辈凡俗,倘碌碌于衣食,不肯把握善缘,精进修持,当真是“空在佛门走一回”。

顺治皇帝出家的原因还得从一位妃子说起,据说当时宫中有位董鄂妃,乃是南中汉人,被掳北去,顺治帝见她身材窈窕,秀外慧中,竟对她格外宠幸,封为贵妃,“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惜红颜薄命,董鄂妃一病不起,膏肓成痼。可怜一朵鲜花,竟与流水同逝,顺治十分悲痛,辍朝五日,追封其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端敬皇后”。顺治帝遭此打击,看破红尘,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

据说,康熙四次去五台山寻父,至今还留有好多笔迹,并且在当地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令后人惊叹不已。

他留下的一首《赞僧诗》,几百年来人们久读不倦,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助人醒世。

诗云:

荣华犹如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

天下丛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 唯有袈裟披肩难

朕本大地山河主 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这回

未曾生成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 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滤 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 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 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 皆因夙世种菩堤

个个都是真罗汉 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 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 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的紫袈裟 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 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与万秋

打破虚空笑满腮 玲珑宝藏豁然开

直饶空劫生前事 六字洪名毕竟该

2.有关英雄人物的古诗文

1、《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人活在这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有杰出的贡献!即使是已经死了,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

我(指李清照)直到今天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宁愿死去也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2、《出塞》 (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只要让龙城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3、《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

即使屠刀架在了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4、《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从军行》 (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歌颂英雄的古诗词有哪些

吊岳飞 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观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岳武穆王墓 叶绍翁(宋)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谒岳王坟 郑超(震?)(宋) 我来拜谒岳王坟,松柏苍苍上宿云。

臣子报君终一死,权奸卖国欲中分。鹰扬当日谁能及,雁叫中原不可闻。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颂郑成功收宝岛 郑汉生 焚罢儒衣怒发冲,屯兵鹭岛气如虹。

挥师瀛海风雷激,征服荷夷天地红。赤嵌降旗终告捷,台湾返祖继昌隆。

中秋月夜殷期盼,一统瓯国两岸通。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杨六郎城怀古 清 周人甲 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

千载烽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

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试刀石吊杨无敌父子 清 郎若伊 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

有石屹立分磥砢,云是杨家纪战功。杨家威名边塞重,登坛世佩专城印。

无敌声威更绝伦,横刀叱咤风云振。少年驰猎志虹霓,鹰犬谈兵日色凄。

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一朝敌骑如云集,侁也嫉贤美无术。

转战催军白羽飞,师出不谋占以律。奇计不用无奈何,决起凭鞍行负戈。

丈夫有死誓不顾,指挥左右如张罗。强弩暗伏陈家谷,预识旗靡此败绩。

援军不发力已穷,横槊长号泪沾臆。马革尸横塞草殷,从戎有子耻生还。

受恩残卒同时尽,白骨堆成白雪山。将军虽死名不死,六郎真是将门子。

抽刀断石石为分,五丁神力北平矢。吁嗟有宋重边勋,珘戈铁骑屯如云。

烽火不惊杨氏垒,先声何减岳家军?岳家东南杨西北,三百余年同战迹。路旁指点七郎坟,山顶惊看千载石。

旧事沦亡人不知,莫邪犹作阴风吹。巍然留镇雁门塞,此石无异燕然碑。

杨氏族谱诗 清 孔广居 六季膏粱未有涯,乌衣巷口夕阳斜。若从忠孝论门阀,个是并州第一家。

代以威名夸冀北,人将族望数关西。间关自有归根地,一涧潺湲认鹿蹄。

族常奕奕勋名谱,都邑纷纷世系论。太息千年分派大,四十余代见诸孙。

几见艰难百战余,又将儒术耀门闾。卷中人物纷如许,胜向琅环读异书。

题挂月峰杨公塔墓 清 广荫 挂月峰前画本开,幽花异草满中台。天留宝塔藏忠骨,地藉灵岩护将才。

宋室山陵皆破碎,杨公邱陇尚崔巍。虽然苦死陈家谷,累世名臣相继哉。

题鹿蹄涧杨公业祠堂 清 广荫 仙鹿留踪去未回,巍峨祠宇建山隈。令公自是能全节,炎宋何曾解爱才。

遗甲至今留战血,荒碑何代长莓苔。楹联题额纷无数,名。

4.自古英雄出少年出自哪首诗

典故很多,如下都是: 少年行——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西汉王朝的骠骑将军、大司马,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然而奇迹降临在这个家庭。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

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 ——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

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成为真正的“龙城飞将”。 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

(横空出世)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象其它的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

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战神无敌)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用兵天份啧啧称奇,也许是为了再试探一次霍去病的天赋和勇气,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

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孚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

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 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战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队,完完全全是以从上到下都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拼杀。

最终,霍去病取得了酷烈的胜利,一万精兵仅有三千人回师长安。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死于战阵,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做了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

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 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

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

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在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

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

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 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

5.关于赞美英雄的古诗

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作者小传】: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正气歌》中,他所列举的“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几个忠臣烈士,其中有“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颜常山舌”是指颜杲卿舌断仍喷血骂贼的壮烈事迹,而“张睢阳齿”,则讲得是唐将张巡固守睢阳,以身徇义的浩然正气。

张巡,邓州南阳人。史书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不以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年,他考中进士,显然是个文武双全的材料。先为清河县令,政绩斐然。任满还长安,有人劝他巴结一下当朝显贵杨国忠。张巡嗤之以鼻:“此人掌权绝非国家福祥之兆,怎能去攀附他呢。”不久,又被调往真源当县令,到任后就立即捕杀当地土豪华南金,威振方,人民敬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英雄无奈是多情!

47.华 泽 峰

多少新梦成虚幻,

多少旧梦化云烟。

雄心已在九霄外,

壮志不改天地间。

君曾为我送温暖,

我今为谁扬风帆?

妙笔生辉一万卷,

何人灯下读新篇?

48.李广看箭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三尺长剑提在手,

白发一样杀强贼。

49.张 自 忠

浩荡雄风藏万卷,

磅礴大气独凛然。

一腔热血沸腾时,

万里汪洋起波澜。

山上山花始烂漫,

山下盛况已空前。

传奇将军再出马,

三军山呼旌旗悬。

6.关于英雄的古诗词

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陵中

出 塞 (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7.形容英雄的诗句

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