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昭君怨诗词这首五言律诗以琴曲旧题写,属对工整,音韵和谐 。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飞。”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构思精巧,用词准确而贴切。 卢照邻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甚多。此诗明里哀叹昭君之不幸,实则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发感慨。 作品名称昭君怨创作年代唐或宋文学体裁五言律诗等作者李白等唐李白作品王昭君二首(李白)其一汉家秦地月,流影送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方出,明妃西嫁无来自。胭脂长寒雪作花,媚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其二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唐白居易作品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唐卢照邻作品昭君怨(卢照邻)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赏析卢照邻(唐)的《昭君怨》选自全唐诗:卷19_41全唐诗:卷42_7。 诗歌以嗟叹起句,“合殿恩中绝”,指皇上的恩德被阻绝不能下达。古诗《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诗人在此熔炼这首古诗,既交代了昭君的身世,又蕴藉着弃捐之意、艾怨之心 。 “交河使渐稀 ”,是进一步阐明“ 恩中绝”的。昭君初嫁时,朝廷还时常派使臣去探望,到后来连使节也逐渐稀少了。 足见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了,恩义断绝。因为“ 交河使渐稀 ”,引起昭君对往事的回忆:“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 当年自己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她顾影自怜,一步一回首,恋恋不舍。 背井离乡何其悲凉!因为永世不能回去,所以就更加思念故乡,由眼前匈奴景色想到故国景色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两相对照,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忧伤。 这里诗人寓情于学,以有声有色的对比诗句,将人物的哀怨忧思抒发得淋漓尽致。“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 ,诗中主人公的感情闸门似乎终于打开,千般怨,万般恨,喷发而出,化作一个愿望:象雁儿一样一年回来一次。 此处意由象外点:象鸿雁那样自由是不可能的,她的愿望只能空留遗恨。宋杨万里作品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象过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象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 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2.如何鉴赏杨万里的“昭君怨”这首词杨万里的诗词很善于描写动态。 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却反从“午梦”人笔,起手 便与众不同。若只是梦到阴雨也就算了,谁知梦见的却是满湖烟水,氤氲香气,作者在这明媚的环 境里荡舟花底。 这些描写看似偏离主题,实则用西湖烟水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众所周知 的,诗词则隐喻庭院中的雨荷与之魅力相当^何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由“梦初 惊”便可知是在家中,之所以他却以为还在扁舟,是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认作雨打船篷声。 这里对 半梦半醒的境界进行描写,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却是”之句便与梦 境全无关系,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对“荷上雨”进行了正面的咏写。“池荷跳雨”描述了急雨 敲打荷叶、雨珠上下跳动的情景。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 荷叶的跳动而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如同一窝小水银泛着波光。 这些描写比喻新颖,都是“人所 未言”。 而且,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再现在读者面前,则全篇形式活 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表现。 3.昭君怨诗词这首五言律诗以琴曲旧题写,属对工整,音韵和谐 。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飞。”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构思精巧,用词准确而贴切。 卢照邻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甚多。此诗明里哀叹昭君之不幸,实则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发感慨。 作品名称昭君怨创作年代唐或宋文学体裁五言律诗等作者李白等唐李白作品王昭君二首(李白)其一汉家秦地月,流影送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方出,明妃西嫁无来自。胭脂长寒雪作花,媚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其二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唐白居易作品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唐卢照邻作品昭君怨(卢照邻)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赏析卢照邻(唐)的《昭君怨》选自全唐诗:卷19_41全唐诗:卷42_7。 诗歌以嗟叹起句,“合殿恩中绝”,指皇上的恩德被阻绝不能下达。古诗《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诗人在此熔炼这首古诗,既交代了昭君的身世,又蕴藉着弃捐之意、艾怨之心 。 “交河使渐稀 ”,是进一步阐明“ 恩中绝”的。昭君初嫁时,朝廷还时常派使臣去探望,到后来连使节也逐渐稀少了。 足见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了,恩义断绝。因为“ 交河使渐稀 ”,引起昭君对往事的回忆:“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 当年自己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她顾影自怜,一步一回首,恋恋不舍。 背井离乡何其悲凉!因为永世不能回去,所以就更加思念故乡,由眼前匈奴景色想到故国景色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两相对照,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忧伤。 这里诗人寓情于学,以有声有色的对比诗句,将人物的哀怨忧思抒发得淋漓尽致。“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 ,诗中主人公的感情闸门似乎终于打开,千般怨,万般恨,喷发而出,化作一个愿望:象雁儿一样一年回来一次。 此处意由象外点:象鸿雁那样自由是不可能的,她的愿望只能空留遗恨。宋杨万里作品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象过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象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 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小题1: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超然,凌霜傲雪的形象,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小题1:此词起首二句也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 小题1:以疏竹为衬托,以梅花为主体,在猗猗绿竹的掩映之中,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超然。而且以竹节的挺拔烘托梅花的品格,更能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形象。句末加上“野人家”一个短语,非但在音节上倩灵活脱,和谐优雅而且使整个画面有了支点,流露出不识人间烟火者的生活气息。通过品读诗句,描绘梅花的特点,如其姿态、其特点,尤其点出其精神。 小题1:杨慎说此词“兴比甚佳”,主要是指善用比喻。但它所用的不是明喻,而是隐喻,如同《文心雕龙·谐隐》所说:“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在宋人咏物词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象林逋的咏草词《点绛唇》、史达祖的咏春雨词《绮罗香》和咏燕词《双双燕》,他们尽管写得细腻传神,但从头到尾,都未提到“草”字,“雨”字和“燕”字。这类词读起来颇似猜谜语,但谜底藏得很深,而所描写的景物却富有暗示性或形象性,既具体可感,又含蓄有味。此词起首二句也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如“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昭君怨南宋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梅。(1分)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1分)花色如雪,(1分)香气高雅不同一般,(1分)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 (1分)2。 用了对比手法。 (2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洁品格、高尚情操。(2分)【解析】1。 此题考查对意象的描写,要多层次多方面思考答案: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洁白,还有雪没有的香味。 2。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考察表现手法,很简单,能看出是对比手法,一冷落竹篱茅舍,一富贵玉堂琼榭,环境不同,但一样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