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不愿丢失自己本心"的古诗有哪些1、《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3、《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卜算子·咏梅》近代:**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5、《春寒》宋代: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2.表达"不愿丢失自己本心"的古诗有哪些1、《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卜算子·咏梅》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春寒》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3.形容悟得本心的诗句有哪些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释文: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张九龄 释文: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3、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宋代:王安石 释文: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 4、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洛神赋》魏晋:曹植 释文: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释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 6、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文: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 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 释文: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8、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三则》清代:蒲松龄 释文: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9、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过秦论》两汉:贾谊 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 10、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山市》清代:蒲松龄 释文: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 11、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七哀诗三首·其一》魏晋:王粲 释文: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1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传》两汉:司马迁 释文: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 13、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屈原传》两汉:司马迁 释文: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14、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墨子怒耕柱子》先秦:墨子及弟子 撰 释文: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1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画地学书》宋代:欧阳修 释文: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4.求表示劝解功成名就后,不要被名利失了本心的古诗词《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或者登高才能望远,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这首诗也可以被看做功成名就后,不要被名利遮蔽了双眼,失了本心,要时时刻刻想着不忘初心,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 |